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显示单元和用于显示单元的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258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07
一种显示单元,在基板上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其中分别地且顺序地层积第一电极、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以及第二电极;以及黑色绝缘层,对于每个发光器件而分离所述有机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诸如有机EL (电致发光)器件的显示器件和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单元、以及应用至这样的显示单元的用于显示单元的基板。
技术介绍
一般地,在显示单元中,要求其显示图像中的高对比度。作为实现这样的要求的技术,在过去,已知为了抑制外部光在底板(一对基板中在显示表面的对面侧的基板)上的反射的目的而提供黑色矩阵层的结构。此外,已经提出了为了在提高对比度之外还提高色纯度的目的而提供具有与滤色器集成的结构的黑色矩阵层的结构(例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 No. 2009-59809) ο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现有的显示单元中,在与底板相对的基板上提供前述黑色矩阵层。因此,在将底板与其上形成黑色矩阵层的基板粘合时,在某些情况下,存在降低其位置精度(对准精度)的缺点。特别地,在该对基板由通过塑料等制成的挠性基板形成的情况下,其尺寸稳定性、平坦性、操纵特性等比玻璃基板等的这些特性低,因此,在该情况下,其对准精度容易降低。这样降低的对准精度导致每个像素的显示区域的变化。因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未获得期望的亮度,从而导致显示性能恶化。期望提供一种实现较高显示性能并且简单制作的显示单元、以及用于该显示单元的显示单元用基板。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单元,其在基板上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其中分别地且顺序地层积(layer)第一电极、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以及第二电极;以及黑色绝缘层,对于每个发光器件而分离有机层。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中,提供对于每个发光器件而分离有机层的黑色绝缘层。因此,在黑色绝缘层中吸收外部光。此外,因为不需要在对面基板上提供黑色矩阵层,所以在粘合对面基板时不要求对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同多个显示器件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单元用基板,显示单元用基板包括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多个显示器件;以及黑色绝缘层,将驱动电路上的区域分为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显示器件的多个显示区域。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用基板中,通过黑色绝缘层将驱动电路上的区域分为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显示器件的多个显示区域。因此,在黑色绝缘层中吸收外部光。此外,因为不需要在对面基板上提供黑色矩阵层,所以在粘合至对面基板时不要求对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和显示单元用基板,将器件分开的绝缘层是黑色的。因此,通过防止外部光反射而降低了黑电平,并且允许实现高对比度。另外,不需要在对面基板上提供黑色矩阵层。因此,允许相对容易地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和显示单元用基板。要理解,前述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均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对所要求权利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并组成此说明书的一部分。附示了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该技术的原理。图I是图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的配置的截面视图。图2是图示图I中图示的显示单元的整体配置的示意图。图3是图示图2中图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示例的电路图。图4是图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单元的配置的截面视图。 图5是图示作为本技术的修改的显示单元的配置的截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第一实施例][显示单元的整体配置]图I图示了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有机发光器件的所谓的顶发光型有机EL显示单元I (在下文中简称为“显示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截面配置。在显示单元I中,例如,在支撑基板11上顺序地层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扫描线驱动电路(未图示)的像素驱动电路形成层LI、包括有机发光器件10的发光器件形成层L2、密封层17和对面基板18。稍后将描述各个组件的细节。图2图示了显示单元I的整体配置。在显示单元I中,在支撑基板11上形成显示区域110。将显示单元I用作超薄有机发光彩色显示单元等。在支撑基板11上的显示区域110周围,例如,形成作为用于显示图像的驱动器的信号线驱动电路120、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和电源供应线驱动电路140。在显示区域110中,形成以矩阵状态二维布置的多个有机发光器件10(10R、IOG和10B)、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器件10的像素驱动电路150。有机发光器件10RU0G和IOB分别表不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的有机发光器件10。在像素驱动电路150中,在列方向(Y方向)上布置多条信号线120A (120Al、120A2...120Am…)以及多条电源供应线140A(140A1...140An…),并且在行方向(X方向)上布置多条扫描线130A (130A1... 130An…)。与每条信号线120A和每条扫描线130A的每个交叉点对应地提供有机发光器件10RU0G和IOB之一。每条信号线120A的两端均连接至信号线驱动电路120,每条扫描线130A的两端均连接至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并且每条电源供应线140A的两端均连接至电源供应线驱动电路140。信号线驱动电路120意在将与从信号供应源(未图示)供应的亮度信息对应的图像信号的信号电压供应至通过信号线120A选择的有机发光器件10RU0G和10B。将来自信号线驱动电路120的信号电压施加至信号线120A的两端。扫描线驱动电路130由移位寄存器等配置,该移位寄存器与输入的时钟脉冲同步地顺序地移位(传递(transfer))起始脉冲。扫描线驱动电路130意在以行为单位扫描图像信号向各个有机发光器件IORUOG和IOB中的写入,并且将扫描信号顺序地供应至每条扫描线130A。来自扫描线驱动电路130的扫描信号被供应至扫描线130A的两端。电源供应线驱动电路140由移位 寄存器等配置,该移位寄存器与输入的时钟脉冲同步地顺序地移位(传递)起始脉冲。电源供应线驱动电路140与信号线驱动电路120进行的以行为单位的扫描同步地,将彼此不同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一适当地供应至各条电源供应线140A的相应两端。由此,选择后面提到的驱动晶体管Trl的导通状态或非导通状态。在支撑基板11与有机发光器件10之间的层中(即,在像素驱动电路形成层LI中)提供像素驱动电路150。图3图示了像素驱动电路150的配置示例。如图3中图示的,像素驱动电路150是有源型驱动电路,其具有驱动晶体管Trl、写入晶体管Tr2、在驱动晶体管Trl与写入晶体管Tr2之间的电容器(保持容量(retentive capacity)) Cs、以及有机发光器件10。有机发光器件10在电源供应线140A与公共电源供应线(GND)之间串联连接至驱动晶体管Trl。驱动晶体管Trl和写入晶体管Tr2由一般的薄膜晶体管(TFT (薄膜晶体管))配置。其配置不被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是例如反交错结构(所谓的底栅型)或者交错结构(顶栅型)。例如,写入晶体管Tr2的漏极连接至信号线120A。将来自信号线驱动电路120的图像信号供应至写入晶体管Tr2的漏极。此外,写入晶体管Tr2的栅极连接至扫描线130A。将来自扫描线驱动电路130的扫描信号供应至写入晶体管Tr2的栅极。此外,写入晶体管Tr2的源极连接至驱动晶体管Trl的栅极。例如,驱动晶体管Trl的漏极连接至电源供应线140A,并且设定从电源供应线驱动电路140供应的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单元,在基板上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其中分别并且顺序地层积第一电极、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以及第二电极;以及黑色绝缘层,对于每个发光器件分离所述有机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7 JP 2011-1639181.一种显示单元,在基板上包括 多个发光器件,其中分别并且顺序地层积第一电极、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以及第二电极;以及 黑色绝缘层,对于每个发光器件分离所述有机层。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基板由挠性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单元,还包括 驱动电路,其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之间,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多个发光器件, 其中所述黑色绝缘层包括开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单元,包括 对面基板,面向所述基板,并且所述多个发光器件、所述黑色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田真八木严胜原真央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