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作业机械的行走装置中的支重轮布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5961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作业机械的行走装置的支重轮布置方法,行走装置包括引导轮、拖链轮、驱动轮、履带销、履带板、链轨节以及布置在引导轮和驱动轮之间的n个支重轮,引导轮和所述驱动轮之间的轮距为L,所述链轨节的履带链轨节距为Lt;确定设置在引导轮和驱动轮之间的n个支重轮的布置方法如下:(1)确定最靠近引导轮的支重轮的安装位置;(2)确定最靠近驱动轮的支重轮的安装位置;(3)确定其他相邻支重轮之间的间距,各间距的取值应确保其间距以及各间距的和是履带链轨节距的非整数倍。采用任意支重轮间距为履带链轨节距的非整数倍,避免履带式作业机械履带架、履带销的共振,彻底解决因共振导致的履带销早期失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作业机械的行走装置的布置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作业机械的行走装置的任意支重轮间距为履带链轨节距的非整数倍的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履带式作业机械行驶或者作业过程中,由于支重轮的作用,履带对地面的作用力是动负荷,忽大忽小,其瞬时压力峰值比平均压力大十几倍,而且由于地面或者路面的不平以及车辆自身设置时,支重轮布置并不考虑链轨节距,只是简单的排列,且一般是支重轮节距与履带板节距相同,因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履带架、履带销产生共振因而发出间断性 的刺耳声音,导致车辆产生振动,不仅严重破坏了路面,还导致履带销及销套早期失效,同时还增加了履带下陷量和行驶阻力,降低了附着力和行驶性能,降低了有效牵引力和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从消振装置入手,通过在定位座和支重轮之间设置消振装置入手,并没有改变支重轮节距与履带板节距相同的常规技术方案,也就是说共振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履带式作业机械的行走装置中的支重轮布置方案,能彻底解决因共振而引起的噪音大以及履带销及销套早期失效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作业机械的行走装置的支重轮布置方法,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引导轮、拖链轮、驱动轮、履带销、履带板、链轨节以及布置在引导轮和驱动轮之间的n个支重轮,其中,最靠近引导轮的支重轮为第一支重轮,最靠近驱动轮的支重轮为第n支重轮,n为大于2的自然数;所述引导轮和所述驱动轮之间的轮距为L,所述链轨节的履带链轨节距为Lt,所述引导轮与第一支重轮的间距为S1,第一支重轮与第二支重轮的间距为S2,第n?1支重轮与第n支重轮的间距为Sn,第n支重轮与驱动轮的间距为S(n+1),S1+S2+…+S(n+1)=L;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引导轮和驱动轮之间的n个支重轮的布置方法如下:(1)确定最靠近引导轮的支重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建军魏敬成李杰李健赵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重建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