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动式汽车头枕,尤其是一种具有自激发功能的主动式汽车头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主动式汽车头枕的激发形式有很多,激发形式有物理驱动(乘员靠背对椅背激发板的撞击,通过与其相连的杠杆驱动头枕),电磁驱动等,根本目的是缩小头枕与乘员头部的距离,达到保护乘员颈部的目的。市场上主动式头枕种类也比较多,主要有头枕内部的机构被激发,例如 JCIri-active头枕,大多数头枕对应于乘员肩部位置区域由座椅靠背框架支撑的反作用板或反作用杆。该装置可枢转地安装在一连接到头枕的联动装置上。在受到后方碰撞的过程中,乘员在所述板或杆上施加力并致动,所述联动装置使头枕朝乘客的头部向上向前移动。例如专利200580013788将主动式头枕和激发装置联系在一起,但其成本较高,本专利旨在降低装置的成本与零件个数,并且提供一种全新的激发结构(线束带动头枕绕旋转轴旋转前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件使用较少、成本低廉,安全方便的具有自激发功能的主动式汽车头枕。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激发功能的主动式汽车头枕包括一头枕、一激发机构和一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激发功能的主动式汽车头枕,包括一头枕、一激发机构和一连接所述头枕与所述激发机构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机构通过一线束驱动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二头枕焊接板,所述头枕焊接板分别固定于座椅的上横梁两端;一旋转横梁,所述旋转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枕焊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头枕连接于所述旋转横梁上;一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线束的上端;所述激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激发板;一线束拉紧转轴,所述线束拉紧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激发板的一侧,所述线束拉紧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座椅两侧;一线束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开,徐东海,李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延锋江森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