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铝合金车体的后装式车钩连接过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169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铝合金车体的后装式车钩连接过渡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车体牵引梁与转向架存在干涉的问题,所述后装式车钩连接过渡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钩和车体的上车钩板和下车钩板,使车钩的安装面与车体的连接面处于一个平面;所述上车钩板包括座板,固定连接在该座板上的肋板;所述下车钩板包括座板,固定连接在该座板上的肋板,设在座板上作为复轨救援时顶车位的垫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增加了缓冲器与压溃管的可用行程、车体牵引梁与转向架之间距离更大,更有利于车钩能量吸收部分的布置与车体牵引梁的设计;该装置通用性强,可批量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易于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城轨车辆铝合金车体的后装式车钩连接过渡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城轨车辆铝合金车体的车钩连接装置大部分采用前装式车钩的设计。采用前装式车钩设计,由于车钩回转中心与车钩的安装面之间有200mm到300mm的距离,在同样满足吸能要求,压溃管与缓冲器行程一定的情况下,前装式车钩的长度相对于后装式车钩更长,同时在满足整车列车长度前提下,车钩安装面所在的车体牵弓丨梁相对更加靠后,与转向架之间的距离更小。随着业主对于列车长度、能量冲击要求越来越严格,车体牵引梁与转向架距离的可控范围更小,两者相对位置的干涉问题更为突出。而且对于铝合金车体,若车体牵引梁沿着转向架方向移动过多,车体前端的强度·无法得到保证,对整车车体强度和车钩连接的安全性都会有所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车体牵引梁与转向架存在干涉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铝合金车体的后装式车钩连接过渡装置,该后装式车钩连接过渡装置采用后装式车钩,使得压溃管与缓冲器的行程更大,更有利于满足列车整车长度与能量撞击吸收的要求;底架牵引梁与转向架之间距离更大,更有利于车体端部结构的布置;可作为复轨救援的顶车位,满足整车救援要求。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铝合金车体的后装式车钩连接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车钩(4)和车体(5)的上车钩板(6)和下车钩板(7),使车钩(4)的安装面与车体(5)的连接面处于一个平面;所述上车钩板(6)包括座板(1),固定连接在该座板(1)上的肋板(2);所述下车钩板(7)包括座板(1),固定连接在该座板(1)上的肋板(2),设在座板(1)上作为复轨救援时顶车位的垫板(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纲要黄豪杨国纪曾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