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流量平衡装置,设有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双头电机、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第一泵体设置有第一端、第一泵腔、第一陶瓷活塞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二端设置有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第一陶瓷活塞间隙装配并活动设置于第一泵腔。第二泵体设置有第三端、第二泵腔、第二陶瓷活塞和第四端,第三端设置有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第四端设置有分第七接头和第八接头,第一端至第四端的规格尺寸相同,第一接头至第八接头的规格尺寸相同。第二陶瓷活塞间隙装配于第二泵腔;第二接头与第五接头连接至第一输出管路,第四接头与第七接头连接至第二输出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管路中的液体连续匀速流动,并能使得透析器流量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析机用连续流量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治疗各种急、慢性肾衰竭疾病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通过进行血液透析,可以适当延长患者的寿命。血液透析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成为肾衰竭患者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进行血液透析通常采用透析机、透析器及相应的连接管路进行,在透析器内动脉血液、透析液分别进入透析器中。在透析器内透析液的流动方向与血液流动方向相反,血液和透析液在渗透压和透析液的压力作用下,血液中的毒素和水分进行交换,含有毒素的透析液从透析液出液管排除,透析过的血液重新输送至人体血管。在透析过程中,需要通过泵将透析液泵入透析器并将透析器中的废液从透析器泵出。实践发现,为了确保透析治疗效果需要确保进出透析器内的液体平衡,进出透析器内液体不平衡的直接后果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中国专利ZL 200820099919. O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用容量平衡泵,通过泵体内的设置的活塞的移动进行透析液泵出及吸入。由于实际使用中,该血液净化用容量平衡泵的出口处压力变化比较大,不能有效控制单向阀的截流作用,导致流量并不平衡。此外,该血液净化用容量平衡泵的活塞是来回动作的,一个周期内透析液在整个装置中只有半个周期 是流动的,另外半个周期是静止的,液体在整个管路中不能连续流动,使得透析液的流动在整个装置中容易出现脉动现象。中国专利ZL 02248916. 9提供了一种平衡泵,该平衡泵包括两个腔体,两个腔体内分别安装有弹性薄膜将每个腔体分隔成两个互相密闭的空间,两个腔体的两个空间设置有开孔及排气孔,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连动杆穿过开孔并分别与两个腔体内的弹性薄膜相连接,两个腔体的另两个空间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平衡泵的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杆作等距的直线往复运动,当连动杆向一腔体方向运动时,该腔体内的弹性薄膜压向外侧空间,将该外侧空间内的液体从出水处挤出腔体,但是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每个时间段压出的液体流量并不相等,从而导致管路中每个时间段内流量不均匀的现象产生,最终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弹性薄膜使用时间长久之后会出现损耗及老化现象,从而影响平衡泵的流量平衡及整个装置的性能。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在透析机工作时能够保持流量平衡的同时又能使透析液在整个透析管路中连续匀速流动的连续流量平衡装置及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连续流量平衡装置,该连续流量平衡装置能够使得透析机工作时保持流量平衡的同时又能使透析液在整个透析管路中连续匀速流动。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连续流量平衡装置,设置有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双头电机、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 所述双头电机设置有电机轴第一端和电机轴第二端; 所述第一泵体设置有第一端、第一泵腔、第一陶瓷活塞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泵腔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泵腔连通; 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连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使得液体单向流入第一端,所述第二接头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使得液体从第一端单向流出; 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二端连通的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内设·置有第三单向阀使得液体单向流入第二端,所述第四接头内设置有第四单向阀使得液体从第二端单向流出; 所述第一陶瓷活塞间隙装配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泵腔,所述第一陶瓷活塞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轴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泵体设置有第三端、第二泵腔、第二陶瓷活塞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泵腔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泵腔连通; 所述第三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三端连通的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所述第五接头内设置有第五单向阀使得液体从第三端单向流出,所述第六接头内设置有第六单向阀使得液体单向流入第三端; 所述第四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四接头连通的第七接头和第八接头,所述第七接头内设置有第七单向阀使得液体从第四端单向流出,所述第八接头内设置有第八单向阀使得液体单向流入第四端; 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的规格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三接头、所述第四接头、所述第五接头、所述第六接头、所述第七接头及所述第八接头的规格尺寸相同; 所述第二陶瓷活塞间隙装配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泵腔,所述第二陶瓷活塞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轴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六接头连接至第一输入管路,所述第三接头与所述第八接头连接至第二输入管路,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五接头连接至第一输出管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接头与所述第七接头连接至第二输出管路的输入端。上述连续流量平衡装置,还设置有第二背压阀和第四背压阀; 所述第二背压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背压阀与所述第二输出管路的输出端连接。上述第二背压阀、第四背压阀的开启压力设置为40— 60KPa。上述第二背压阀、第四背压阀的开启压力设置为50KPa。上述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为第一偏心轴,所述第一陶瓷活塞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装配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偏心轴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轴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设置为第二偏心轴,所述第二陶瓷活塞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装配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偏心轴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轴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轴第二端连接。上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五单向阀、所述第六单向阀、所述第七单向阀和所述第八单向阀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提拉式单向阀; 所述提拉式单向阀设置有阀套和弹性阀芯,所述弹性阀芯设置有扣件,所述弹性阀芯装配于所述阀套且所述扣件装配于所述阀套的一端使得所述弹性阀芯能够弹性伸缩以与所述阀套分离或者贴合。上述阀套设置为伞形结构,所述阀套包括管状部、伞肋部和环形板面; 所述伞肋部由两个以上的肋骨构成,相邻两个肋骨之间存在空隙,所述肋骨呈伞状 排列,每根肋骨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板面固定连接,每根肋骨的另一端与所述管状部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阀芯还设置有柱状部、锥状部及卡环,所述柱状部一端与所述锥状部的小端固定连接,所述柱状部另一端与所述扣件固定连接,所述锥状部的大端与所述卡环固定连接; 所述柱状部装配于所述管状部且所述扣件扣接装配于所述管状部一端,所述锥状部装配于所述伞肋部,所述卡环装配于所述环形板面。上述环形板面设置有与所述卡环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卡环装配于所述环形槽。上述扣件设置为锥体结构,所述扣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柱状部的外径。上述扣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柱状部的外径3 — 6mm。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续流量平衡装置,设置有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双头电机、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双头电机设置有电机轴第一端和电机轴第二端;所述第一泵体设置有第一端、第一泵腔、第一陶瓷活塞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泵腔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泵腔连通;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连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使得液体单向流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流量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双头电机、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双头电机设置有电机轴第一端和电机轴第二端;所述第一泵体设置有第一端、第一泵腔、第一陶瓷活塞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泵腔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泵腔连通;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连通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使得液体单向流入第一端,所述第二接头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使得液体从第一端单向流出;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二端连通的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内设置有第三单向阀使得液体单向流入第二端,所述第四接头内设置有第四单向阀使得液体从第二端单向流出;所述第一陶瓷活塞间隙装配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泵腔,所述第一陶瓷活塞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轴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泵体设置有第三端、第二泵腔、第二陶瓷活塞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泵腔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泵腔连通;所述第三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三端连通的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所述第五接头内设置有第五单向阀使得液体从第三端单向流出,所述第六接头内设置有第六单向阀使得液体单向流入第三端;所述第四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四接头连通的第七接头和第八接头,所述第七接头内设置有第七单向阀使得液体从第四端单向流出,所述第八接头内设置有第八单向阀使得液体单向流入第四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的规格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三接头、所述第四接头、所述第五接头、所述第六接头、所述第七接头及所述第八接头的规格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陶瓷活塞间隙装配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泵腔,所述第二陶瓷活塞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轴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六接头连接至第一输入管路,所述第三接头与所述第八接头连接至第二输入管路,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五接头连接至第一输出管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接头与所述第七接头连接至第二输出管路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顺忠,范江红,夏武兵,
申请(专利权)人: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