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关键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脱硫反应塔、除尘器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底部设置有喷氨装置,所述吸收塔下部设置有吸附剂循环处理装置,吸附剂循环处理装置包括连接于吸收塔底部的吸附剂筛子,从吸附剂筛子分出两个支管,一个支管连接至储灰仓,另一个支管为吸收塔循环管道,其末端连接至吸收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了烧结烟气SO2、NOx和二恶英类污染物的联合脱除。同时通过对SO2与二恶英分别进行脱除,可减少烟气中SO2对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二恶英的影响,提高对二恶英的脱除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烧烟气净化处理领域,尤其涉及钢铁厂烧结机尾气S02、NOx及二恶英等污染物协同脱除装置。
技术介绍
烧结是钢铁冶炼中的一个重要的生产过程,是将各种不能直接进入高炉的炼铁原料加热到1300 1500°C,使物料烧结成块状。烧结过程中产生大量含尘烟气,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粉尘和SO2,粉尘浓度约O. 5 15g/Nm3,SO2浓度约600 2000mg/Nm3,含水量(体积比)约10%,还含有少量HC1、NOx, HF等有害气体及重金属、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烟气温度约 100 180 °C。目前国内对烧结烟气污染控制停留在粉尘控制阶段,对SO2的排放控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技术发展较迅速,对烧结烟气中二恶英类污染物控制研究则刚刚起步。在烧结烟气脱硫方面,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法等。其中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工艺,具有流程短、占地省、节水、脱硫效率高等特点,已在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如济钢、邯钢、三钢、梅钢等国内钢厂的烧结机脱硫项目中采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但是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对NOx、二恶英等污染物脱除效率低,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对烧结烟气NOx、二恶英污染物进行脱除的烧结烟气净化装置。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脱硫反应塔、除尘器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底部设置有喷氨装置。为了对吸附剂进行循环处理,所述吸收塔下部设置有吸附剂循环处理装置,吸附剂循环处理装置包括连接于吸收塔底部的吸附剂筛子,从吸附剂筛子分出两个支管,一个支管连接至储灰仓,另一个支管为吸收塔循环管道,其末端连接至吸收塔。所述喷氨装置由氨水罐、稀释空气风机和氨气混合器连接而成。为了调节脱硫反应塔内的烟气流量,所述吸收塔上部出口连接第二增压风机,第二增压风机的出口设有连接至脱硫反应塔入口的烟气混合管道,用于调节脱硫反应塔内的烟气流量。所述吸收塔内吸附剂为活性炭(焦)、沸石或Y-Al2O3等。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了烧结烟气S02、N0x和二恶英类污染物的联合脱除。同时通过对SO2与二恶英分别进行脱除,可减少烟气中SO2对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二恶英的影响,提闻对~■恶英的脱除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烧结烟气,2为主抽风机,3为脱硫塔烟气挡板,4为石灰浆,5为脱硫反应塔,6为布袋除尘器,7为第一增压风机,8为吸收塔,9为稀释空气风机,10为吸附剂筛子,11为灰尘储灰仓,12为氨水罐,13为氨气混合器,14为烟囱,15为吸收塔循环管道,16为第二增压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含有SO2、NOx和二恶英的烧结烟气I通过主抽风机2和脱硫塔烟气挡板3进入脱硫反应塔5,石灰浆4从喷头中喷入脱硫反应塔5中,脱硫反应塔5内的脱硫剂与烟气混合,SO2与脱硫剂Ca (OH) 2发生化学反应,烟气中的SO2被脱除。脱硫后的烟气经过布袋除尘器6除尘后经第一增压风机7进入吸收塔8顶部,氨水罐12中的氨水经稀释空气风机9在氨气混合器13中稀释后从吸收塔8底部喷入吸收塔8内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吸收塔中的吸附剂对烟气中二恶英进行吸附脱除,净化后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出来进入烟囱14排入大气。部分吸附剂粉末经吸附剂筛子10分离到灰尘储灰仓11,没有失活的吸附剂经过吸附塔底部循环管道15进入吸附塔8顶部循环使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脱硫反应塔、除尘器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底部设置有喷氨装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下部设置有吸附剂循环处理装置,吸附剂循环处理装置包括连接于吸收塔底部的吸附剂筛子,从吸附剂筛子分出两个支管,一个支管连接至储灰仓,另一个支管为吸收塔循环管道,其末端连接至吸收塔。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氨装置由氨水罐、稀释空气风机和氨气混合器连接而成。4.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上部出口连接第二增压风机,第二增压风机的出口设有连接至脱硫反应塔入口的烟气混合管道,用于调节脱硫反应塔内的烟气流量。5.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内具有吸附剂,吸附剂为活性炭、沸石或Y — αι20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关键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脱硫反应塔、除尘器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底部设置有喷氨装置,所述吸收塔下部设置有吸附剂循环处理装置,吸附剂循环处理装置包括连接于吸收塔底部的吸附剂筛子,从吸附剂筛子分出两个支管,一个支管连接至储灰仓,另一个支管为吸收塔循环管道,其末端连接至吸收塔。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了烧结烟气SO2、NOx和二恶英类污染物的联合脱除。同时通过对SO2与二恶英分别进行脱除,可减少烟气中SO2对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二恶英的影响,提高对二恶英的脱除效率。文档编号B01D53/02GK202700337SQ20122039172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周涛, 陈继辉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脱硫反应塔、除尘器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底部设置有喷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陈继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