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浇余钢水的钢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689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炼钢设备,特别是炼钢生产中的一种减少浇余钢水的钢包。技术方案是:由钢包壁与钢包底组成开口容器,钢包底上设有水口低洼区,水口低洼区低于钢包底,并于水口相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钢水密度比钢渣大,钢包注流末期钢水集中在水口低洼区,可最大限度的把钢水浇完,同时又不造成下渣量的增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能够减少钢包浇余量、下渣量之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炼钢设备,特别是炼钢生产中的钢包。
技术介绍
冶金行业生产中,钢包浇余一直是影响金属收得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冶金行业对钢水质量的重视及炼钢工艺对钢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钢包到中包下渣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由于钢包注流后期涡流的作用,减少下渣量势必会带来钢水损失的增加。目前,炼钢生产中钢包包底均采用平底,由于钢水损失与钢包包底成面积成正比,所以造成钢包浇余多,下渣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浇余钢水的钢包,减少钢包注流末期涡流影响的面积,从而减少钢包浇余量、下渣量,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钢包壁与钢包底组成封开口容器,钢包底上设有水口低洼区,水口低洼区低于钢包底,并与水口相通。水口低洼区低于钢包底,由于钢水密度比钢渣大,钢包注流末期钢水集中在水口低洼区,可最大限度的把钢水浇完,同时又不造成下渣量的增多。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能够减少钢包浇余量、下渣量之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俯视图附图中,钢包壁1、钢包底2、水口低洼区3、水口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实施例中,钢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浇余钢水的钢包,钢包壁(1)与钢包底(2)组成开口容器,其特征在于钢包底(2)上设有水口低洼区(3),水口低洼区(3)低于钢包底(2),并与水口(4)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荣何东颖刘太新赵宗新孔庆福张士明丁广友孙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