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线盒结构,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包括:电线盒内部设有多个基座以夹设第一、第二导电片及地线导片,该第一、第二表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第二插座,该第一插座设有三个插孔供第一插头插接,该第二插座设有两个插孔供第二插头插接。该第一导电片设有多个第一夹孔及多个第一串孔,该第二导电片设有多个第二夹孔及多个第二串孔,该第一夹孔、第二夹孔与该第二插座的插孔对接,供该第二插头的二插脚插接,该第一串孔、第二串孔供第一插头的二插脚插接。凭借该第一、第二导电片为相同形状并以一体成型制成以简单快速夹设于各基座,解决现有以人工铆合连接费时费事及受碰撞易脱离,导致电路断路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电线盒结构,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包括:电线盒内部设有多个基座以夹设第一、第二导电片及地线导片,该第一、第二表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第二插座,该第一插座设有三个插孔供第一插头插接,该第二插座设有两个插孔供第二插头插接。该第一导电片设有多个第一夹孔及多个第一串孔,该第二导电片设有多个第二夹孔及多个第二串孔,该第一夹孔、第二夹孔与该第二插座的插孔对接,供该第二插头的二插脚插接,该第一串孔、第二串孔供第一插头的二插脚插接。凭借该第一、第二导电片为相同形状并以一体成型制成以简单快速夹设于各基座,解决现有以人工铆合连接费时费事及受碰撞易脱离,导致电路断路问题。【专利说明】电线盒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线盒,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个不同规格插孔的电线盒结构。
技术介绍
依目前市面的电线盒,常见的有两个插孔的电线盒及三个插孔的电线盒,可分别 接受不同插脚规格的插头组配使用,而为因应不同插脚规格的插头使用,现有电线盒如图 1及图2所示,具有两种不能规格插孔座的电线盒结构,该电线盒的一水平表面排列有多个 三孔式插孔座1,另一垂直表面排列有多个二孔式插孔座2,可分别提供相对数目插脚的插 头各以水平或垂直方向插接于三孔式插孔座1或二孔式插孔座2,提供一体多用性的电性 导接。 如图2,现有电线盒内部分布排列有多个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座3,该基座3设有一 第一限位区4与一第二限位区5,该第一限位区4组配有两第一导片4a、4b,该两第一导片 4a、4b之间构成一第一插槽4c,该第二限位区5组配一第二导片5a、5b,该二第二导片5a、 5b之间构成一第二插槽5c,该第一插槽4c与该第二插槽5c互为V形,并有一接地导件6 与该第一插槽4c与该第二插槽5c构成三角形关系,该接地导件6具有一组配孔6c,该第一 插槽4c与该第二插槽5c及该组配孔6c供一插头(图未示)的三支插脚插入,而该接地导 件6连接一接地铜片7,该两第一导片4a、4b连接一正极铜片8,该两第二导片5a、5b连接 一负极铜片9,该负极铜片9位于该基座3底部。 由于现有电线盒内的第一、第二导片4&、你、5&、513和接地导件6及正、负极铜片8、 9等零组件需凭借人工组装,并且相邻基座3的正极铜片8 (或负极铜片9)之间需要利用人 工铆合,使衔接固结一起,以形成完整的回路,十分费时费事而增加制造成本,特别是受到 撞击时,容易在两正极铜片8 (或两负极铜片9)的相互铆接处A发生脱落分离,导致电路断 路故障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线盒内部多个正极铜片或负极铜片,需 借助人工铆合连接构成回路,十分费时费事及受碰撞易脱离导致电路发生断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电线盒结构,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该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插座,该第一插座供一第一插头组配,该第一插座设有不同方向 的三个插孔分别供该第一插头的一正电插脚、一负电插脚及一地线插脚插接;该第二表面 与该第一表面互为垂直,该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插座,该第二插座供一第二插头组配,该 第二插座设有两平行的插孔供该第二插头的两个圆柱形插脚插接;该电线盒包括: -第一导电片装在该电线盒内,该第一导电片的一侧边设有多个第一夹孔,该第 一导电片的一侧边对应该第二插座方向以冲压方式形成三个第一夹制片,其中的两个该第 一夹制片为圆弧形相对以构成该第一夹孔,该三个第一夹制片的另一为扁平并与前述呈圆 弧形的两个该第一夹制片之间构成一第一插缝,该第一导电片的另一侧边斜设一第一导 片,该第一导片冲压出一第一串孔;及 -第二导电片,该第二导电片的形状与该第一导电片相同且与该第一导电片相 对并相错装在该电线盒内,该第二导电片的一侧边设有多个第二夹孔,该第二导电片的一 侧边以冲压形成三个第二夹制片,其中的两个该第二夹制片为圆弧形相对以构成该第二夹 孔,该第一夹孔与该第二夹孔供该第二插头的两个该插脚插接,该三个第二夹制片的另一 为扁平并与前述呈圆弧形的两个该第二夹制片之间构成一第二插缝,该第一插缝与该第二 插缝供一第三插头的两个扁形插脚插接,该第二导电片的另一侧边斜设一第二导片,该第 二导片与该第一导片相对称并具有一第二串孔,该第一串孔与该第二串孔供该第一插头的 正电插脚及负电插脚插接。 所述的电线盒结构,其中,该电线盒包含有相对接组合的一盒盖及一盒体,该第一 表面位于该盒体上,该第二表面位于该盒盖上,该盒体内部设有多个基座,多个该基座共同 供该第一导电片与该第二导电片套入夹制固定。 所述的电线盒结构,其中,更包含有一地线导片,装设于该基座,该地线导片的一 侧边等距分设有多对夹爪,各该夹爪供该第一插头的地线插脚插接。 所述的电线盒结构,其中,该第一插座的三个插孔的其中的两个相对并呈斜向,另 一插孔呈直向,该直向的插孔并与前述相对并呈斜向的两个该插孔构成三角关系。 所述的电线盒结构,其中,该基座设有一供该第一导电片的第一夹制片组配的第 一容槽、一供该第二导电片的第二夹制片组配的第二容槽,以及分别装设该第一导片与该 第二导片的一第三容槽及一第四容槽,该第一容槽、该第二容槽分别与该第二插座的两个 插孔相通,该第三容槽、该第四容槽分别与该第一插座相对呈斜向的两个该插孔相通。 所述的电线盒结构,其中,各该基座设有夹制该地线导片的槽缝及供该夹爪套入 的一限位孔,该限位孔与该第一插座呈直向的该插孔相通。 由此,组装时将该第二导电片的第二夹制片套入基座的第二容槽,第二导片套入 基座的第四容槽,再组配第一导电片,使第一导电片的第一夹制片套入基座的第一容槽,第 一导片套入基座的第三容槽,再将地线导片插入各基座的槽缝,并使夹爪套进限位孔,使第 一、第二导电片及地线导片夹设于各基座上,其中该地线导片连接电路中的地线,该第一导 电片连接正极电路,该第二导电片连接负极电路。如此,该第一插头的正电插脚、负电插脚 插入第一插座的插孔,再插入第一串孔、第二串孔构成导通,并且该地线插脚插入直向的插 孔再插入地线导片的夹爪而连接地线。 其次,正极的第一导电片其第一夹孔与负极的第二导电片的第二夹孔,对应于第 二插座的两个插孔,提供该第二插头的两个插脚插接,构成正负电回路,使本技术电线 盒结构提供不同规格的第一插头、第二插头与第三插头连接使用。 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 1.本技术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的形状相同,实为相同元件,制造上并采 用同一模具一体成形制成,可节省制造成本,并且组配于电线盒内的零组件较现有电线盒 结构减少,能更进一步的降低成本,而极具市场的竞争力。 2.由于本技术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为相同形状的元件,但各为正极、负 极的两个导片,装配于电线盒内为相对并错开关系而与各基座配合定位,该基座的空间形 态具有第一容槽、第三容槽恰提供该第一导电片的第一夹制片与该第一导片容置限位;该 第二容槽及该第四容槽恰供该第二导电片的第二夹制片与第二导片容置限位,使组装该第 一导电片与该第二导电片既简单又快速,不必利用人工铆合,可节省成本,彻底解决现有电 线盒内部的多个正极铜片或负极铜片,需借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盒结构,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插座,该第一插座供一第一插头组配,该第一插座设有不同方向的三个插孔分别供该第一插头的一正电插脚、一负电插脚及一地线插脚插接;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互为垂直,该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插座,该第二插座供一第二插头组配,该第二插座设有两平行的插孔供该第二插头的两个圆柱形插脚插接;其特征在于,该电线盒包括:一第一导电片装在该电线盒内,该第一导电片的一侧边设有多个第一夹孔,该第一导电片的一侧边对应该第二插座方向以冲压方式形成三个第一夹制片,其中的两个该第一夹制片为圆弧形相对以构成该第一夹孔,该三个第一夹制片的另一为扁平并与前述呈圆弧形的两个该第一夹制片之间构成一第一插缝,该第一导电片的另一侧边斜设一第一导片,该第一导片冲压出一第一串孔;及一第二导电片,该第二导电片的形状与该第一导电片相同且与该第一导电片相对并相错装在该电线盒内,该第二导电片的一侧边设有多个第二夹孔,该第二导电片的一侧边以冲压形成三个第二夹制片,其中的两个该第二夹制片为圆弧形相对以构成该第二夹孔,该第一夹孔与该第二夹孔供该第二插头的两个该插脚插接,该三个第二夹制片的另一为扁平并与前述呈圆弧形的两个该第二夹制片之间构成一第二插缝,该第一插缝与该第二插缝供一第三插头的两个扁形插脚插接,该第二导电片的另一侧边斜设一第二导片,该第二导片与该第一导片相对称并具有一第二串孔,该第一串孔与该第二串孔供该第一插头的正电插脚及负电插脚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孟昌,
申请(专利权)人:群加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