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双辊铸轧机上连续铸造薄钢带。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关 于操作侧挡板和减少其磨损。
技术介绍
在双辊铸轧机上,融熔金属被引入一对反向旋转的横向铸辊之间,对铸 辊进行心部冷却,以使金属壳在移动的铸辊表面凝固,并使金属壳在铸辊之 间的辊隙中结合在一起而生产出薄铸带产品,该薄铸带产品从铸辊之间的辊隙向下输出。术语"辊隙"在此用于指这样的大体区域在该区域两个铸辊 距离最近。融熔金属可以从浇包中倒出,经由一个由中间包和位于辊隙上方 的芯喷嘴组成的金属运送系统,形成融熔金属的铸造池,该铸造池支撑在铸 辊的位于辊隙的上方铸造表面,沿着辊隙的长度方向延伸。通常将铸造池限 定在保持与铸辊端面滑动接合的耐火侧板或侧挡板之间,使得挡起铸造池的 两端防止钢水流出。当在双辊铸轧机中铸造钢带时,薄铸带以很高的温度离开辊隙,大约是 1400°C。如果暴露于普通的空气中,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由于氧化作用它将很 快地产生氧化皮。因此,在铸辊的下面设置一个密封室(sealed enclosure) 用来接收热铸带,而且铸带经由该密封室离开铸轧机,该密封室容纳有防止 铸带氧化的气体。通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铸造薄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一对横向设置的铸辊,形成融熔金属的铸造池和在所述铸辊之间的辊隙,所述铸造池支撑于所述铸辊的铸造表面,由邻近铸辊相对端面的侧挡板限定,而铸带能够通过所述辊隙向下排出, b)在铸造周期开始时,朝着铸辊端部表面压所述侧挡板,使得所述侧挡板对铸辊端部表面施加的力小于3.0kg/cm↑[2]但大于1.25kg/cm↑[2], c)达到目标铸造池高度后,将所述侧挡板对铸辊端面施加的力降低到小于1.25kg/cm↑[2],以减少所述侧挡板抵靠铸辊端面的磨损,同时承受住铸造池的钢水静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赖恩鲍曼,查德斯莱文斯,贾森吉利兰,约翰赫夫曼,
申请(专利权)人:纽科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