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模具冷却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提升冷却效率 的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金属玻璃是将金属玻璃材料熔化后,通过快速冷却,使 该金属玻璃材料中的原子结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且无规律性,因而形成 非晶质结构的金属玻璃,又由于金属玻璃通常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 弹性、高耐蚀性、高耐磨性及高软磁性等优异特性,因此作为各种材料, 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中。目前制作块状金属玻璃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铜模吸铸法、水淬法、 高压压铸法、铜模喷铸法或雾化粉末模压法…等,其中铜模吸铸法一般采用现有模具冷却装置制作块状金属玻璃。如图l所示,现有模具冷却 装置具有一模具7及一底座9;该模具7设有一聚集部71及一模穴72,该 聚集部71形成于该模具7的顶面,该模穴72分别连通该模具7的底部及该 聚集部71; —冷却通路8形成于该底座9内部,以供一冷却介质于该冷却 通路8内循环流动;该底座9设有一凹槽91及一气孔92,该凹槽91凹设于 该底座9的顶面,以供容设该模具7,该气孔92对位该模具7的模穴72, 以便该模具7容置于该底座9的凹槽91时,使得该气孔92与该模穴7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模具,该摸具设有一个聚集部及一个模穴,该聚集部形成于该模具的顶面,该模穴形成于该模具的内部且包含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连通于该聚集部,且该第二开口贯穿于该模具的底面;一个冷却通路,形成于该模具内部且与该模穴具有一个间距,该冷却通路设有一个贯穿于该模具的底面的连通开口;及 一个底座,该底座设有一个容置槽、一个气孔及数个穿孔,该容置槽供与该模具结合,该气孔及数个穿孔皆与该容置槽相连通,且该气孔连通于该模穴的第二开口,该穿孔连通于该冷却通路的连通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咏,许祐睿,蒋承学,康进兴,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