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结晶器,包括有模体(2)和铜套(1),其特征在于模体(2)的端面轴向开有通孔(21),通孔(21)末端的模体(2)上设置有环形通气腔(24),该通气腔(24)通过连通孔(22)与通孔(21)相连通,所述模体(2)径向分布有分别与模体内腔(20)相连通的通气孔(23),该通气孔(23)的另一端分别与环形通气腔(24)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在结晶器上形成一个气体回路,工作时,保护气体(如氮气)通过通孔、连通孔、环形通气腔再经通气孔可源源不断地进入结晶区域,使保护气体(氮气)充满在高温铸锭与石墨结晶器之间,起到了隔离外界空气和水汽的作用,达到保护结晶器不受氧气或水汽侵蚀的作用,并防止氧化铜在结晶器壁的粘结,使本模体的耐磨程度有效提高,从而使本结晶器的使用寿命成倍延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铸造业
,特别是指一种由石墨铜材料制成的连铸结晶器。
技术介绍
目前,冶金工业水平连铸生产时,大都采用石墨结晶器进行铸造,但由于金属熔液边凝固边向前移动,因此其表面会与结晶器的内壁产生磨擦,石墨材料在高温状态下(1200℃左右)会很容易受到外界空气或水汽的侵蚀而逐步氧化,从而会降低结晶器的耐磨效果,在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只能报废,导致石墨结晶器的使用寿命很短。一些企业为了延长石墨结晶器的使用寿命,不得不采用价格昂贵的产品。但不论是多么优质的石墨产品,其使用寿命都不十分理想,所以仍须频繁地拆换结晶器,从而提高材料和能源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所以寻找一条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势在必行,以符合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连铸结晶器,具有防止石墨结晶器在高温状态下受到外界空气或水汽的侵蚀而氧化,从而有效地延长了模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连铸结晶器,包括有模体和铜套,所述铜套为套置于模体的外周上,所述模体其内部设有中空的内腔,其特征在于在模体的端面轴向开有通孔,在位于通孔末端的模体上设置有环形通气腔,该通气腔通过连通孔与通孔相连通,在模体的径向分布有分别与模体内腔相连通的通气孔,该通气孔的另一端分别与环形通气腔相连通。作为改进,所述内腔一端开口,其另一端设有封闭板,在封闭板上开有与内腔相连通的穿孔;所述通气孔其数目可选择为六至十二个,且均匀分布于模体的同一圆周面上;而所述封闭板其上的穿孔数目可优选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封闭板的同一圆周面上;所述的模体其内腔中轴向可设置有模芯,该模芯一端与封闭板中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封闭板与模芯相连接的具体结构可选择为所述封闭板与模芯为一次性制作而成的整体结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封闭板可通过销柱与模体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通孔其数目可选择为二、三或四个,而所述连通孔的数目与通孔的数目相适配。再改进,所述的模体与铜套可通过锥度配合画相互紧密套置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在模体的端画轴向开有通孔,在位于通孔末端的模体上设置有环形通气腔,该通气腔通过连通孔与通孔相连通,在模体的径向分布有分别与模体内腔相连通的通气孔,该通气孔的另一端分别与环形通气腔相连通。采用这种结构,能在本技术的结晶器上形成一个气体回路,工作时,保护气体(如氮气)通过通孔、连通孔、环形通气腔再经通气孔可源源不断地进入结晶区域,使保护气体充满在高温铸锭与石墨结晶器之间,起到了隔离外界空气和水汽的作用,达到保护结晶器不受氧气或水汽侵蚀的作用,并防止氧化铜在结晶器壁的粘结,使本模体的耐磨程度大幅度地提高,从而使本结晶器的使用寿命成倍延长,继而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I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II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1中K向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连铸结晶器,包括有模体2、铜套1和模芯3,所述铜套1为套置于模体2的外周上,所述模体2与铜套1是通过锥度配合面相互紧密套置在一起。所述模体2其内部设有中空的内腔20,见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内腔20一端开口25,见图1所示,其另一端设有封闭板4,在封闭板4上开有与内腔20相连通的穿孔41,所述穿孔41的数目为三个,图5所示,且均匀分布于封闭板4的同一圆周面上。见图1和图5所示,所述模芯3置于内腔20中,见图1和图2所示,且其一端与封闭板4相连接。在模体2的端面轴向开有通孔21,在位于通孔21末端的模体2上设置有环形通气腔24,该通气腔24通过连通孔22与通孔21连通在一起,在模体2的径向分布有分别与模体内腔20相连通的通气孔23,该通气孔23的另一端分别与环形通气腔24相连通。所述通气孔23其数目为六个,且均匀分布于模体2的同一圆周面上。所述封闭板4与模芯3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封闭板4与模芯3可选择为一次性制作而成的整体结构。所述封闭板4与模体2通过销柱42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通孔21其数目为一个,当然,根据需要通孔21的数目可为二、三或四个,而所述连通孔22的数目与通孔21的数目相适配。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结晶器,包括有模体(2)和铜套(1),所述铜套(1)为套置于模体(2)的外周上,所述模体(2)其内部设有中空的内腔(20),其特征在于在模体(2)的端面轴向开有通孔(21),在位于通孔(21)末端的模体(2)上设置有环形通气腔(24),该通气腔(24)通过连通孔(22)与通孔(21)相连通,在模体(2)的径向分布有分别与模体内腔(20)相连通的通气孔(23),该通气孔(23)的另一端分别与环形通气腔(2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0)一端开口(25),其另一端设有封闭板(4),在封闭板(4)上开有与内腔(20)相连通的穿孔(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23)其数目为六至十二个,且均匀分布于模体(2)的同一圆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4)其上的穿孔(41)数目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封闭板(4)的同一圆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体(2)其内腔(20)中轴向设置有模芯(3),该模芯(3)一端与封闭板(4)中部连接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4)与模芯(3)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封闭板(4)与模芯(3)为一次性制作而成的整体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4)通过销柱(42)与模体(2)相互固定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1)其数目为二、三或四个,而所述连通孔(22)的数目与通孔(21)的数目相适配。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体(2)与铜套(1)通过锥度配合面相互紧密套置在一起。专利摘要一种连铸结晶器,包括有模体(2)和铜套(1),其特征在于模体(2)的端面轴向开有通孔(21),通孔(21)末端的模体(2)上设置有环形通气腔(24),该通气腔(24)通过连通孔(22)与通孔(21)相连通,所述模体(2)径向分布有分别与模体内腔(20)相连通的通气孔(23),该通气孔(23)的另一端分别与环形通气腔(24)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在结晶器上形成一个气体回路,工作时,保护气体(如氮气)通过通孔、连通孔、环形通气腔再经通气孔可源源不断地进入结晶区域,使保护气体(氮气)充满在高温铸锭与石墨结晶器之间,起到了隔离外界空气和水汽的作用,达到保护结晶器不受氧气或水汽侵蚀的作用,并防止氧化铜在结晶器壁的粘结,使本模体的耐磨程度有效提高,从而使本结晶器的使用寿命成倍延长。文档编号B22D11/10GK2905270SQ20062010489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0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结晶器,包括有模体(2)和铜套(1),所述铜套(1)为套置于模体(2)的外周上,所述模体(2)其内部设有中空的内腔(20),其特征在于在模体(2)的端面轴向开有通孔(21),在位于通孔(21)末端的模体(2)上设置有环形通气腔(24),该通气腔(24)通过连通孔(22)与通孔(21)相连通,在模体(2)的径向分布有分别与模体内腔(20)相连通的通气孔(23),该通气孔(23)的另一端分别与环形通气腔(2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名贵,聂东洋,黄绍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