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辅助设备。一种拆装式导向棱及内侧复轨器,解决了原有复轨器与轨道固定不稳牢、缺少轮缘槽不能够有效的引导复轨、复轨距离短、安装后导向棱与钢轨夹角偏大的缺点,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为曲面,侧面设有加强框,框内设有纵横交叉格形加强筋,底面中部设有于枕木位置对应的拱形缺口、侧面设有卡槽、底面两端设有插槽、插孔和与构型螺栓配合的安装孔槽;导向棱与内侧复轨器可拆卸安装,导向棱横截面为抛物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梯形,导向棱与钢轨夹角15~25°。所述的拆装式导向棱及内侧复轨器能够满足不同路况的救援,安装稳牢,容易导向,并且重量轻,安装和搬运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拆装式导向棱及内侧复轨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高速发展,铁路机车脱轨也是偶有发生,一旦发生脱轨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因此复轨器也是大量的出现。现有的复轨器从结构上可分为人字型复轨器、海参型复轨器、双向复轨器和单片式复轨器,但它们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不通用、导向角度大、安装太高和材质硬度差。中国专利ZL200920092182.4公开了《一种复轨 器》,该复轨器依靠铁链与铁轨固定,复轨时受力不稳,而且安装高于铁轨面容易与机车底部的零部件碰撞,使用逼轨器麻烦,复轨时间长,重量很重,搬运不方便。显然他不能满足现在复杂和多发路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拆装式导向棱及内侧复轨器,克服了原有复轨器与轨道固定不稳牢、缺少轮缘槽不能够有效的引导复轨、复轨距离短、铸造的材质硬度差和安装后导向棱与钢轨夹角偏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拆装式导向棱,包括导向棱体和固定凸起,所述的导向棱体下表面为与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匹配的曲面,导向棱下表面一端设有与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一端孔匹配的凸起,导向棱下表面中、下部至少设有一条与内侧复轨器上表面条形凹槽匹配的条形凸起。所述的导向棱下表面的曲面为下列曲面中的一种,A为平面和圆弧面构成的复合面,平面和圆弧面相切,B为圆弧面。所述的拆装式导向棱横截面为抛物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梯形。—种内侧复轨器包括内侧复轨器体和拆装式导向棱,所述的复轨器上滑行面为A、B中的一种,A为平面和圆弧面构成的复合面,平面和圆弧面相切,B为圆弧面,上滑行面内设有对称左导向棱插槽和右导向棱插槽各一组,在上滑行面顶角附近设有一插孔,拆装式导向棱凸起与复轨器的插孔和条形插槽匹配,拆装式导向棱的下表面与复轨器的上滑行面匹配;所述的的复轨器两侧面设有轮廓加强框,加强框内设有纵横交叉格形加强筋;所述的复轨器底面中部设有与枕木位置对应的拱形缺口,底部两侧至少设有一个与轨底配合的卡槽,复轨器底面两端设有两个安装孔槽,钩形螺栓穿过安装孔槽将内侧复轨器与钢轨连接固定。所述的内侧复轨器底面由沉头螺栓固定安装四块与底面吻合的钢板。所述的内侧复轨器的拆装式导向棱与钢轨夹角为15 25°。所述的内侧复轨器低于钢轨上表面,距离为10 30mm。所述的内侧复轨器采用薄壁结构铸造,其内部空腔设有纵横交叉格形加强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复轨器的不足,做出了很大的创新 ①本专利技术采用单片式复轨器结构,使得复轨器体积小,重量轻,且导向棱与钢轨夹角较小; ②本专利技术的拆装式导向棱设计,使复轨器实现了左右对称,达到了双向使用的功能. ③采用本专利技术底部两侧设有与轨底配合的卡槽,使复轨器安装牢固,定位准确; ④本专利技术的底面有一个与枕木位置对应的拱形缺口,使复轨器安装时有效地避开了枕木及扣件; ⑤内侧复轨器底部用沉头螺栓安装有与底面匹配的两块钢板,增大与铁路面的接触面积,使其受力均匀,有效的避免了发生侧翻。 附图说明图I为内侧复轨器之一的结构示意 图2为拆装式导向棱的结构示意 图3为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结构示意 图4为安装有钢板的内侧复轨器的结构示意 图5为钩形螺栓的剖视 图6为内侧复轨器之二的结构示意 图7为内侧复轨器安装在钢轨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I 7,I.拆装式导向棱、2.复轨器上滑行面、3.拱形缺口、4.前端安装孔槽、5.后端安装孔槽、6.卡槽、7.工艺孔、8.复轨器左导向棱条形插槽、9.复轨器右导向棱条形插槽、10.复轨器插孔、11.凸起、12.钢板、13.沉头螺栓、14.钩形螺栓、15.螺栓、16.垫片、91条形凸起、101.拆装式导向棱、201、复轨器上滑行面。实施例一如图I 图5和图7所不,本专利技术拆装式导向棱及内侧复轨器,一种拆装式导向棱1,包括导向棱体和固定凸起,所述的导向棱I下表面为平面和圆弧面或者抛物面构成的的复合面,平面和圆弧面或抛物面相切,导向棱I 一端部有一凸起11,另一端部至少设一个有与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左导向棱条形插槽8或右导向棱条形插槽9相匹配的条形凸起91。所述的拆装式导向棱I横截面为抛物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梯形。一种内侧复轨器包括内侧复轨器体和拆装式导向棱1,所述的复轨器上滑行面2是由平面和圆弧面构成的复合面,平面和圆弧面相切,平面的长度为350 450 mm,圆弧面半径为1000 1700 mm,这样设计使得安装内侧复轨器时的拆装式导向棱I与钢轨的夹角为15 25°,比以往复轨器的夹角都小,并且有利于导向复轨。内侧复轨器的上滑行面低于钢轨的上表面,上滑行面与钢轨上表面的距离范围为10 30mm,这样复轨更加科学,而且防止了与复轨器刚分离就再次脱轨。上滑行面内设有对称对称复轨器左导向棱插槽8和复轨器右导向棱插槽9各一组,在复轨器上滑行面顶角附近设有一插孔10,拆装导向棱I条形凸起91与复轨器左导向棱的条形插槽8或复轨器右导向棱条形插槽9相匹配,拆装式导向棱I凸起11内侧复轨器插孔10相匹配,拆装式导向棱I的下表面与复轨器的上表面相匹配,内侧复轨器条形插槽两组8或9设为对称八字形为了使拆装式导向棱I可以依据现场情况匹配相应的复轨器导向棱条形插槽8或9,面对不同出轨情况能够灵活的应对使其一轨多用;为了提高了复轨器的抗压强度,所述的复轨器两侧面设有轮廓加强框,加强框框内设有纵横交叉格形加强筋;所述的复轨器底面中部设有与枕木位置对应的的拱形缺口3,拱形缺口的宽为250 350 mm、高位90 130 mm,拱形缺口 3的设计完全避开了各种线路扣件对复轨器安装的影响,从而使它能完全适用于包括高速铁路及普通线路在内的多种线路。内侧复轨器底部两侧设有与轨底配合的卡槽6,根据钢轨高度的不同也可能每侧增设两个卡槽6 (图没有画出),安装内侧复轨器时卡槽6卡在轨底对复轨器的竖直自由度限定,使其不能上下移动。内复轨器两端底部设有前端安装孔槽4和后端安装孔5,钩形螺栓14通过前安装孔槽4和后安装孔槽5将内侧复轨器与钢轨连接固定,钩形螺栓14与垫片16和螺母15的连接固定限制了复轨器的水平自由度和旋转度,其复轨器完全定位。复轨器与钢轨路面的石子接触,使底面受力不均,影响复轨器的水平度,因此底面由沉头螺栓13固定安装四块与底面吻合的钢板12,使的地面受力均匀,避免了发生侧翻。为了保证复轨后的车轮不会从另一侧脱轨,也为了保证未脱轨车轮的正常行驶,内侧复轨器设计有30 50mm的轮缘槽,轮缘槽为内侧复轨器固定在钢轨上后而形成的槽。所述的内侧复轨器采用薄壁结构铸造,复轨器的上表面壁厚为10 15 mm,其内部空腔设有纵横交叉格形加强筋,空腔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复轨器的重量,在复轨器变薄的情况下加强筋保持了复轨器的强度。·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重述。内侧复轨器有点不同的是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201为圆弧面,圆弧半径为1200 2000 mm,拆装式导向棱101的下表面为与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201相匹配的圆弧面。权利要求1.一种拆装式导向棱,包括导向棱体和固定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棱体下表面为与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匹配的曲面,导向棱下表面一端设有与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一端孔匹配的凸起,导向棱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拆装式导向棱,包括导向棱体和固定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棱体下表面为与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匹配的曲面,导向棱下表面一端设有与内侧复轨器上滑行面一端孔匹配的凸起,导向棱下表面中、下部至少设有一条与内侧复轨器上表面条形凹槽匹配的条形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德志,杨忠阳,陈新建,刘建新,刘作祥,唐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力德瑞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