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386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09:18
一种电连接器(10),其包括绝缘壳体(20)及收容于绝缘壳体(2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的接触部(54)、与接触部(54)相连的中间部(56)以及与中间部(56)相连且向后延伸的焊接部(55),所述中间部(56)的厚度大于所述接触部(54)及所述焊接部(55)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10),其包括绝缘壳体(20)及收容于绝缘壳体(2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的接触部(54)、与接触部(54)相连的中间部(56)以及与中间部(56)相连且向后延伸的焊接部(55),所述中间部(56)的厚度大于所述接触部(54)及所述焊接部(55)的厚度。【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
】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信号高速传输的电连接器。 【
技术介绍
】 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壳体与收容于绝缘壳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其中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焊接部、对接部以及位于焊接部与对接部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焊接部 用于焊接线缆,所述对接部用于对接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对接 部、及中间区域的厚度大致相同,这样,导电端子的对接部与对接端子对接时,对接端子的 接触部与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沿上下方向的总厚度大于前述中间区域的厚度。导电端子的焊 接部与线缆的导体焊接后,两者沿上下方向的总厚度也大于中间区域的厚度,所以在电连 接器内的导电端子两端分别与对接端子及线缆接触后,即,当电连接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导 电端子的各区域会存在较明显的特性阻抗突变现象,即焊接部与对接部的特性阻抗较小, 中间区域的特性阻抗较大,由于以上情形的出现,会影响电连接器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 【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最大程度防止特性阻抗突变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壳体及收容于绝缘壳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 端子包括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接触部、与接触部相连的中间部以及与中间部相连且向 后延伸的焊接部,所述中间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接触部及所述焊接部的厚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电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的中间部加厚,使中间部的厚 度尽可能地接近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对接连接器内的对接端子对接后的两者沿上下方向 的总厚度、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线缆焊接后的两者沿上下方向的总厚度,从而当电连接器 内的导电端子工作时,可最大程度防止特性阻抗突变现象发生,使电连接器信号传输更稳 定。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具体特征如下: 所述中间部的两侧设有向上或向下延伸而成的突出部。 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分成上、下两排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与若干第二导电端 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绝缘块与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第一绝 缘块,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块。 所述绝缘壳体的后端面设有一凹陷腔,所述第一绝缘块与所述第二绝缘块收容于 所述凹陷腔。 所述第一绝缘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绝缘块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凸块,所述绝缘 壳体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凹陷腔贯穿连通的固持孔,所述固持孔与所述凸 块配合。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有若干前后 贯通的安装槽,所述若干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收容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绝缘体的前端面设有 两个直径不同的收容孔,所述绝缘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一凸柱,所述收容孔收容所述第 一凸柱。 所述绝缘体还设有自后端面向后延伸的若干第二凸柱与一对卡持臂,所述电连接 器还包括组装于绝缘体后端的理线块,所述理线块的两端设有与所述一对卡持臂配合的卡 持槽,所述理线块的前端面设有与所述若干第二凸柱配合的安装孔。 所述理线块的上端面与下端面还分别设有若干前后贯通的理线槽。 所述绝缘壳体设有自前端面向后延伸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上、下内表面分别 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所述若干端子收容槽贯穿所述前端面,所述若干导电端子的接触部 安装于所述若干端子收容槽。 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块分别成型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中间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与线缆及对接连接器内对接端子连接 后的不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电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与线缆及对接连接器内对接端子连接后 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10 绝缘壳体20 端子收容槽21 凹陷腔22 固持孔23 第一凸柱24 绝缘体30 凹孔31 端子安装槽32 第一收容孔33 第二凸柱34 卡持臂35 理线块40 中间部41 第二收容孔410 绝缘肋411 理线槽412 卡持槽42 第一端子模块51 第一绝缘块510 第一导电端子511 第二端子模块52 第二绝缘块520 第二导电端子521 凸块53 接触部54, 54' 焊接部55, 55' 中间部56, 56' 突出部57 屏蔽壳体60 对接端子70, 70' 线缆80,8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其所示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连接器10,所述电连接器10用于与对接 连接器(未图示)配合。所述电连接器10包括绝缘壳体20、端子模组、绝缘体30、理线块40 以及包覆于绝缘壳体20的屏蔽壳体60。所述端子模组自后向前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20, 所述绝缘体30自后向前与所述绝缘壳体20配合,所述理线块40自后向前与所述绝缘体30 配合。 所述绝缘壳体20的前端面设有向后延伸而成的收容腔(未标示)。所述绝缘壳体 20的后端面设有凹陷腔22。所述收容腔的上、下内表面分别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21,所述 端子收容槽21由绝缘壳体20的前端面延伸至凹陷腔22。所述绝缘壳体20的上、下表面分 别设有与凹陷腔22连通的固持孔23。所述绝缘壳体20的后端面还设有两个向后延伸的直 径不同的第一凸柱24,所述第一凸柱24位于所述凹陷腔22两侧。 所述端子模组包括沿上、下方向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端子模块51与第二端子模块 52。第一端子模块51包括一体成型在一起的第一绝缘块510与若干第一导电端子511。第 二端子模块52包括一体成型在一起的第二绝缘块520与若干第二导电端子521。所述第一 绝缘块510的上端面、第二绝缘块520的下端面均设有一凸块53。所述第一绝缘块510与 所述第二绝缘块520配合后自后向前安装于前述绝缘壳体20,所述第一绝缘块510与所述 第二绝缘块520收容于所述凹陷腔22。所述凸块53与前述固持孔23固持配合。所述第一 及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未图示)匹配的接触部54、与接触部 54相连的中间部56以及与中间部56相连且向后延伸的焊接部55。所述第一及第二导电 端子的接触部54收容于前述端子收容槽21。所述第一及第二导电端子的中间部56分别一 体成型于第一及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一导电端子511中间部56的两侧设有向下冲压弯折 形成的突出部57。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21中间部56的两侧也设有向上冲压弯折形成的突 出部57。 所述绝缘体30自后向前组装于所述绝缘壳体20。所述绝缘体30的前端面设有 上、下两排凹孔31,所述绝缘体30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壳体及收容于绝缘壳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接触部、与接触部相连的中间部以及与中间部相连且向后延伸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接触部及所述焊接部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发陈钧伍壮志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