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余渣分离回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503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铸余渣分离回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空渣罐内铺入一次铸余渣量13%~15%的酸性冶金废料;将铸余渣和残余钢水一起倒入渣罐内;向渣罐液面上加入16%~30%的冶金废料进行覆盖;静置,并等待下一罐渣罐铸余渣与残余钢水倒入;待渣罐满,运往渣场进行翻渣冷却处理;冷却后渣、铁自然分层,经破碎、磁选后渣钢分离,分别用于后续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现有设备,利用低成本废弃物,工艺简单,实施后铸余渣与残钢分离效率明显提高,使其在连铸间歇期即可完全实现渣、钢分离,大大降低了铸余渣与残钢的分离工艺成本,减少了占用场地和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残钢的废钢使用等级和价值,在行业内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一种废弃物的回收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冶金行业每天产生大量连铸废弃渣,即铸余渣。连铸工序中,钢包中残余钢渣(精炼渣+保护渣等)常含有至少O. 5 It左右的残钢。当将其倒入钢渣罐时,由于工序紧张,间隔时间短,残余钢渣未完全凝固即被下一钢包残渣覆盖。由此导致残钢与渣之间容易发生严重的混合凝固,其冷却后钢、渣难以分离,通常需在外放置数月待渣自然粉化后,需用大锤击打、火焰切割等手段后才能使钢、渣得以分离,废钢加工成本明显增加。而且加工后的部分废钢块仍夹杂有少量残渣,降低了废钢等级和使用价值。·若在普通工艺条件下以静置方式使连铸渣中的渣、钢自然分层,其静置需2小时以上,由于渣罐运转数量、场地大小、吊车安排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连铸车间基本难以实施。另外,由于铸余渣中含有一定量的铁,可以经过加工处理后将铁分离而加以利用,但加工铸余渣中残铁成本比较高,而残铁收得率低,从经济方面考虑,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把铸余渣作为废弃物处理。这种做法存在一系列问题(I)铸余渣作为废弃钢渣会污染水体和土地等环境资源;(2)铸余渣中的部分残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铁资源的浪费。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余渣分离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在空渣罐内铺入一次铸余渣量13%~15%的酸性冶金废料;步骤2.将铸余渣和残余钢水一起倒入渣罐内;步骤3.向渣罐液面上加入16%~30%的酸性冶金废料进行覆盖;步骤4.静置,并等待下一罐渣罐铸余渣与残余钢水倒入;步骤5.若渣罐未满,重复2、3、4步骤,若渣罐满,运往渣场进行翻渣冷却处理;步骤6.冷却后渣、铁自然分层,经破碎、磁选后渣钢分离,分别用于后续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锋马光宇于淑娟侯洪宇孙群李伟东耿继双徐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