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抗氧化性及分散性的纳米铜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5047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氧化性及分散性的纳米铜制备方法。是导电纳米金属油墨的关键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将铜的铜盐或铜的氧化物溶解或分散在蒸馏水中,超声分散预处理,在水溶剂中制备了纳米铜;采用钝化剂对纳米铜进行了表面处理,使其具有好的抗氧化性;该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了纳米铜,温度在25-90℃;所制备的纳米铜粒径在20-100nm;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铜粒子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性、单分散性及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可望应用于RFID天线、印制电子线路、电磁波屏蔽技术等领域,避免传统制作方法的流程多、效率低的弱点;不产生废液,对环境的危害小;该纳米铜制备方法对革新电子电路电路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到一种纳米铜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制备粒径小,抗氧化性及分散性好的纳米铜制备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全印制电子行业,是导电纳米金属油墨的关键材料。
技术介绍
导电纳米金属油墨作为印制电子技术中使用的关键电子材料,在薄膜开关、柔性印制电路、电磁屏蔽、电位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等电子行业中的应用日愈增多,其应用优势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因其可观的市场前景,吸引了许多国家大公司投资。在国夕卜,世界上最大的私有墨制造商Flint Ink投资数百万美元研发导电油墨,以降低RFID的成本。韩国ABC纳米技术公司开发出一种可应用于RFID天线、印制电子线路、电磁波屏蔽 技术等领域的纳米金属导电油墨。制备纳米金属油墨的主要材料是金、银、铜、钯、钼、镍等任一种纯金属微粒及其氧化物或合金。其中,纳米金价格昂贵,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纳米银金属,银因具有最高的电导率(6. 3X IO7 s/m)和热导率(450 W/m*K),包括ANP、ULVAC公司的NanoMas、InkTec和拜耳公司的BayInk纳米银油墨。但是作为贵金属银,银的价格高于一般金属,这使其在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中造成成本偏高,也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另外,银作为导体,存在银迁移的问题,在潮湿等不良有环境下运行时易发生短路现象。因此,需要开发可以替代纳米银的材料,使其导电性能与银相近,但成本却可大幅降低的纳米粒子。而作为具有潜质的铜的体积电阻率只增大了 12. 5 %,但成本却仅为银的1/100,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纳米铜颗粒由于它具有好的导电、导热、减摩和催化性能,在导电材料、高强度铜材料、润滑剂和化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用途。为此,国内外学者为研制纳米铜而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专利200810201967. O公布了在120_160°C制备了粒径20_50nm的纳米铜,但需要较高的温度及有机溶剂保护下制备;专利200910054884. 8同样需要在有机溶剂保护及电渗析法下制备20-70 nm的铜。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且又不采用有机溶剂保护,这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性及分散性的纳米铜制备方法,它可在低于90°C,无有机溶剂保护下,且抗氧化性及分散性好的纳米铜粒子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I.13-6. O g的铜的化合物和O. 01-0. 10 g分散剂分散于100 -500 mL的蒸馏水中,经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液I ; (2)将上述混合液I在磁力搅拌作用下水浴加热到25-90°C; (3)将O.91-10. 2 g还原剂和O. 01-0. 24 g分散剂(与步骤(I)相同的分散剂)分散于50-200 mL蒸馏水中,得到混合液2 ;(4)将混合液2逐滴加入到含有铜的混合液I中,逐滴加入的时间为30-90分种,滴加完之后在25-90°C反应3小时; (5)离心分离产物,然后分散于10-50g正丁醇或油酸或磷酸三丁酯钝化剂中,静止I小时,得到粒径20-100 nm的铜纳米粒子。以上所述铜的化合物为甘氨酸铜、无水醋酸亚铜、三水合酒石酸铜、一水合柠檬酸铜、氯化亚铜、氧化铜、氧化亚铜。本专利技术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酸钠(分子量3000)、C13-C16烷基横酸、十~■烧基横酸纳、十~■烧基硫酸纳。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钾、硼氢化钠、水合联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I)和步骤(3)所述分散剂相同,且在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加入。 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步骤(5)所得混合液在10000转/分钟离心分离10秒,并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洗2次。上述的纳米铜粒子有望在全印制电子喷墨打印制程中应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t匕,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是在水溶剂的作用下及水溶液中制备,在较低温度下加热,符合节约,绿色环保需求;(2)本专利技术纳米铜在钝化剂的作用下钝化,可以避免粉末状的纳米铜粉的氧化,便于运输和储存;(3)本专利技术制备纳米铜过程中有超声预处理、合适分散剂及还原剂逐滴加入,所得纳米铜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得到的产物粒径大小均一;纳米铜有望实现工业化上产,通过改变铜盐或铜的氧化物、还原剂两者的比例可以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铜颗粒,从而制备出适合于不同规格的导电油墨,然后根据全印制电子需求,将一定纳米铜导电油墨用于喷墨打印;该纳米材料成为全印制电子生产所需的新型材料;有望在电路板和射频识别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I表征本专利技术制备纳米铜的XRD (X-射线衍射分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纳米铜的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图,其中A :所得纳米铜粒子的SEM形貌图,粒径为100 nm左右;B :所得纳米铜粒子的SEM形貌图,粒径为50 nm左右;C 所得纳米铜粒子的SEM形貌图,粒径为20 nm左右。图3为本专利技术纳米铜的元素分析EDS (电子能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纳米铜的粒径分布DLS (动态激光散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纳米铜的SAED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I (1)将3.70 g甘氨酸铜和O. 02 g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于在300 mL蒸馏水中,经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液; (2)将上述混合液在磁力搅拌作用下水浴加热到25°C; (3)将3.31 g的还原剂硼氢化钠和O. 021 g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于50 m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分散;(4)将步骤(3)的混合液逐滴加到加入步骤(2)的混合液中,30秒加完,然后在25°C继续反应3小时; (5)将所得悬浊液离心分离(转速为10000转/分钟),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各洗2次,所得的固体物产物分散于50 g正丁醇中,静止I小时。XRD如图I所示呈现出单质铜的晶相,无其他铜的氧化物出现,表面具有好的抗氧化性。 实施例2 (1)将2.50 g无水醋酸亚铜和O. 01 g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于在500 mL蒸馏水中,经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液; (2)将上述混合液在磁力搅拌作用下水浴加热到50°C; (3)将I.56 g的硼氢化钠与O. 015 g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于200 m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分散,得到混合液; (4)将步骤(3)的混合液逐滴加到加入步骤(2)的混合液中,90秒加完,然后在50°C继续反应3小时; (5)将所得悬浊液离心分离(转速为10000转/分钟),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各洗2次,所得的固体物产物分散于20 g磷酸三丁酯中,静止I小时。SEM检测纳米铜粒子的形态结构,如图2A所示。所得铜纳米粒子在100 nm,大小均匀、具有好的分散性。 实施例3 (1)将3.40 g三水合酒石酸铜和O. 10 g分散剂聚丙烯酸钠(分子量3000)分散在300mL蒸馏水中,经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液; (2)将上述混合液在磁力搅拌作用下水浴加热到75°C; (3)将I.50 g的水合联氨和O. 24 g分散剂聚丙烯酸钠(分子量3000)分散于100 m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分散; (4)将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氧化性及分散性的纳米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1.13?6.0?g的铜的化合物和0.01?0.10?g分散剂分散于100??500?mL的蒸馏水中,经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液;(2)将上述混合液在磁力搅拌作用下水浴加热到25?90℃;(3)将0.91?10.2?g还原剂和0.01?0.24?g分散剂(步骤(1)相同的分散剂)分散于50?200?mL蒸馏水中;(4)将步骤(3)的混合液逐滴加入到含有铜的混合液中,即步骤(2)中,逐滴加入的时间为30?90秒,滴加完之后在25?90℃反应3小时;(5)离心分离产物,然后分散于10?50?g正丁醇或油酸或磷酸三丁酯钝化剂中,静止1小时,得到粒径20?100?nm的铜纳米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念椿刘彬云王植材肖定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