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华专利>正文

一种单针双腔胸穿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295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针双腔胸穿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由针尖1和针体2构成。其特征是:针尖1的尖端两侧分别设有冲洗口3和若干个引流口4,冲洗口3和引流口4分别与冲洗管5和引流管6相连续,冲洗管5和引流管6共同组成针体2,针体2上设有刻度7和固定器8,通过刻度7可准确读出穿刺针刺入的深度,并用固定器8固定住,以防其移位导致脏器组织损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准确的控制穿刺位置及深度,避免了血块组织堵塞引流管,实现了充分冲洗引流的治疗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准确的控制穿刺位 置及深度,避免血块组织堵塞引流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单针双腔胸穿针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用的基本技能操作,用于 脏器病灶活体组织取检及胸腔排气、放液、冲洗、局部给药等。目前,临床使用的胸穿 针,针尖部设有单孔,针体上没有明显的刻度标志,也没有必要的位置固定器。在穿刺 过程中,穿刺的深度难以准确把握,穿刺成功后,常常因为穿刺针移位或引流的血块组 织堵塞针孔导致二次穿刺或器官组织损伤,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损害,在排气、放液、冲 洗、局部给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反复夹闭连接在穿刺针柄处的导管,这样增加了医务 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准确的控制穿刺位置及深度,避 免血块组织堵塞引流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单针双腔胸穿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单针双腔胸穿针,由针 尖和针体构成,针尖的尖端两侧分别设有冲洗口和若干个引流口,便于成功穿刺后冲洗 胸腔和充分引流,避免血块组织堵塞引流管,冲洗口和引流口分别与冲洗管和引流管相 连续,冲洗管和引流管共同组成针成针体,针体上设有刻度和固定器,通过刻度可准确 读出穿刺针刺入的深度,并用固定器固定住,以防其移位导致脏器组织损伤。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准确的控制穿刺位置及深度,避免了血 块组织堵塞引流管,实现了充分冲洗引流的治疗目的。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1、针尖,2、针体,3、冲洗口,4、引流口,5、冲洗管,6、弓丨流管,7、刻度,8、定位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针尖1和针体2构成,针尖1的尖端两侧分别设 有冲洗口 3和若干个引流口 4,冲洗口 3和引流口 4分别与冲洗管5和引流管6相连续, 冲洗管5和引流管6共同组成针体2,针体2上设有刻度7和固定器8。使用本技术时,先按常规操作进行穿刺,在穿刺过程中,密切注意穿刺针 尖1所在的位置及针体2上的刻度7,穿刺成功后,记录刻度并用固定器8将位置固定 住,由冲洗管5向内注入冲洗液,由引流管6向外抽吸引流液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针双腔胸穿针,其特征在于:该单针双腔胸穿针,由针尖(1)和针体(2)构成,针尖(1)的尖端两侧分别设有冲洗口(3)和若干个引流口(4),冲洗口(3)和引流口(4)分别与冲洗管(5)和引流管(6)相连续,冲洗管(5)和引流管(6)共同组成针体(2),针体(2)上设有刻度(7)和固定器(8)。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单针双腔胸穿针,其特征在于该单针双腔胸穿针,由针尖(1)和针体(2)构 成,针尖⑴的尖端两侧分别设有冲洗口⑶和若干个引流口 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华
申请(专利权)人:于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