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包括分别与相邻电池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夹紧结构、及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分由所述夹紧结构所夹持;所述夹紧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以支撑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支撑架可以减小连接处所受到的冲击力,避免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件震断,提高抗冲击性和连接可靠性;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罩设有绝缘罩,绝缘罩将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与外界环境隔离,避免电池短路的风险,提高电池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及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车载动力电池的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动力输出需求,通常需要将多个电池模块通过连接件进行串、并联使用,电池模块由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联形成。各电池模块之间的可靠性连接直接影响着车载动力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现有的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铜线或者铜片等低电阻金属作为中介,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同频率的振动会导致螺钉松动,甚至脱落,导致电池无法给车辆供电。螺钉脱落后,铜线或铜片在电池内随意摆动,容易产生短路的风险。目前有的螺钉增加了防松结构,虽然可以保证在一段时间内螺钉不出现松动,但由于铜线或铜片自身重量较重且无固定结构,在长期的振动下,铜线或铜片对螺钉产生向外的拉力,最终仍然会将螺钉拉扯松动或拉脱, 导致出现断路。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申请的专利ZL200720196395. 2,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连接件,包括两侧分别与相邻电池模块的电极端子相连接的金属片,以及在所述两侧金属片中间设有至少一层拱桥形金属箔。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发现,该专利所述的电池模块连接件虽然设有至少一层拱桥形金属箔来缓冲电池模块连接处所受到的冲击力,但也容易出现在遇到大的冲击力时被震断的危险。而且,该专利的相邻电池模组共用一个连接件,连接件的两侧需分别与相邻电池模块的电极端子连接,降低了电池模组的可装配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电池模块之间连接可靠性低、可装配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牢固,可靠性高且易于装配的用于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包括分别与相邻电池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夹紧结构、及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分由所述夹紧结构所夹持;所述夹紧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以支撑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优选地,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及螺钉,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夹持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并通过所述螺钉锁紧。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均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输出端连接段和夹持段,以及位于输出端连接段和夹持段之间的拱形缓冲段;所述输出端连接段与电池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夹持段与第二连接片的夹持段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拱形缓冲段的截面形状为圆弧拱形,所述圆弧拱形半径为圆弧拱形高度的20-80%。优选地,所述拱形缓冲段与输出端连接段、夹持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或第二连接片由多层金属片叠加而成。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罩设有绝缘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及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设有电极端子,各个单体电池之间通过电极端子相互串和/或并联,所述电池模块上设有输出端;所述连接件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优选地,还设有电池托盘,所述电托盘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安装区和多个连接件区,电池模块安装区和连接件区间隔分布;电池模块容置于电池模块安装区中,所述连接件容置于连接件区中。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夹板固定部、及与夹板固定部垂直的支撑部,所述夹板固定部与夹紧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承部固定在所述电池托盘上。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罩设有绝缘罩。 优选地,在所述连接件区内对应相邻的电池模块安装区分别设有拉板,所述绝缘罩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拉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夹板和下夹板将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夹持住,并通过螺钉锁紧,提高了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电连接的可靠性;上夹板和/或下夹板固定在支撑架上,在电池模组受到震动或外力冲击时,支撑架可以减小连接处所受到的冲击力,避免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件震断,提高抗冲击性和连接可靠性;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个电池模组配合一个连接片的方式,模组间连接采用螺钉锁紧,提高可装配性。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罩设有绝缘罩,绝缘罩将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分与外界环境隔离,避免电池短路的风险,提高电池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使用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的电池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片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相重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夹板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夹板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用于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螺栓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罩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件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连接件I、第一连接片21、输出端连接段211、夹持段212、孔2121、拱形缓冲段213、圆弧拱形半径R,圆弧拱形高度H、圆弧过渡214、圆弧过渡半径r、第二连接片22、夹持段222、孔2221、上夹板31、孔311、下夹板32、孔321、螺栓41、焊接孔411、螺母42、支撑架5、夹板固定部51、孔511、支撑部52、绝缘罩6、电池系统8、电池模块81、单体电池811、电极端子812、输出端813、电池托盘82、电池模块安装区821、连接件区822、拉板83、融合宽度m、输出端长度η。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1,包括分别与相邻电池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夹紧结构、及支撑架5 ;所述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分由所述夹紧结构所夹持;所述夹紧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架5上,用以支撑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的电连接部分。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的结构相同,为方便描述,以第一连接片21为例来进行介绍。参阅图2,为第一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片21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大致平坦的输出端连接段211和夹持段212,以及位于输出端连接段211和夹持段212之间的拱形缓冲段213。输出端连接段211用于和电池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连接片21的夹持段212用于和第二连接片22的夹持段电连接。拱形缓冲段213位于第一连接片21的中部,用于在电池模块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相对移动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受到影响,提高电池模块之间连接的抗震性能。拱形缓冲段21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优选地,拱形缓冲段213的截面形状为圆弧拱形。参阅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片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圆弧拱形的半径为R,高度为H,其中半径R为高度H的20-80%,以利于吸收振动对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相邻电池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夹紧结构、及支撑架(5);?所述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分由所述夹紧结构所夹持;所述夹紧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架(5)上,用以支撑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的电连接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相邻电池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夹紧结构、及支撑架(5); 所述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分由所述夹紧结构所夹持;所述夹紧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架(5)上,用以支撑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的电连接部分。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上夹板(31)、下夹板(32)、及螺钉,所述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的电连接部分夹持于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之间,并通过所述螺钉锁紧。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均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输出端连接段(211)和夹持段(212),以及位于输出端连接段和夹持段之间的拱形缓冲段(213);所述输出端连接段(211)与电池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21)的夹持段(212)与第二连接片(22)的夹持段(222)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缓冲段(213)的截面形状为圆弧拱形,所述圆弧拱形半径(R)为圆弧拱形高度(H)的20-80%。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缓冲段(213)与输出端连接段(211)、夹持段(212)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214)。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志伟,赖庆,卢甲,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