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斗平稳装置及输料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969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斗平稳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料斗(2)两端的端面上的第一限位块(21)和第二限位块(22),所述第一限位块(21)和第二限位块(22)分别位于所述料斗(2)的铰接轴(23)的两侧,该料斗平稳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基础上,且与卸料装置(6)相对的两条扶轨,分别为内侧扶轨(9)和外侧扶轨(7),其中所述内侧扶轨(9)与所述第一限位块(21)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21)的上方,所述外侧扶轨(7)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2)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22)的上方。解决了现有的输料机的料斗在输料过程中受到卸料装置放出的物料冲击进而容易出现倾翻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输料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脱硫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料斗平稳装置,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料斗平稳装置的输料机。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冶金烧结球团烟气污染问题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促进环保节约型社会及社会可持续的发展,采用活性炭对烟气进行处理是当前最先进的解决方式之一。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是以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脱除烟气中的S02、NOx等有害气体,进而降低烟气对大气的污染,同时实现硫的回收利用。净化工艺主要包括硫吸收、硫解析和硫回收三个处理过程。具体工艺如下烟气经增压风机进入吸附塔,在吸附塔内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在活性炭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粉尘、二噁英及生成的硫酸盐吸附在活 性炭的孔隙里,NOx分解成无害的N2,最终实现了烟气中S02、N0x等有害气体的脱除。我们知道活性炭对有害物质的吸附都有一定的饱和度,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从吸附塔底部排出,经输料机输送到解析塔的顶部,由解析塔的顶部注入解析塔,在解析塔中,活性炭吸附的有害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分解,高浓度S02气体被释放出来得以回收利用,而重获活性的活性炭通过解析塔的底部排出经振动筛除去细小颗粒后由输料机输送到吸附塔顶部重新注入吸附塔内进行循环利用。上述活性炭从吸附塔进入到解析塔和从解析塔进入到吸附塔均通过输料机实现,请参考附图1,在活性炭从吸附塔或者解析塔的底部卸料装置01出料时,活性炭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料斗02中。现有的输送机中料斗02通过链条03实现输送,料斗02通过铰接轴实现与链条03的连接,同时铰接的方式方便了物料的自由倾倒。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卸料装置连续落料,在运行过程中物料往往会冲击在料斗02的铰接轴的一侧,将料斗02冲翻进而导致物料的散落,不仅导致了活性炭的浪费,而且影响了活性炭在整个脱硫工序中的循环利用效率。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输料机的料斗在接料过程中受到卸料装置放出的物料冲击进而容易出现倾翻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斗平稳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输料机的料斗在接料过程中受到卸料装置放出的物料冲击进而容易出现倾翻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料斗平稳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料斗两端的端面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料斗的铰接轴的两侧,该料斗平稳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基础上,且与卸料装置相对的两条扶轨,分别为内侧扶轨和外侧扶轨,其中所述内侧扶轨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上方,所述外侧扶轨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料斗平稳装置,在料斗的两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两条扶轨与卸料装置相对,内侧扶轨与第一限位块相对设置,且设置在第一限位块的上方,外侧扶轨与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二限位块的上方,当物料冲击料斗铰接轴的一侧时,位于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的限位块与与其相对的扶轨接触,避免了料斗倾翻,同理,如果物料冲击料斗的另一侧时,同样可以避免料斗倾翻。优选的,上述料斗平稳装置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均为滚轮。优选的,上述料斗平稳装置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距离所述料斗的铰接轴的距离相等。优选的,上述料斗平稳装置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内侧扶轨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外侧扶轨之间具有间隙。基于上述提供的料斗平稳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输料机,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与两者配合的两条链条及连接在两条所述链条上的料斗,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料斗平稳装置。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料机采用了上述的料斗平稳装置,所以其具有的有益效果由料斗平稳装置带来的,请参考上述相应部位的描述即可,在此不再赘述。优选的,上述输料机中,所述内侧扶轨和外侧扶轨的长度与两个料斗在运输方向上的宽度之和相等或者大于两个料斗在运输方向上的宽度之和。优选的,上述输料机中,所述料斗上位于其铰接轴两侧的边缘设置有搭接板,相邻的料斗之间的搭接板搭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中输料机接料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料机接料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料斗的侧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上图I-图6中卸料装置01、料斗02、链条03 ;主动链轮I、料斗2、第一限位块21、第二限位块22、铰接轴23、链条3、溜槽4、导向链轮5、卸料装置6、外侧扶轨7、从动链轮8、内侧扶轨9。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斗平稳装置,避免了料斗在接料过程中受物料冲击导致的倾翻问题。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2,该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料机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料机包括主动链轮I、从动链轮8和与两者配合的两条链条3和料斗2及料斗平稳装置,其中主动链轮I是整个输料机的动力轮,一般的情况通过驱动电机或者驱动马达驱动转动,主动链轮I和从动链轮8分别位于输料机的两端,两条链条3与主动链轮I和从动链轮8配合形成输料机的输送线,盛放活性炭物料的料斗2的两端设置有同轴设置的铰接轴23,料斗2通过设置在两端的铰接轴23铰接在两条链条3之间,上述料斗2与链条3的铰接保证了料斗2在整个输料机的卸料处的倾翻进而实现卸料,而料斗平稳装置的扶轨设置在整个输料机的接料部位,避免了输送到接料处的料斗2在接料的过程中,被活性炭物料的冲击导致的倾翻,具体的请一并参考图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料斗平稳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料斗2两端的端面上的第一限位块21和第二限位块22,第一限位块21和第二限位块 22分别位于料斗的铰接轴的两侧,具体的第一限位块21和第二限位块22可以距离料斗的铰接轴的距离相等,两条扶轨与整个输料机的接料部位相对,分别为内侧扶轨9和外侧扶轨7,其中内侧扶轨9与第一限位块21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一限位块21的上方,外侧扶轨7与第二限位块22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二限位块2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内侧扶轨9具体的可以设置在第一限位块21上方设定距离处,外侧扶轨7设置在第二限位块22上方设定距离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设定距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设定的保证料斗2不倾翻散料的距离。解析塔或者吸附塔的卸料装置6将物料卸到输料机的接料部位的料斗2中,由于料斗平稳装置的两条扶轨固定在输料机的接料处,当物料倾泻而对料斗2进行冲击时,料斗2有倾翻的趋势,此时设置在料斗2上与料斗2倾翻的趋势相对的另一侧的限位块向上转动,由于两个扶轨分别设置在与其相对的限位块的上方,在料斗2倾翻的过程中,有向上转动的限位块受到与其相对的扶轨的限制而无法转动,最终保证了料斗接料过程中的平稳。通过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斗平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料斗(2)两端的端面上的第一限位块(21)和第二限位块(22),所述第一限位块(21)和第二限位块(22)分别位于所述料斗(2)的铰接轴(23)的两侧,该料斗平稳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基础上,且与卸料装置(6)相对的两条扶轨,分别为内侧扶轨(9)和外侧扶轨(7),其中所述内侧扶轨(9)与所述第一限位块(21)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21)的上方,所述外侧扶轨(7)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2)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22)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刘克俭孙英贺新华温荣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