【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设工程
,尤其是涉及ー种轻型钢与混凝土组合式桥面结构。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和景观桥,通常都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或钢桥面板。其中,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应用最为广泛,其设计、施工技术均相对较为成熟。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的自重较大,因而限制了桥梁的跨越能力,并且显得比较厚重,影响美观。同时,现浇混凝土桥面板的施工周期长、エ序复杂,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钢桥面板虽减轻了桥面自重,且施工エ艺简单,但是在人群荷载作用下,桥面板的舒服度较差,容易出现振动和响声,因而影响钢桥面板的正常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ー种轻型钢与混凝土组合式桥面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エ艺简单且施工周期短、使用效果好,其自重轻且力学性能优越,承载カ高,刚度大,可减小轻型钢与混凝土组合式桥面结构在人群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增强了桥梁的跨越能力和舒适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轻型钢与混凝土组合式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承カ结构和布设在所述下部承カ结构上的组合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型钢与混凝土组合式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承力结构和布设在所述下部承力结构上的组合板,所述下部承力结构为轻型钢结构,且所述组合板包括布设在所述轻型钢结构上的压型钢板(4)和铺装在所述压型钢板(4)上的混凝土面层(6),所述下部承力结构布设在所施工桥梁的承重梁上;所述轻型钢结构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密肋梁(1),多道所述密肋梁(1)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相邻两道所述密肋梁(1)之间通过多道横向支撑件(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密肋梁(1)为冷弯薄壁型钢;每一道所述密肋梁(1)与所述压型钢板(4)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件一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压型钢板(4)为板肋且其板肋方向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