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低、高压双重压力开关,包括壳体和压力腔,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接头,所述接头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连接螺纹,在接头的顶部设置有通入压力源的流入孔;该双重压力开关还包括第1、2触点及接线端子、中间固定触点、第1、2预紧弹簧、传力弹簧、第1、2活动触点、带绝缘推杆的膜片以及绝缘垫片;其中,壳体的浇铸材料对第1、2触点及接线端子、中间固定触点进行固定;在压力腔内部,从带绝缘推杆的膜片往下依次为:传力弹簧、第2活动触点、第2预紧弹簧、绝缘垫片、第1活动触点、第1预紧弹簧;第2活动触点的中心有小孔,绝缘推杆穿过第2活动触点的中心小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泄漏点及故障率较少,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 涉及一种压力开关,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低、高压双重压力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上装有低压、高压开关。当系统压力过低,如低于O. 2MPa时,会造成空调压缩机干磨而早期损坏,当系统压力过高,如高于3MPa,则会造成管路爆裂。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低压、高压开关通常串联在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电路中,当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切断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电路,对压缩机起保护作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蓄电池21、点火开关22、空调开关23、蒸发器温度开关24、低压开关25. I、高压开关25. 2、冷却风扇继电器26、电磁离合器27、冷却风扇电机28。低压开关25. I、高压开关25. 2安装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上,当系统压力低于O. 2MPa时,低压开关25. I断开,当系统压力高于O. 2MPa时,低压开关25. I闭合接通;当系统压力高于3MPa时,高压开关25. 2断开,当系统压力低于3MPa时,高压开关25. 2闭合接通。因为系统压力过低,如低于O. 2MPa时,会造成空调压缩机干磨而早期损坏,当系统压力过高,如高于23MPa,则会造成管路爆裂。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低压、高压开关通常串联在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电路中,当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切断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电路,对压缩机起保护作用。在点火开关22与空调开关23闭合、蒸发器温度开关24满足温度条件,即蒸发器温度高于0°C时闭合、低压开关25. I与高压开关25. 2满足压力条件即压力大小为O. 2MPa至3MPa时都闭合时,电磁离合器27吸合,空调压缩机工作;同时,冷却风扇继电器26的开关触点也吸合,冷却风扇电机28工作。由于传统的空调制冷系统的低压开关25. I与高压开关25. 2是分开安装的,增加了制造成本,也增加了泄漏点及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泄漏点少、故障率低以及制造成本小的汽车空调低、高压双重压力开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空调低、高压双重压力开关,包括壳体和压力腔,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接头,所述接头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连接螺纹,在所述接头的顶部设置有通入压力源的流入孔;该双重压力开关还包括第I触点及接线端子、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中间固定触点、第I预紧弹簧、第2预紧弹簧、传力弹簧、第I活动触点、第2活动触点、带绝缘推杆的膜片以及绝缘垫片;其中,所述壳体的浇铸材料对所述第I触点及接线端子、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中间固定触点进行固定;在压力腔内部,所述传力弹簧置于所述带绝缘推杆的膜片和第2活动触点之间,所述第2预紧弹簧置于所述第2活动触点和绝缘垫片之间,所述第I预紧弹簧置于所述第I活动触点和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第2活动触点的中心有小孔,所述带绝缘推杆的膜片的绝缘推杆穿过所述第2活动触点的中心小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第2活动触点的中心小孔直径比所述带绝缘推杆的膜片的绝缘推杆的直径大O. 3mm O. 5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I触点及接线端子、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第I活动触点、第2活动触点以及中间固定触点为导电金属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第I预紧弹簧和第2预紧弹簧具有预紧力,其预紧力大小分别为3MPa、0. 2 MPa。针对以上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复合式双重压力开关,它可以同时控制空调制冷系统中的低压压力和高压压力。该压力开关由于把低压开关和高压开关复合成一体,因此免去了同时使用两个压力开关。该双重压力开关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使用也较为方便。同时只需使用一个双重压力开关就可以达到控制低压压力和高压压力,这样既省去一个开关同时又减少一个安装点,这样也就减少了一个制冷剂可能的泄漏点,从而更有效的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低、高压双重压力开关结构 图2是汽车空调工作原理电路图。具体实施方案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空调低、高压双重压力开关,包括壳体5和压力腔,壳体5的顶部安装有接头6,接头6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连接螺纹,在接头6的顶部设置有通入压力源的流入孔。该双重压力开关还包括第I触点及接线端子I、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12、中间固定触点2、第I预紧弹簧3、第2预紧弹簧8、传力弹簧9、第I活动触点4、第2活动触点10、带绝缘推杆的膜片7以及绝缘垫片11。其中,壳体5的浇铸材料对第I触点及接线端子I、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12、中间固定触点2进行固定。在压力腔内部,传力弹簧9置于带绝缘推杆的膜片7和第2活动触点10之间,第2预紧弹簧8置于第2活动触点10和绝缘垫片11之间,第I预紧弹簧3置于第I活动触点4和壳体5的底部之间。第2活动触点10的中心有小孔,小孔的直径大于带绝缘推杆的膜片7的绝缘推杆的直径,绝缘推杆穿过第2活动触点10的中心小孔。第2活动触点10的中心小孔直径比所述带绝缘推杆的膜片7的绝缘推杆的直径大O. 3mm O. 5mm。壳体5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第I触点及接线端子I、中间固定触点2、第I活动触点、第2活动触点、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12为导电金属材料。接头6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第I预紧弹簧3和第2预紧弹簧8具有预紧力,其预紧力大小分别为3MPa、0. 2MPa0传统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蓄电池21、点火开关22、空调开关23、蒸发器温度开关24、低压开关25. I、高压开关25. 2、冷却风扇继电器26、电磁离合器27、冷却风扇电机28。低压开关25. I、高压开关25. 2安装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上,当系统压力低于O. 2MPa时,低压开关25. I断开,当系统压力高于O. 2MPa时,低压开关25. I闭合接通;当系统压力高于3MPa时,高压开关25. 2断开,当系统压力低于3MPa时,高压开关25. 2闭合接通。因为系统压力过低,如低于O. 2MPa时,会造成空调压缩机干磨而早期损坏,当系统压力过高,如高于3MPa,则会造成管路爆裂。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低压、高压开关通常串联在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电路中,当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切断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电路,对压缩机起保护作用。在点火开关22与空调开关23闭合、蒸发器温度开关24满足温度条件,即蒸发器温度高于(TC时闭合、低压开关25. I与高压开关25. 2满足压力条件即压力大小为O. 2MPa至3MPa时都闭合时,电磁离合器27吸合,空调压缩机工作;同时,冷却风扇继电器26的开关触点也吸合,冷却风扇电机28工作。本专利技术把低压开关和高压开关复合成一体,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避免同时使用低压开关25. I和高压开关25. 2。在本实施列中,汽车空调高压管路的制冷剂压力源通过流入孔进入密封压力腔,推动带绝缘推杆的膜片并带动预紧弹簧和传力弹簧相对于壳体产生纵向位移,使动触点和静触点及接线端子接触或断开,从而使空调压缩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空调低、高压双重压力开关,包括壳体(5)和压力腔,所述壳体(5)的顶部安装有接头(6),所述接头(6)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连接螺纹,在所述接头(6)的顶部设置有通入压力源的流入孔;其特征在于:该双重压力开关还包括第1触点及接线端子(1)、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12)、中间固定触点(2)、第1预紧弹簧(3)、第2预紧弹簧(8)、传力弹簧(9)、第1活动触点(4)、第2活动触点(10)、带绝缘推杆的膜片(7)以及绝缘垫片(11);其中,所述壳体(5)的浇铸材料对所述第1触点及接线端子(1)、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12)、中间固定触点(2)进行固定;在压力腔内部,所述传力弹簧(9)置于所述带绝缘推杆的膜片(7)和第2活动触点(10)之间,所述第2预紧弹簧(8)置于所述第2活动触点(10)和绝缘垫片(11)之间,所述第1预紧弹簧(3)置于所述第1活动触点(4)和壳体(5)的底部之间;所述第2活动触点(10)的中心有小孔,所述带绝缘推杆的膜片(7)的绝缘推杆穿过所述第2活动触点(10)的中心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低、高压双重压力开关,包括壳体(5)和压力腔,所述壳体(5)的顶部安装有接头(6),所述接头(6)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连接螺纹,在所述接头(6)的顶部设置有通入压力源的流入孔;其特征在于该双重压力开关还包括第I触点及接线端子(I)、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12)、中间固定触点(2)、第I预紧弹簧(3)、第2预紧弹簧(8)、传力弹簧(9)、第I活动触点(4)、第2活动触点(10)、带绝缘推杆的膜片(7)以及绝缘垫片(11);其中,所述壳体(5)的浇铸材料对所述第I触点及接线端子(I)、第2触点及接线端子(12)、中间固定触点(2)进行固定;在压力腔内部,所述传力弹簧(9)置于所述带绝缘推杆的膜片(7)和第2活动触点(10)之间,所述第2预紧弹簧(8)置于所述第2活动触点(10)和绝缘垫片(11)之间,所述第I预紧弹簧(3 )置于所述第I活动触点(4 )和壳体(5 )的底部之间;所述第2活动触点(10)的中心有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资,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