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弹簧驱动式主动响应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43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追尾碰撞头颈部保护的弹簧驱动式主动响应头枕。在车辆行进过程中,自车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汽车后端的测距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控制系统对各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按设定程序进行计算处理。若实测车距小于由处理单元计算所得的安全车距,则控制系统控制直动吸入式电磁铁作用,产生较大的电磁吸力,释放预紧弹簧,实现头枕活动部分的快速前移。该主动响应式头枕机构可以提前判断追尾碰撞,结构简单,导引机构摩擦力小,响应速度快,造价低廉,便于推广普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系统头枕部分的机构,用于减少追尾碰撞过程中乘客头部与汽车头枕之间的水平距离,进而有效地保护头颈部,属于汽车内饰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交通事故及其所造成的损失也随之加剧。据悉,1900年全球有统计记录的汽车交通事故损失为1370亿美元,1993年达到5000亿美元。我国2002年发生的773173次交通事故中,死亡109381人,受伤562074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3亿元。汽车追尾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30%以上,追尾最容易引发头部颈部受伤,有统计表明,26%的追尾事故中头颈部会受伤,受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追尾事故中,前车受到来自后方的撞击,车内乘员由于惯性会产生剧烈的后仰动作,人体躯干部分受座椅和靠背的保护·而很少受伤,但头部一般距离头枕较远,强大的冲击会使头部甩向后方,牵动颈部被拉伸或扭曲,直至撞到头枕,然后头部又像鞭梢一样被颈部加速甩向前方,头颈部因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变形而造成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这就是人们常称的“挥鞭伤”。实验表明,即使低速情况下发生碰撞,由于车辆加速的力量全部挤压在人脆弱的颈部,也会发生颈部受伤。避免上述伤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弹簧驱动式碰撞主动响应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Ⅰ(3)、导轨Ⅰ(5)、直动式吸入式电磁铁(4)、固定框架(6)、弹簧挡板(7)、驱动弹簧(8)、头板(9)、导轨Ⅱ(10)、滑车Ⅱ(11)、限位销Ⅰ(14)、限位销Ⅱ(15);所述固定框架(6)的下端与棘轮调整机构(12)的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联接,固定框架(6)为U型槽状,固定框架(6)两侧对称布置导轨Ⅰ(5)和导轨Ⅱ(10),所述导轨Ⅰ(5)、导轨Ⅱ(10)通过螺栓与固定框架(6)联接,滑车Ⅰ(3)和滑车Ⅱ(11)分别与导轨Ⅰ(5)和导轨Ⅱ(10)通过滚珠进行滑动;所述头板(9)与滑车Ⅰ(3)和滑车Ⅱ(11)的一端通过螺栓联接,所述头板(9)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小琴朱喜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