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晓宪专利>正文

低压铸造液面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64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低压铸造设备中的坩埚液面加压装置,通过电控箱、电转换器、控制气动调节阀,使输出给坩埚的气体压力保护规定的压力数值或按特定曲线变化。气动调节阀主要包括胶皮隔膜和与其连动的阀杆、阀芯、弹簧,还有反馈孔。为提高干扰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在电控箱中增加了由电容电感构成的滤波电路和由电容和稳压元件构成的稳压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能优良,可提高低压铸造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铸造中的坩埚金属液面加压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子控制自动加压装置。在低压铸造浇注工艺中,浇注速度的稳定性与线性对于铸造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浇注速度是通过气压来控制的,因此金属液面加压装置是低压铸造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加压装置控制手段落后,性能、效果都不理想,调整不方便,精度不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电子线路控制的金属液面加压装置,它可以严格控制浇注速度,自动补偿坩埚漏气。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与气源相连的进气端和与坩埚相连的出气端,其特征在于从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串接有空气滤清器、调压阀、气动调节阀、节门、气动调节阀的控制端和进气端分别接至电、气转换器,转换器与电控箱控制电路相连接受电流信号控制。在调压阀与气动调节阀之间,设有工作气源压力表,调节阀与节门之间设有浇注压力表,在节门前端还设有放气阀。构成本装置的各部件除气动调节阀和电控箱控制电路之外均为现有标准部件。气动调节阀包括控制端、进气端和出气端,调节阀内由隔膜分为控制室和反馈室。反馈室通过反馈孔与出气端相通,进气端与出气端由阀塞隔开,阀塞通过阀杆与隔膜连成一体,阀塞下设有弹簧以顶住阀塞,使阀塞处于关闭状态。当反馈室内的气压小于控制室内气压时,在压差作用下隔膜带动阀杆阀塞移动,进气端气体进入出气端补充压力,直至反馈室与控制室气压相等时阀塞停止运动。这样就可使气动调节阀输出端的压力始终保持与控制室压力相同。电控箱控制电路包括由电容、电感构成的高频滤波电路。一组初级线圈,三组次级线圈的变压器,由运算放大器、电容、电阻构成的积分电路,由运算放大器电容、电阻构成的加法放大电路,由二级管、电容、稳压管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以由电位器、转换开关、继电器构成的自动切换电路。以下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气动调节阀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控箱控制电路图。在图1中,本装置的进气端A与气源相连,气源压力一般为0.3~0.8MPa,经过空气滤清器1,调压阀2,工作气源压力表3,将气压调到本装置所需的工作压P0.15PMa的恒定值,分别送给电、气转换气4,气动调节阀的Ⅰ端(进气端),作为这两个部件的气源工作压力。气动调节阀5的Ⅲ端(出气端),分别与浇注压力表6、节门8和放气阀7相连接,节门8的输出端也是本装置的出气端B与坩埚相连。气动调节阀5的Ⅱ端(控制端)与电、气转换器相连接。电控箱9是用来产生浇注电流信号的装置,其输出的电流信号送至电、气转换器4,转换器4将电信号转换为气压信号,通过气动调节阀5的Ⅱ端控制调节阀5的Ⅲ端气压的大小,进而控制坩埚内液面压力。气动调节阀5在上壳体51和下壳体53之间设有隔膜52,隔膜与阀杆59,阀塞54连成一体,调节阀5的Ⅰ端为进气端,Ⅱ端为控制端,Ⅲ端为输出端,57为控制室,50为反馈室,55为反馈孔,58为弹簧,56为下壳体底盖。气动调节阀的控制功能是这样完成的,当电控箱没有输出加压控制信号时,调节阀Ⅱ端没有气压,在弹簧58和工作气源压力的作用下阀塞54关闭,当电控箱给出控制电信号时,通过电、气转换器4,在气动调节阀Ⅱ端输入控制气压P1,隔膜在P1作用下推动阀杆59打开阀塞54,使气源的工作气流送至Ⅲ端,同时经反馈孔55进入反馈室50,当反馈室压力P2与控制室压力P1相等时,隔膜不再运动,这样阀塞将保持在这个平衡状态。这时调节阀5的Ⅲ端便有一个恒定的气压及气流量输出。由于Ⅲ端与坩埚相连通,所以Ⅲ端的气压及气流量与坩埚内是相同的。当坩埚内金属液面下降、容积增大或气体泄漏时,Ⅲ端气压将下降,使P2<P1,这时阀塞将重新向下运动,自动补偿坩埚内的压力,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在图3中由Z1与Z2端输入交流220V的浇注电源,由C1,L1,C2所组成的抗干扰电路滤去电网中的高频干扰成份,再由B1进行电压变换,变换后的电压分为3组,2组18V,1组6V,其中0-1端的18V电压经D1整流成直流电压,C4是滤去整流后的交流波纹,C3、WY、C5是组成直流稳压与抗高频干扰电路,由WY输出的+15V电压是电控箱的正极工作电压。由F1、W1、W2、R2、C6组成一个积分电路。它是产生浇注信号的部分。当有浇注电源输入进电控箱时,继电器J1吸合,常闭触点J1-1断开。+6V电压由充电电位器W1、W2通过常闭触点J2-1经R2向积分电容C6进行充电。W1是充电粗调电位器,W2是充电细调电位器,调节这两个电位器可改变浇注电流信号增值的快与慢,初始时集成电路F1输出为0V,随着时间的增长,F1开始输出负值的增值电压。经定值电位器W3,转换开关K1-1进入由R3、R4、R5、R7、F2所组成的加法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并经电流表A由Z5、Z6端输出至图1中的电气转换器4。当浇注充满型时,由Z3、Z4输入满型信号,此时继电器J2吸合,J2-1断开,J2-2与J2-3接通,常闭触点J2-1断开后积分电容容C6停止充电,由于集成电路F1的输入电阻趋近无穷大,积分电容C6无处放电,并保持在原有的电压值上,并使F1也保持原有的负值电压输出。当J2-3接通对继电器J2进行自保。J2-2接通后-12V电压经增压定值电位器W5与增压速度电位器W6向积分电容C7进行充电调节W5可改变增压信号的大小,调节W6可改变增压信号的增值快与慢。此时在C7上的电压经R7与R3输出的电压相加然后给集成电路F2进行放大并输出至电气转换器4。C9是输出端的阻尼电容,它使输出信号更加稳定。当浇注电源撤消时,J1-1闭合,J2-2断开,积分电容C6上的电压经R2、J1-1进行放电,积分电容C7上的电压经W6、W5进行放电,并回到初始的零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高压阀2可选用QTY-15,电气转换器4可选用DQ-200。电控箱中的 C1=0.47uF/400V、C2=1uF/400V、C3=0.1uF、C5=0.01uF、L1=5.6mH、C6=1000uF/25V、C7=220uF/25V、C9=22uF/16V、W2=W3=W4=W6=4.7K(多圈电位器)F1=F2=8FCTB、R2=3.6KR3=R5=R7=100K、R4=680K本技术结构比较简单,由于使用电子线路控制压力,所以性能稳定,可以保护铸造产品的质量,是比较理想的低压铸造液面加压装置。权利要求1.低压铸造液面加压装置,包括与气源相连的进气端(A)和与坩埚相连的出气端(B),其特征在于从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串接有空气滤清器(1),调压阀(2),节门(8),气动调节阀(5)的控制端(Ⅱ)和进气端(Ⅰ)分别与电、气转换器(4)连接,转换器(4)的电信号端与电控箱(9)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动调节阀(5)包括控制端(Ⅱ)、进气端(Ⅰ)和出气端(Ⅲ),阀体内由隔膜(52)分为控制室(57)和反馈室(50),反馈室通过反馈孔(55)与出气端(Ⅲ)连通,进气端与出气端由阀塞(54)隔开,阀塞通过阀杆(59)与隔膜连成一体,阀塞(54)下放有弹簧(58)。3.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面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控箱(9)中的控制电路,包括由电容(C1、C2)、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压铸造液面加压装置,包括与气源相连的进气端(A)和与坩埚相连的出气端(B),其特征在于从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串接有空气滤清器(1),调压阀(2),节门(8),气动调节阀(5)的控制端(Ⅱ)和进气端(Ⅰ)分别与电、气转换器(4)连接,转换器(4)的电信号端与电控箱(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宪
申请(专利权)人:黄晓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