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及一种钢铁冶金行业中连铸中间包用功能耐火材料,组合式无 碳塞棒。适用于长连铸时间要求、高氧含量钢液等状况的连铸过程中。技术背景目前连铸用中间包一般采用整体塞棒和浸入式水口作为控流系统,整体塞 棒为碳结合氧化物-石墨复合材料。塞棒本体为铝碳材料,棒头根据需要选取 铝碳材料、锆碳材料、镁碳材料、尖晶石-碳材料等。由于含炭,材料具有较 好的抗热震性和抗剥落性,但在抗氧化性、抗钢液冲刷性方面明显不足,在使 用寿命的进一步提高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适应连铸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 连铸高氧钢时,碳的过度氧化使含炭棒头严重蚀损而不适用。同时,较多棒头 的蚀损也会对钢坯增碳,增加钢中产生夹杂物的危险,尤其,冶炼高品质钢, 如汽车板钢不利。由于炭在钢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当棒头与钢水接触时会发 生脱碳现象,造成棒头表面粗糙,使得钢水中的夹杂物易粘附在棒头表面,产 生结瘤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无碳塞棒,以便提高塞棒的抗侵蚀性,减少对钢水增碳的污染,降低钢坯中产生夹杂物的危险,还可以减轻结 瘤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塞棒为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用无碳组合式塞棒,其特征是:其由棒头(2)和棒身(1)构成,棒身(1)和棒头(2)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齐,李红霞,杨金松,杨彬,唐碧辉,吴吉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