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斗及利用该吊斗输送物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620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斗,其包括吊具、斗体、加料门和卸料门,所述吊具固定在斗体顶部的正中位置,用于悬挂斗体,所述斗体顶部偏离正中位置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加料口,底部设有卸料口,内部有容纳物料的空腔,上部或顶部设有对应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门,下部铰接有对应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加卸料,主要用于输送粒料或小块状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斗及利用吊斗输送物料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输送粒料或小块状物料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节约工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快速装卸料的吊斗及利用吊斗输送物料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装卸料的吊斗及利用该吊斗输送物料的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利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吊斗,其包括吊具、斗体、加料门和卸料门,所述吊具固定在斗体顶部的正中位置,用于悬挂斗体,所述斗体顶部偏离正中位置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加料口,底部设有卸料口,内部有容纳物料的空腔,上部铰接有对应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门,下部铰接有对应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门。优选地,所述斗体上小下大。优选地,所述加料口和加料门各有一个。优选地,所述斗体的顶部为弧面,所述加料口开设在所述弧面上,所述加料门铰接在斗体的上部,所述加料门上直接开闭所述加料口的部分为弧面,所述加料门通过旋转来开闭。可选地,所述斗体的顶部有平面或斜面,所述加料口开设在平面或斜面上,所述加料门为平板门,所述加料门水平或倾斜设置在斗体的顶部,通过推拉来开闭。优选地,所述卸料门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加料门铰接中心和其设计中心间有一偏心距。优选地,所述卸料门铰接中心和其设计中心间有一偏心距。优选地,所述加料门和卸料门上均设置有辊子。一种利用上述吊斗输送物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吊斗悬挂于能够容纳一定数量吊斗的输送链上;(2)控制系统加料程序发出命令,输送链即沿输送轨道将吊斗输送至加料位置,在到达加料位置的过程中,加料门通过自身安装的辊子和导轨的相互作用,被缓慢地打开,直至到达加料位置时被完全打开;(3)吊斗到达加料位置时,定位机构对吊斗进行定位,加料机构对吊斗进行加料;(4)加料完成后,吊斗随输送链离开加料位置,离开过程中,加料门通过自身安加的弹簧(或自重)及沿导轨运行的辊子缓缓闭合,完全离开加料位置后加料门完全闭合,然后吊斗进入输送链积放区,等待调用;(6)吊斗被调用,当其到达卸料位置时,定位机构对吊斗进行定位,卸料门被自动开门机构打开,吊斗开始卸料;(7)吊斗卸完料后,卸料门通过自身重力关闭,吊斗离开卸料位置,根据设定好的控制程序等待下次加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斗体顶部偏离正中位置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加料口,上部或顶部设有对应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门,底部设置卸料口,下部铰接对应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门,使加料门和卸料门便于采用自动机构打开和关闭,卸料门在吊斗未加料时通过自身重力闭合,加入物料后卸料门关闭的更严密,加料越多卸料门关闭的越严密;斗体上小下大,卸料门能够完全打开,可以快速卸料、节省工时,能够满足一定时间的卸料要求,同时能防止物料的挤压造成粘连而影响出料;利用上述吊斗输送物料的方法实现了自动化地快速加卸料,吊斗在送料过程中能够起到备料的作用,节省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效益。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吊斗一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吊斗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吊斗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I所示吊斗在I处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4在A-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I所示吊斗加料门开启状态示意图;图7是图I所示吊斗卸料门开启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吊斗转运示意图。图中1、吊具;2、斗体;3、加料门;4、卸料门;5、辊子;6、铰接轴;7、套管;8、压板;Pj一偏心距;P)(—偏心距。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I 8所示,本实施例的吊斗,其包括吊具I、斗体2、加料门3和卸料门4,所述吊具I固定在斗体2顶部的正中位置,用于悬挂斗体2,所述斗体2顶部偏离正中位置的一侧设有加料口,底部设有卸料口,内部有容纳物料的空腔,上部铰接有对应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门3,下部铰接有对应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门4。所述斗体2上小下大,能够快速卸料同时能防止物料的挤压造成粘连而影响出料。所述斗体2的顶部为弧面,所述加料口开设在所述弧面上,所述加料门3上直接开闭所述加料口的部分为弧面,所述加料门3通过旋转来开闭。可选地,所述斗体的顶部有平面或斜面,所述加料口开设在平面或斜面上,所述加料门为平板门,所述加料门水平或倾斜设置在斗体的顶部,通过推拉来开闭。所述卸料门4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加料门3铰接中心和其设计中心间有一偏心距Pp当加料门打开时,随着加料门的开度变大,加料门与斗体间的间隙也不断变大,避免了在打开过程中密封条和斗体的摩擦而损坏密封条;当加料门闭合时,随着加料门的开度不断变小,斗体和料门之间的间隙也不断缩小,以达到很好地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卸料门4铰接中心和其设计中心间有一偏心距Px,卸料门能够进行自锁,卸料门在吊斗未加料时通过自身重力闭合,加入物料时卸料门关闭的更严密,加料越多卸料门关闭的越严密,当卸料门打开时,随着卸料门的开度变大,卸料门与斗体间的间隙也不断变大,避免了在打开过程中密封条和斗体的摩擦而损坏密封条;当料门闭合时,随着卸料门的开度不断变小,斗体和料门之间的间隙也不断缩小,以达到很好地密封效果。所述加料门3和卸料门4上均设置有辊子5。一种利用上述吊斗输送物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吊斗通过铰接悬挂于能够容纳一定数量吊斗的输送链上;(2)控制系统加料程序发出命令,输送链即沿输送轨道将吊斗输送至加料位置,在到达加料位置的过程中,加料门通过自身安装的辊子和导轨的相互作用,被缓慢地打开,直至到达加料位置时被完全打开;(3)吊斗到达加料位置时,定位机构对吊斗进行定位,加料机构对吊斗进行加料;(4)加料完成后,吊斗随输送链离开加料位置,离开过程中,加料门通过自身安加的弹簧(或自重)及沿导轨运行的辊子 缓缓闭合,完全离开加料位置后加料门完全闭合,然后吊斗进入输送链积放区,等待调用;(6)吊斗被调用,当其到达卸料位置时,定位机构对吊斗进行定位,卸料门被自动开门机构打开,吊斗开始卸料;(7)吊斗卸完料后,卸料门通过自身重力关闭,吊斗离开卸料位置,根据设定好的控制程序等待下次加料。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加卸料,具有节省工时、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吊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吊具、斗体、加料门和卸料门,所述吊具固定在斗体顶部的正中位置,用于悬挂斗体,所述斗体顶部偏离正中位置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加料口,底部设有卸料口,内部有容纳物料的空腔,上部或顶部设有对应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门,下部铰接有对应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上小下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和加料门各有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的顶部为弧面,所述加料口开设在所述弧面上,所述加料门铰接在斗体的上部,所述加料门上直接开闭所述加料口的部分为弧面,所述加料门通过旋转来开闭。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的顶部有平面或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吊具、斗体、加料门和卸料门,所述吊具固定在斗体顶部的正中位置,用于悬挂斗体,所述斗体顶部偏离正中位置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加料口,底部设有卸料口,内部有容纳物料的空腔,上部或顶部设有对应所述加料口的加料门,下部铰接有对应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承法王际松曾维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向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