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祖扬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710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本体由上部的可换针装配部和下部的弹性密封限位部构成,两者成一体式单体结构或成分体式装配结构,弹性密封限位部表面开设有环状缓冲间隙,弹性密封限位部的外壁处形成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其端部具备螺旋式可换针结构,替换针头与内针座之间采用旋接方式配合,该单体式内针座结构具有很好的弹性缓冲效果,弹性缓冲区能确保内针座与筒颈之间的咬合力和密封性,并在内针座回抽时,减少内针座回拉时所需的拉力,使得本身矛盾的两个关键要素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内针座可一次注塑成型,有效减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制造工序,工作状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对比文件,专利号201010204868. 5,申请日 2010. 06. 21,公告号CN101862490A,专利权人温岭市千禧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案公开了“一种可换针自毁式胰岛素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胶塞、针座,推杆前端通过卡芯连接有锥台,针座与针筒前端为可拆式连接,针座内设有安装针头的针头座,针头座与针座之间设有封水O型弹性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针筒设有与针头座相配合的联接针座,联接针座由支撑座支撑固定在针筒前端,针头座向下延伸成型有固定环,联接针座上端成型有卡环,卡环伸入固定环内孔并与固定环相卡合固定,联接针座内孔的孔壁上设有大凹槽,支撑座上端伸入联接针座内孔,支撑座上端成型有向中心聚拢的第一弹性棘爪,支撑座上端外侧设有一圈凸台,凸台落在大凹槽内,并可沿大凹槽上下滑动,联接针座下端成型有第一弹性撑爪,相应地针筒内壁设有第一弹性撑爪可嵌入的小凹槽,支撑座下端外侧设有一圈凸台肩,凸台肩与第一弹性撑爪相抵。现有的单针座回抽式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或安全注射器在设计和使用中均存在同一个难题,就是回抽时所需拉力和内针座卡合力之间的平衡点问题,为了克服上述平衡力问题,出现了双针座结构的注射器,但此类双针座注射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克服,例如,双针座注射器的密封性不佳,双座注射器的工作稳定性不佳,双针座注射器的模具成本较闻。综上所述,仍然需要对现有针座回拉式安全或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研发出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内针座卡合力和回拉力,且具备可换针功能的单体内针座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其采用单体式内针座结构,内针座外壁形成缓冲部,能提供稳定而合理的卡合力效果,获取最佳的回抽力和卡合力的平衡点,并具备螺旋式可换针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它包括内针座本体,内针座本体下端开设有回拉锁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本体由上部的可换针装配部和下部的弹性密封限位部构成,两者成一体式单体结构,弹性密封限位部表面开设有环状缓冲间隙,弹性密封限位部的外壁处形成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它包括内针座本体,内针座本体下端开设有回拉锁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本体由上部的可换针装配部和下部的弹性密封限位部构成,两者成分体式装配结构,弹性密封限位部表面开设有环状缓冲间隙,弹性密封限位部外壁处形成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其端部具备螺旋式可换针结构,替换针头与内针座之间采用旋接方式配合,该单体式内针座结构具有很好的弹性缓冲效果,克服了材质本身特性带来的缺陷,弹性缓冲区能确保内针座与筒颈之间的咬合力和密封性,并在内针座回抽时,减少内针座回拉时所需的拉力,使得本身矛盾的两个关键要素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内针座可一次注塑成型,有效减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制造工序,成品注射器在实际使用中操作简便,工作状态稳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筒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它包括内针座本体1,内针座本体I下端开设有回拉锁定腔2,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内针座本体I由上部的可换针装配部3和下部的弹性密封限位部4构成,两者成一体式单体结构,弹性密封限位部4表面开设有环状缓冲间隙5,弹性密封限位部4的外壁处形成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它包括内针座本体1,内针座本体I下端开设有回拉锁定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本体I由上部的可换针装配部3和下部的弹性密封限位部4构成,两者成分体式装配结构,弹性密封限位部4表面开设有环状缓冲间隙5,弹性密封限位部4外壁处形成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可换针装配部3上部呈圆锥台状,其锥度为6 :100,可换针装配部3外壁设有外螺旋纹8,可换针装配部3下部的外壁处呈环状分布有防侧旋凸筋9。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可换针装配部3呈柱状体,柱状体内腔中空,中空内腔的内壁上部形成内螺旋纹10,中空内腔下部腔体呈倒圆锥台状,其锥度为6 :100,可换针装配部3的外壁处呈环状分布有防侧旋凸筋9。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防侧旋凸筋9的端部呈半圆弧状或锥状,可与注射器筒体14端部筒颈内壁限位结构相配合,有效防止内针座侧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可换针装配部3与弹性密封限位部4之间形成环状台阶11或环状坡面,环状台阶11处套接有“O”形密封橡圈,“O”形密封橡圈位于筒颈和内针座之间,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环状缓冲间隙5槽口至槽底的高度为O. lmm-20mm,环状缓冲间隙5的宽度为O. lmm-20mm,环状缓冲间隙5外侧槽壁与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表面弧面弧顶的距离为O. lmm-20mm,环状缓冲间隙5外侧槽壁槽口处与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外壁之间的距离为O. lmm-20mm,环状缓冲间隙5外侧槽壁槽底处与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外壁之间的距离为O. lmm-20mm。在具体实施时,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的表面成弧面状,具有很好的导向效果。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表面成弧面状,其弧顶至弧面上边缘的距离小于弧顶至弧面下边缘的距离。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下部的弹性密封限位部4外壁处形成环状凹陷12。·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环状凹陷12与环状缓冲间隙5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或高于环状缓冲间隙5的槽底。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密封限位部4上表面或下表面开设有环状缓冲间隙5。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密封限位部4设置于可换针装配部3底部处或中段处或顶部处,两者形成一体式单体结构或分体式装配结构。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密封限位部4外壁的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处形成若干缺口或切断线。如图6中所示,内针座本体I从筒体14后部组装到筒颈15内,内针座本体处的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刚好卡在筒颈内腔内壁处的环状限位密封凹陷部17内,而内针座本体I外壁处的防侧旋凸筋9可与筒颈内壁处的防侧旋辅助凸筋18交叉配合锁定,有效防止内针座在使用时发生侧旋,可换针头16从前端旋入内针座本体I内即可,两侧采用螺纹旋接方式配合,方便替换。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它包括内针座本体(I),内针座本体(I)下端开设有回拉锁定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本体(I)由上部的可换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它包括内针座本体(1),内针座本体(1)下端开设有回拉锁定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座本体(1)由上部的可换针装配部(3)和下部的弹性密封限位部(4)构成,两者成一体式单体结构,弹性密封限位部(4)表面开设有环状缓冲间隙(5),弹性密封限位部(4)的外壁处形成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祖扬
申请(专利权)人:王祖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