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解锁机构,包括:一轴设在调角器解锁中心轴上的解锁机构连接板;一第一手柄,该第一手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手柄的第一端与调角器解锁中心轴连接,第一手柄的第二端为着力端;一第二手柄,该第二手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手柄的中间位置通过支点轴轴设在解锁机构连接板上,该第二手柄的第二端为着力端;一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手柄的中间位置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手柄的第一端铰接;其中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与连杆一起构成一平行四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牢固,功能可靠性,并且制造简单,采用手动方式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汽车座椅调角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解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乘用车座椅所使用的调角器前后向解锁装置一般采用两种形式。其一,是手柄I和线束2结合的解锁装置。参见图1,前向解锁操作过程采用直接向前拉动手柄1,通过线束2解锁调角器3 ;后向解锁结构4安装在另一侧调角器5上,操作过程是向后拉动拉带6,通过后向解锁结构4传力,向前拉动手柄7,解锁调角器5。这种解锁装置结构复杂,装配困难,并且由于力臂短,向后解锁力偏大,且无法满足前后向解锁拉力相同。其二,是大手柄形式,手柄中心就是调角器的旋转中心。前向解锁操作过程是直接向前拉动手柄前端,而后解锁操作过程是直接向后拉动手柄上端,通过手柄旋转,解锁调角器。这种装置结构简单,但布置空间较大。另外,以上两种形式,调角器手柄都只能安装在调角器一侧, 无法满足座椅布置多样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调角器前后向解锁装置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解锁机构,该汽车座椅的调角器解锁机构制造简单,同时满足前后两方向解锁的要求,布置空间小,功能稳定。并且,在单边调角器的座椅结构中,解锁机构可安装在非调角器一侧,实现座椅布置的多样性。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解锁机构,包括一轴设在所述调角器解锁中心轴上的解锁机构连接板;—第一手柄,该第一手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手柄的第一端与所述调角器解锁中心轴连接,第一手柄的第二端为着力端;一第二手柄,该第二手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手柄的中间位置通过支点轴轴设在所述解锁机构连接板上,该第二手柄的第二端为着力端;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的中间位置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手柄的第一端铰接;其中,所述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与连杆一起构成一平行四连杆机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为一大致成一“7”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手柄的中间位置设置在“7”字形结构的转折点处;所述第二手柄为一大致成一 “7”字形结构,所述第二手柄的中间位置设置在“7”字形结构的转折点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与连杆之间铰接点到调角器解锁中心轴中心点的距离小于第一手柄同连杆之间铰接点到第一手柄着力端的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点轴中心点到第二手柄与连杆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小于支点轴中心点到第二手柄着力端的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手柄着力端和/或第二手柄着力端上连接有解锁拉带。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手柄着力端和/或第二手柄着力端上设置有连接解锁拉带的拉带槽,所述解锁拉带穿过所述拉带槽。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为前向手柄,第二手柄为后向手柄。当本技术的调角器解锁机构与调角器位于座椅靠背的两侧时,第一手柄的第一端通过铰链轴与所述调角器解锁中心轴连接。 当座椅靠背两侧均设置有调角器时,第一手柄的第一端与第一侧的调角器解锁中心轴连接,第一侧的调角器解锁中心轴通过解锁同步杆与第二侧的调角器解锁中心轴连接。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机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通过改造前向手柄的外形,增加后向手柄、连杆和连接铆钉等零件的设计。从而在原有单一手柄解锁调角器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后向调角器解锁功能。2.在单边调角器座椅中,通过增加解锁同步杆,实现在座椅一侧对座椅两侧的调角器的解锁。3.前、后手柄结构基本上相同,力臂也相同,从而实现实现前后相同解锁力的要求。4.该机构结构牢固,功能可靠性,并且制造简单,采用手动方式操作。附图说明图I为从一个方向现有一种调角器前后向解锁装置安装示意图。图2为从另一个方向现有一种调角器前后向解锁装置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调角器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调角器解锁机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调角器解锁机构运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调角器解锁机构运动简图。图7为本技术调角器解锁机构与调角器位于座椅两侧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调角器解锁机构应用于座椅两侧调角器解锁的状态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参见图3至图6,图中给出的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解锁机构,包括一轴设在调角器解锁中心轴110上的解锁机构连接板210,该解锁机构连接板210下部可固定在座椅坐垫骨架(图中未示出)上。该汽车座椅的调角器解锁机构还包括前向手柄220、后向手柄230和连杆240,前向手柄220和后向手柄230结构大致相同,为一大致成一 “7”字形结构,前向手柄220的一端221与调角器解锁中心轴110焊接连接,另一端222为着力端,其上设置有一拉带槽222a,拉带槽222a穿有一前向解锁拉带280。前向手柄220的“7”字形结构的转折点223通过铆钉250与连杆240的一端铰接。后向手柄230的“7”字形结构的转折点233通过支点轴260锚固在解锁机构连接板210上,后向手柄230可以绕支点轴260摆动。后向手柄230的一端231通过铆钉270与连杆240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232为着力端,其上设置有一拉带槽232a,拉带槽232a穿有一前向解锁拉带290。为了解锁省力,参见图6,前向手柄220同连杆240之间铰接点B到调角器解锁中心轴110中心点A的距离小于前向手柄220同连杆240之间铰接点B到前向手柄220着力端C点的距离。支点轴260中心点E到后向手柄230与连杆240之间的铰接点D的距离小于支点轴中心点E到后向手柄着力端F点的距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5和图6,前向解锁操作时向前拉动前向拉带280,前向拉带280拉动前向手柄220并带动调角器解锁中心轴110旋转,调角器解锁中心轴110旋转一定角度(例如大于18度),带动调角器解锁,即实现调角器解锁的目的。后向解锁操作时向前拉动后向拉带290,拉动后向手柄290绕铆钉260旋转,通过连杆240带动前向手柄220并进而带动调角器解锁中心轴110旋转,调角器解锁中心轴110旋转一定角度(例如大于18度),带动调角器解锁,即实现调角器解锁的目的。参见图7,当本技术的调角器解锁机构与调角器300分别位于座椅靠背两侧的连接板410、420时,前向手柄220的一端221通过铰链轴510与调角器300的解锁中心轴310连接。参见图8,当座椅靠背两侧的连接板410、420均设置有调角器300a、300b时,前向手柄220的一端221与调角器300a的解锁中心轴310a连接,调角器300a的解锁中心轴310a通过解锁同步杆510a与调角器300b的解锁中心轴310b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角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设在所述调角器解锁中心轴上的解锁机构连接板;一第一手柄,该第一手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手柄的第一端与所述调角器解锁中心轴连接,第一手柄的第二端为着力端;一第二手柄,该第二手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手柄的中间位置通过支点轴轴设在所述解锁机构连接板上,该第二手柄的第二端为着力端;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的中间位置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手柄的第一端铰接;其中,所述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与连杆一起构成一平行四连杆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张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