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具,包括,基板,用于提供支撑,所述基板上开设有数列第一定位孔;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上开设有数列第二定位孔,所述支撑箱通过部分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基板的部分所述第二定位孔固定,所述支撑箱用于支撑铝合金型材零部件;定位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撑箱上,用于限定所述铝合金型材零部件在所述支撑箱上的位置;夹紧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撑箱上,用于夹紧铝合金型材零部件。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夹具,支撑箱的安装位置灵活,使得整个夹具的结构灵活,无论铝合金型材零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何,都能够通过改变支撑箱在基板上的位置以及定位单元和夹紧单元在支撑箱上的位置来满足铝合金型材零部件的高速加工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机械零部件在加工时,一般都需要使用夹具,夹具的作用是支撑、定位和夹紧。铝合金质量轻便,适用于对质量要求轻便同时强度高的场合,比如高速动车组车体。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将铝合金挤压或拉伸成特定形状的型材,以提高其强度,从而满足使用需求。在机械制造行业尤其是高速动车组车体加工,因铝合金机加工特性,五轴高速加工(主轴转速10000转左右,达到1000米/分)是最先进适用的加工方法。在高速加工中,针对其零部件的中空结构、复杂形状的特点,需要通过工装夹具解决其五轴加工中心可接近性、高 速加工下刚性、噪音和震动、夹紧和定位可靠性问题。铝合金型材零部件加工与现有技术中车铣刨磨等方式加工工件相比,具有工件形状特殊和结构复杂、加工过程高速、高震动和高噪音的特点。目前现有的夹具结构简单、低速加工强度高,只适用于现有技术中车铣刨磨等方式形成的工件,不适用于铝合金型材零部件五轴高速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具,用于支撑、定位和夹紧铝合金型材零部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具,其中,包括,基板,用于提供支撑,所述基板上开设有数列第一定位孔;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上开设有数列第二定位孔,所述支撑箱通过部分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基板的部分所述第二定位孔固定,所述支撑箱用于支撑铝合金型材零部件;定位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撑箱上,用于限定所述铝合金型材零部件在所述支撑箱上的位置;夹紧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撑箱或基板上,用于夹紧铝合金型材零部件。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夹具,支撑箱、定位单元和夹紧单元的安装位置灵活,使得整个夹具的结构可组合、高柔性,无论铝合金型材零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何,都能够通过改变支撑箱在基板上的位置以及定位单元和夹紧单元在支撑箱上的位置来满足铝合金型材零部件的加工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支撑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定位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中第一夹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6为图I中第二夹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结构示意图。参见图I,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具,该夹具包括基板I、支撑箱2、定位单元3和夹紧单元4。基板I用于提供支撑,所述基板I上开设有数列第一定位孔11 ;所述支撑箱2上开设有数列第二定位孔21,所述支撑箱2通过部分所述第一定位孔11与所述基板I的部分所述第二定位孔21固定,所述支撑箱2用于支撑铝合金型材零部件5 ;定位单元3固定在所述支撑箱2上,用于限定所述铝合金型材零部件5在所述支撑箱2上的位置;夹紧单元4固定在所述支撑箱2上,用于夹紧铝合金型材零部件5,此处的夹紧力较佳的是达到80KN,以保证夹紧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夹紧单元4也可直接固定在基板I上,只要能满足夹 紧铝合金型材零部件5的要求即可。实际应用中,基板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机床工作台的T型槽上,基板的位置固定不动。由于基板上设置有数列第一定位孔,故支撑箱在基板上的位置是可以随着型材形状的不同而改变。支撑箱的数量以满足使用为限,本实施例中以将上述夹具适用于长条型的铝合金型材五轴高速加工为例,故设置了四个支撑箱支撑铝合金型材零部件。由于铝合金型材零部件放置在支撑箱的顶部,故定位单元和夹紧单元也固定在支撑箱顶部,但不限于上述方式,比如将夹紧单元设置的足够高,直接将夹紧单元固定在基板上亦可。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单元和夹紧单元都有多种实现方式,定位单元比如选用定位块、定位销或定位板等;夹紧单元可以选用多个子单元配合的夹紧方式,或是选用与支撑箱配合的夹紧方式。定位单元可以安装在支撑箱的顶部或是侧面上,夹紧单元也能够安装在支撑箱的顶部或是侧面上。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夹具,支撑箱、定位单元和夹紧单元的安装位置灵活,使得整套夹具的结构灵活组合,体现其高度柔性特点,无论铝合金型材零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何,都能够通过改变支撑箱在基板上的位置以及定位单元和夹紧单元在支撑箱上的位置来满足铝合金型材零部件加工的工装使用要求。参见图2,优选地,所述基板I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定位孔11的尺寸至少为两种。此处,基板采用铝合金材质,基板上开设的第一定位孔直径尺寸分别为直径24mm和直径36_,第一定位孔可为通孔或螺纹孔,具体地,孔的类型根据使用情况来选择。基板可以和2个以上的方箱单元进行任意组合来适应各种铝合金型材零部件的加工。平板结构的基板,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参见图3,具体地,所述支撑箱2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支撑箱2的每个面上都开设有数列第二定位孔21,第二定位孔21的直径尺寸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1的直径尺寸匹配,以满足灵活安装支撑箱2的要求。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单元3和夹紧单元4可通过部分第二定位孔21安装在支撑箱2上。此处,支撑箱采用铸铝材质,第二定位孔具有两个尺寸,直径分别为24mm和直径36mm的通孔或者螺纹孔,可以理解的是,孔的类型可根据使用情况来选择。支撑箱和上述的基板采用多孔结构,除便于其他单元之间的安装外,还起到吸引减振的作用。支撑箱可通过两个以上的组合来使整个夹具满足铝合金型材零部件加工空间的需要,能够适应刀具加工铝合金的高转速带来的振动,且满足五轴加工工件的要求。参见图4,所述定位单元3可为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中部开设有通孔31。定位销便于加工制造。可以理解的是,定位销的数量可以有多个,使用时,将多个定位销叠设组合使用,以满足定位要求。下面介绍夹紧单元的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图I和图5,所述夹紧单元4包括第一夹紧组件41和第二夹紧组件42 ;第一夹紧组件41固定在所述支撑箱2上,用于夹紧所述铝合金型材零部件5的中部;第二夹紧组件42固定在所述支撑箱2上,用于夹紧所述铝合金型材零部件5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组件41包括底座411、支撑座412和压杆413。底座411固定在所述支撑箱2上,所述底座411上开设有滑槽424 ;支撑座412滑设在所述滑槽424内;所述压杆413的中部与所述支撑座412转动连接,所述压杆413的一端固定设置螺纹杆425,所述螺纹杆425与所述支撑座412螺纹连接。 第一夹紧组件41用于铝合金型材零部件5的固定,第一夹紧组件41的底座411可通过内六角螺栓426固定在支撑箱2上。支撑座412可以在底座411的滑槽424内滑动。压杆413与支撑座412通过圆销(图未示出)连接,压杆413可以转动。旋转螺纹柱422,压杆413的前端就可以压紧待加工铝合金型材零部件5。为增加压杆413压在铝合金型材零部件5上的面积,所述压杆413远离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还可固定设置压板414。参见图6,所述第二夹紧组件42可包括T型座421、螺纹柱422和夹紧板423汀型座421固定在所述支撑箱2上;螺纹柱422固定在所述T型座421上;夹紧板423与所述螺纹柱422螺栓连接,所述夹紧板423能沿着所述螺纹柱422的径向方向移动。上述实现方式的第二夹紧组件,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压紧力大,使加工的铝型材在高转速加工时更牢固和稳定,也可减少加工误差。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夹具,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使得整个夹具的通用性更好,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上述夹具适应性好,通过各个模块的组合,不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用于提供支撑,所述基板上开设有数列第一定位孔;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上开设有数列第二定位孔,所述支撑箱通过部分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基板的部分所述第二定位孔固定,所述支撑箱用于支撑铝合金型材零部件;定位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撑箱上,用于限定所述铝合金型材零部件在所述支撑箱上的位置;夹紧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撑箱或所述基板上,用于夹紧铝合金型材零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仕栋,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