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包括针体,针体的后端设有第一针座;针体内开设第一针腔和第二针腔;第一针腔的后端口与第一针座相通,第一针腔的前端口向侧壁弯曲;第二针腔的前端口开设于针体的前端;针体的外周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周设有环形槽;环形凸台上开设侧孔,侧孔与第二针腔相通;环形凸台的外周活动安装转动套和密封盖,转动套和密封盖均能相对环形凸台转动;转动套和密封盖连接构成密封腔;转动套上设有第二针座,转动套内开设输药道,输药道的另一端与第二针座相通。它设有两个腔,每个腔对应一个相应的针座,只需进行一次穿刺便可实现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手术创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确切地说是一种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
技术介绍
在长时间手术中,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但是,现有麻醉针仅有一个输药的腔,因此,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必须分开进行,从而,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手术创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它设有两个独立的腔,每个腔对应一个相应的针座,只需进行一次穿刺便可实现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手术创面,从而,可解决现有技存在的问题。另外,它的一个针座是活动针座,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调节活动针座的位置,以便于针座与外接器械连接供药,同时,又不会使针体相对患者移动,不会增加创面,可进一步减少患者的痛苦。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包括针体,针体的后端设有第一针座;针体内平行开设第一针腔和第二针腔;第一针腔的后端口与第一针座相通,第一针腔的前端口向侧壁弯曲;第二针腔的前端口开设于针体的前端;针体的外周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周设有环形槽;环形凸台上开设侧孔,侧孔与第二针腔相通;环形凸台的外周活动安装转动套和密封盖,转动套和密封盖均能相对环形凸台转动;转动套和密封盖连接构成密封腔;转动套上设有第二针座,转动套内开设输药道,输药道的一端与环形槽相通,输药道的另一端与第二针座相通。所述第一针座的轴线与第二针座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5度。所述针体的外周安装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分别位于环形凸台的两侧,并且位于转动套内。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针体2第一针腔3第二针腔4第一针座5第二针座6输药道7侧孔8环形凸台9环形槽10第一密封环11第二密封环12转动套13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包括针体I。针体I的后端设有第一针座4。针体I内平行开设第一针腔2和第二针腔3。第一针腔2的后端口与第一针座4相通。第一针腔2的前端口向侧壁弯曲。第二针腔3的前端口开设于针体I的前端。针体I的外周设有环形凸台8。环形凸台8的外周设有环形槽9。环形凸台8上开设侧孔7,侧孔7与第二针腔3相通。环形凸台8的外周活动安装转动套12和密封盖13。转动套12和密封盖13均能相对环形凸台8转动。转动套12和密封盖13连接构成密封腔。转动套12上设有第二针座5,转动套12内开设输药道6,输药道6的一端与环形槽9相通,输药道6的另一端与第二针座5相通。手术时,可通过第一针座4经第一针腔2向患者供药,同时,也可通过第二针座5,并依次经输药道6、环形槽9、侧孔7和第二针腔3向患者供药。手术中,第二针座5可相对针体I转动,以调整位置。由于环形槽9和转动套12构成的环形腔始终将第二针座5与侧孔7联通,因此,无论第二针座5在何种位置,均可向第二针腔3内正常输药。经大量实验可知,如图I所示,所述第一针座4的轴线与第二针座5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5度时,既便于向麻醉针内注药,又不会使第一针座4和第二针座5相互影响。所述针体I的外周可安装第一密封环10和第二密封环11。第一密封环10和第二密封环11分别位于环形凸台8的两侧,并且位于转动套12内。第一密封环10和第二密封环11可有效提高密封效果,防止麻药外泄。·权利要求1.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I),针体(I)的后端设有第一针座(4);针体(I)内平行开设第一针腔(2)和第二针腔(3);第一针腔(2)的后端口与第一针座⑷相通,第一针腔⑵的前端口向侧壁弯曲;第二针腔⑶的前端口开设于针体⑴的前端;针体(I)的外周设有环形凸台(8),环形凸台(8)的外周设有环形槽(9);环形凸台(8)上开设侧孔(7),侧孔(7)与第二针腔(3)相通;环形凸台(8)的外周活动安装转动套(12)和密封盖(13),转动套(12)和密封盖(13)均能相对环形凸台(8)转动;转动套(12)和密封盖(13)连接构成密封腔;转动套(12)上设有第二针座(5),转动套(12)内开设输药道(6),输药道¢)的一端与环形槽(9)相通,输药道¢)的另一端与第二针座(5)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座(4)的轴线与第二针座(5)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5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I)的外周安装第一密封环(10)和第二密封环(11);第一密封环(10)和第二密封环(11)分别位于环形凸台(8)的两侧,并且位于转动套(12)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包括针体,针体的后端设有第一针座;针体内开设第一针腔和第二针腔;第一针腔的后端口与第一针座相通,第一针腔的前端口向侧壁弯曲;第二针腔的前端口开设于针体的前端;针体的外周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周设有环形槽;环形凸台上开设侧孔,侧孔与第二针腔相通;环形凸台的外周活动安装转动套和密封盖,转动套和密封盖均能相对环形凸台转动;转动套和密封盖连接构成密封腔;转动套上设有第二针座,转动套内开设输药道,输药道的另一端与第二针座相通。它设有两个腔,每个腔对应一个相应的针座,只需进行一次穿刺便可实现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手术创面。文档编号A61M5/158GK202699783SQ2012204197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范海鹏 申请人:范海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针座式双腔麻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1),针体(1)的后端设有第一针座(4);针体(1)内平行开设第一针腔(2)和第二针腔(3);第一针腔(2)的后端口与第一针座(4)相通,第一针腔(2)的前端口向侧壁弯曲;第二针腔(3)的前端口开设于针体(1)的前端;针体(1)的外周设有环形凸台(8),环形凸台(8)的外周设有环形槽(9);环形凸台(8)上开设侧孔(7),侧孔(7)与第二针腔(3)相通;环形凸台(8)的外周活动安装转动套(12)和密封盖(13),转动套(12)和密封盖(13)均能相对环形凸台(8)转动;转动套(12)和密封盖(13)连接构成密封腔;转动套(12)上设有第二针座(5),转动套(12)内开设输药道(6),输药道(6)的一端与环形槽(9)相通,输药道(6)的另一端与第二针座(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范海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