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保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212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3:07
一种电线保持结构,其具有将电线布设在布线方向上的部件和一组突起。上述部件具有载置上述电线的布线面和位于上述电线两侧并对置的至少一对竖立面。上述突起在上述电线的两侧相互对置,并从上述竖立面突出。上述一组突起以使突起相互之间形成的间隙大于上述电线的外径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电线的布线方向相互错开的位置,而且,投影在上述布线方向上的突起顶端的相互间隔形成为小于上述电线的外径。上述部件的布线面与突起之间的距离大于上述电线的外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部件表面保持电线的电线保持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将多个电池串联连接的电池模块用作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源的技术。在这种电池模块中,安装有保持着多条用于将相邻电池间的正极与负极连接的母线而形成的树脂材料制电池连接板。在电池连接板上,布设有与各电池的电极连接的多条电线和与电池模块总电极连接的高压电缆等。在这样布设有多条电线等的电池连接板上,例如,为了沿着连接板将电线保持在规定的布线方向上,在基材表面竖立设有至少一对锁具(lock)。该锁具具有在电线配置区 域的两侧相向竖立的一对引脚,并且在各引脚的对置面上,设有突起。这些突起的顶端之间,设有比电线的外径小的间隙,通过从该间隙压入电线,将电线保持在基材表面与一对锁具之间。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2004-3629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这样的电线保持结构中,当保持外径不同的多条电线时,在压入外径大的电线之际,有可能损伤电线。另外,若要强行压入这样的电线,则有可能损坏锁具的引脚。另一方面,当保持外径小的电线时,电线有可能从突起的顶端之间的间隙脱落。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安装电线时使电线受损并且不会导致电线脱落的电线保持结构。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方面,提供一种电线保持结构,其具有布线部件,其为将电线布设在布线方向上的部件,具有载置上述电线的布线面和位于上述电线的两侧并对置的至少一对竖立面;和一组突起,其在上述电线的两侧对置,并从上述竖立面突出;上述一组突起以使突起相互之间形成的间隙大于上述电线的外径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电线的布线方向上的相互错开的位置,而且,投影在上述布线方向上的突起顶端的相互间隔形成为小于上述电线的外径;上述布线部件的布线面与突起之间的距离大于上述电线的外径。在上述电线保持结构中,上述各竖立面可形成于由与上述布线面呈同一平面竖立的板状引脚部,上述各突起也可以由上述引脚部的上述竖立面突出。在上述电线保持结构中,上述布线面为形成于上述布线部件的电线收容槽的底面,上述竖立面为上述电线收容槽中的对置的一对槽侧面,上述各突起从上述槽侧面突出。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利用形成于一组突起之间的比电线的外径大的间隙,能够在不执行电线压入且也不致使引脚变形的状态下插入电线,因此能够防止电线的损伤。而且,由于一组突起的投影在电线的布线方向上的突起顶端的相互间隔形成为小于电线的外径,因此,即使沿部件的布线区域布设的电线因某种外力而被提起,也不会从突起顶端的间隙脱落。这样,通过使电线的插入部分与保持部分不同,能够防止电线的损伤,同时能够形成电线不会轻易脱落的电线保持结构。在设有竖立于部件表面的引脚时,也可以在其对置面设置突起。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不执行电线压入且也不致使引脚变形的状态下插入电线,因此能够防止电线的损伤和引脚的损坏。另外,在部件表面形成有电线收容槽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其对置的槽侧面设置突起。 在这样的结构下,与引脚设有突起时相同,也能够在不执行电线压入下将电线收容在电线收容槽内,并能够防止电线的损伤。另外,还能够防止被收容的电线从突起顶端的间隙脱落。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安装电线时的电线受损,而且能够防止电线脱落。附图说明图IA以及IB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保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IA为电线插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IB为保持有电线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A以及2B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保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A为电线插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B为保持有电线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A以及3B为现有电线保持结构中保持有电线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A为俯视图,图3B为图3A的A-A向视剖示图。图4A以及4B为现有电线保持结构中保持有电线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A为俯视图,图4B为图4A的B-B向视剖示图。符号说明I 基材3 电线5 引脚7、13、15、25 突起9电线收容槽11 侧壁17 第一面19 第二面21顶端部23 槽底27插入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线保持结构进行说明。在下述实施方式中,尽管是对以安装在作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源的电池模块中的电池连接板为基材而形成在该基材表面的电线保持结构进行说明,但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线保持结构并不限于电池连接板,只要是布设电线的基材,则没有特别限制,均可适用。首先,为了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参照图3A 图4B对现有电线保持结构进行说明。图3A以及3B中的电线保持结构用于保持沿树脂制电池连接板(以下称为基材I)的表面布设的电线。在该电线保持结构中,竖立设有在电线3的布设区域(图3A中沿上下方向形成规定宽度的区域)的两侧对置的一对板状引脚5。在引脚5的顶部,在各对置面,设有突起7。基材I的表面和与该基材I的表面对置的突起7的对置面(图3B的向下的面)之间的间隙被设定为至少大于电线3的外径。需要说明的是,引脚5和突起7均与基材I形成一体。一对引脚5以及一组突起7在电线3的布设方向的相同位置对向设置,突起7的顶端相互之间的间隔LI (图3B)设定为小于电线3的外径的尺寸。因此,为了将电线3插入并保持在一对引脚5之间,需要将电线3从突起7的顶端相互之间的间隙压入。图4A表示基材I的表面设有电线收容槽9时的电线保持结构。在与电线收容槽9的对置的侧壁11,设有一组突起13。电线收容槽9的槽底和与该槽底对置的突起13的对置面(图4B中的向下的面)之间的间隙被设定为大于电线3的外径。需要说明的是,突起13与基材I形成一体。突起13在电线收容槽9的延伸方向(图4A中的上下方向)的同一位置对向设置,突起13的顶端相互之间的间隔L2 (图4B)设定为小于电线3的外径的尺寸。因此,为了将电线3插入并保持在电线收容槽9中,需要将电线3从突起13的顶端相互之间的间隙压入。根据图3A 图4B的电线保持结构,在将电线3从突起7、13的顶端相互之间的间隙压入时,因电线3受到来自突起7、13的顶端的挤压而有可能受到损伤。例如,在图4A以及图4B的情况下,电线收容槽9的侧壁11设有突起13,因此,压入电线3时,突起13的顶端相互之间的间隙几乎没有扩大。因此,若电线3的外径大于L2,则压入电线3时,电线3将受到强力挤压,以致容易受到损伤。另一方面,在图3A以及图4B的情况下,由于突起7设于引脚5,在压入电线3时,引脚5将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突起7的顶端相互之间的间隙容易扩大。因此,尽管电线3不易受伤,但若强行压入外径大的电线3,则有可能损坏引脚5。另外,在图3A 图4B的任一结构中,当电线3的外径小于突起7、13的顶端相互之间的间隙时,一旦向布设在电线3的布线区域的电线3施加某种外力,并将电线3从基材I的表面或电线收容槽9的槽底提起时,电线3有可能轻易地从突起7、13的顶端相互之间的间隙脱落。以下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实施方式中,与现有结构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IA以及IB示意性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电线保持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线保持结构中,在形成于基材I (部件)的表面的与电线收容槽9对置的侧壁11 (竖立面),分别设有突起15a、15b。这一组突起15a、15b在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布线部件,其为将电线布设在布线方向上的部件,具有载置所述电线的布线面和位于所述电线两侧并对置的至少一对竖立面;和一组突起,其在所述电线两侧相互对置,并分别从所述竖立面突出;所述一组突起以使突起相互之间形成的间隙大于所述电线的外径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线的布线方向相互错开的位置,而且,投影在所述布线方向上的突起顶端的相互间隔形成为小于所述电线的外径;所述布线部件的布线面与突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线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下隆太川下一行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