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力迁移回收与净化含氰废气的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457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力迁移回收与净化含氰废气的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由电动废气处理装置和阴极电芬顿装置组成,其中电动废气处理装置由阳极室和阴极室组成,由离子选择性透过膜隔开,在装置两端加上电压,废气进入阴极室转化为CN-形式,并在电迁移作用下透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在阳极室内获得高浓度HCN气体,被HCN回收储罐收集回用。该装置可将各种含氰废气(如碳纤维尾气、丙烯氰废气、电石炉气、焦炉气、黄磷尾气等)中的HCN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HCN的脱除方法主 要为吸收法、吸附法和燃烧法。几种脱除HCN废气的方法各有特点,每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于处理的对象各有不同。在处理实际生产中所产生的HCN尾气时,HCN浓度、尾气所含其他组分与排放方式、现有设备及处理方法的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到HCN脱除方法的选择。在采用吸附法时,某些气体组分会影响活性炭对HCN的吸附作用。例如当废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水蒸气与HCN存在竞争吸附现象,使被吸附的HCN解吸而大大降低了处理效果。当水蒸气体积含量超过50 %时,活性炭就不再吸附HCN。因此当废气中含有影响吸附的组分时,应对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考虑到生产实践中HCN尾气主要来源于煤的高温裂解与PAN炭纤维的高温炭化处理,采用催化燃烧法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对HCN的催化燃烧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成熟的工业化报道,还主要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专利CN 201586472 U公开了一种含氰废气处理装置,含氰废气在两次与烧碱溶液混合后被充分吸收,与现有技术中的操作相比,吸收率大大增加,且减少了烧碱消耗量,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但同样面临着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剂,且产生二次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力迁移回收与净化含氰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集气罩(1)、压力控制仪(2)、电动废气处理装置(3)、HCN回收储罐(4)、气体除雾处理器(5)、喷淋储液池(6)、控制阀门(7)、在线监控器(8)、喷淋头(9)、阴极液罐(10)、阴极电芬顿装置(11)、阳极液罐(12)、中和池(13)、第一直流电源(20)和第二直流电源(23);电动废气处理装置(3)包括离子选择性交换膜(14)、惰性填充物(15)、阳极室(16)、阴极室(17)、第一阳极板(18)和第一阴极板(19),电动废气处理装置(3)本体用离子选择性交换膜(14)分隔成阳极室(16)、阴极室(17),阳极室(16)和阴极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成廖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