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间包开浇管。本技术包括开浇管体,所说的开浇管体顶端外径大于底端外径;该开浇管体外还套设一浮环,该浮环内径小于开浇管体顶端外径。进一步,所说的开浇管体顶端设有一防止浮环脱离开浇管体的台阶,同时可托举开浇管体上升,实现自动开浇。所说的开浇管体采用陶瓷纤维材料制作。本技术由于采用浮环托举开浇管体,可实现自动开浇,且开浇时钢水已达到一定高度,因而彻底避免了钢液的浮渣卷入水口的可能。另外,开浇管之所以设计成“管”的形状,是为了在中间包预热时使底部水口和滑动水口也得到充分的预热。还由于在中间包冷包状态下安装定位,使操作过程快速简便,劳动强度低。图中;1为开浇管体 11为台阶2为浮环3为中间包座砖4为水口开浇管体1和浮环2连同中间包一起预热,钢包钢水进入中间包,随着钢液面的上升,浮环2同时上升,到达预定的钢液高度,由于该浮环2内径小于开浇管体1顶端外径,浮环2被卡设在开浇管体1顶端,从而托住开浇管体1,开浇管体1受到浮环2这个附加的浮力,其底部被脱离开中间包座砖3,开浇管体1上浮,钢水从开浇管体1的底部流入水口4,中间包自动地实现开浇。本技术所说的开浇管体1顶端还可设有一防止浮环2脱离开浇管体1的台阶11,增加了浮环2托举开浇管体1的受力面。调节开浇管体1的高度,可以使开浇时的液面高度达到500mm。开浇管体1采用轻质耐火材料制成如陶瓷纤维材料。本专利技术可以推广到所有无塞棒中间包上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中间包开浇管,包括开浇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浇管体(1)顶端外径大于底端外径;该开浇管体(1)外还套设一浮环(2),该浮环(2)内径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开浇管,包括开浇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浇管体(1)顶端外径大于底端外径;该开浇管体(1)外还套设一浮环(2),该浮环(2)内径小于开浇管体(1)顶端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坚白,虞哲彪,汪宁,施建平,蒋培民,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山区吉人耐火材料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