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朴麻黄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434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厚朴麻黄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厚朴9克、麻黄12克、石膏9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小麦30克、五味子6份。其生产过程包括:超音速气流粉碎、醇水提取、超声波粉碎提取、水煎浓缩、超音速喷雾干燥、纳米研磨、高压乳匀、纳米粒制备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注重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所体现出的多协同、多靶向等优点。规模化生产后,可大幅减少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可使药物的靶向性、缓控释性更强。可内外给药并举,可按子午流注、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在四个时间段服用。还可以制备成膜剂、透皮剂按子午流注、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贴在人体不同部位,可通过皮肤直接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厚朴麻黄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
技术介绍
中药水煎液复方药效化学反应因化学成分太多,暂时还未被揭示其神秘面纱,但中药方剂中一些神秘黑箱药效作用就藏在中药水煎液中,不能一味最求中药西化、中药现代化而只用单体和有效部位。中药水煎浓缩液不能弃之不用!中药方剂用水煎煮时,由于方剂合煎时的高温以及溶液中复杂的化学环境,可能在溶液中发生固有物质间的络合、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生成溶液中原来没有的某些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对全方产生增效、减毒或改性等药效作用。加强中药方剂水煎液中新成分形成机制、稳定性及其药效的研究,对提高中药复方和新药水平,逐步缩小中药复方和中药新药与国际间的差距,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增加了新途径和新来源。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规定,改变剂型作为新药研究来管理。制剂水平的落后不仅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而且导致药品附加值低,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和产业经济效益,是造成我国医药工业产品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产值仅相当于一两个跨国制药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O新药、新剂型开发水平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医药工业的经济与技术实力。我国口服制剂约占各种全身给药制剂的2/3,加快研制和推广口服缓控释制剂是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厚朴麻黄汤处方来源于《金匮要略》卷上。药物组成厚朴9克、麻黄12克、石膏9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小麦30克、五味子6克。用法上九味,以水I. 2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煎取7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功用宣肺降逆,化饮止咳。主治寒饮化热饮邪上逆。证见咳嗽喘逆,胸满烦躁,咽喉不利,痰声漉漉,苔白滑,脉浮者。方解厚朴麻黄汤即小青龙汤合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以厚朴降逆消痰定喘为君,臣佐以麻黄、石膏、杏仁、半夏、细辛、五味子等温肺化饮,降逆宽胸,治寒饮郁肺夹热胸满证。干姜、细辛温化寒饮,半夏降逆化痰,杏仁降气止咳,五味子酸收,与麻黄相伍,一散一敛,其目的在于宣肺平喘而非发汗。石膏辛凉宣泄肺中郁热以除烦,小麦安中养正。全方旨在散饮降逆,止咳平喘。其配伍着重于通调肺道、温化痰饮。各家论述I、《医门法津》若咳而其脉亦浮,则外邪居多,全以外散为主,用法即于小青龙汤中去桂枝、芍药、甘草,加厚朴、石膏、小麦,仍从肺病起见。以故桂枝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概示不用,而加厚朴以下气,石膏以清热,小麦引入胃中,助其升发之气,一举而表解脉和,于以置力于本病,然后破竹之势可成耳。一经裁酌,直若使小青龙载肺病腾空而去。2、《沈注金匮要略》此以脉之浮沉而分肺之营卫受病也。咳而脉浮,风邪在卫,即肺胀之类,其病尚浅,当使邪从表出。故以厚朴,杏仁下泄胸中气实,麻黄开腠驱邪、石膏以清风化之热,辛、半、干姜兼驱客寒而涤痰饮,五味收肺之热,小麦以调脾胃也。3、《古方选注》厚朴麻黄汤,大、小青龙之变方也。咳而上气作声,脉浮者,是属外邪鼓动下焦之水气上逆,与桂枝、芍药、甘草和营卫无涉。故加厚朴以降胃气上逆,小麦以降心气来乘,麻、杏、石膏仍从肺经泄热存阴,细辛、半夏深入阴分,祛散水寒,干姜、五味摄太阳而监制其逆,一举而泄热下气,散邪固本之功皆备,则肺经清肃之令自行,何患咳逆上气作声有不宁谧者耶?临床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药理研究 厚朴麻黄汤对于慢性喘息性肺系疾病急性发作期之咳、痰、喘、闷等症状有快速缓解作用。有临床运用厚朴麻黄汤治疗慢性喘息性肺系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典型病例3则,分析该方在治疗此类疾病过程中的辨证思路及加减用药。最终得出结论厚朴麻黄汤对于慢性喘息性肺系疾病急性发作期出现的肺道壅闭症状,具有开通肺道、恢复肺气正常升降功能的作用,其疗效显著。厚朴煎剂对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志贺氏及施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及若干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厚朴碱、异厚朴酚有明显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厚朴碱、木兰箭毒碱能松弛横纹肌。对肠管,小剂量出现兴奋,大剂量则为抑制。厚朴酚对实验性胃溃疡有防治作用。厚朴有降血压作用,降压时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兴奋,心率增加。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的创新性和突破性进展是已找出厚朴麻黄汤现代中药新剂型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关键点,本专利技术将及时填补国内外在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和以中西医结合理论研发“厚朴麻黄汤整合型新剂型”领域的空白,产品具有靶向分布广等优点,国内外无相同或类似的文献报道。研发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国际一级查新报告和专利检索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进步和新颖性。利用国内外数据库进行了查新检索,综合国内外文献阅读、分析对比得到以下结论“联用技术研发纳米药物整合型新剂型”项目,其创新点1)采用富含微量元素的中药纳米粉体、药物单体、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群、中药浸膏、水煎浓缩液等以不同药物载体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球、纳米囊、聚合物胶束、固体酯质纳米粒、磁性纳米粒、免疫纳米粒、纳米乳剂、混悬剂、囊泡、药质体、微胶囊、毫微粒、毫微球、毫微襄等,然后混匀分别装入软、硬胶囊中同时联合使用并制备成一种整合型新剂型或根据以上方法制备成其他类型的整合型新剂型;2)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研发“纳米药物整合型新剂型”,产品具有靶向分布广、缓控释性能强等特点;在国内文献中未见公开报道,该项目综合技术特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查新编号200921c0704948。进一步来看本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是整合了中医、西医的各自优点,以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和注重药物间的协同观念及辨证施治为总战略战术思想,结合现代西方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药剂学等理论,注重已证实的中药单一物质单体治疗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注重中药有效物质、有效部位和有效物质群对治疗疾病所起到的整体作用。注重中药所含的微量元素对治疗疾病所起到的辅助作用。本中药复方所用中药的药物有效成分明确,药物药效已得到现代医学的承认。注重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研制现代中药。这些必将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中该整合型新剂型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厚朴9克、麻黄12克、石膏9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小麦30克、五味子6份。·其中,所述的各中药富含有机锌、硒等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上述的,其中将药物与载体制备成药物载体原料药,原料药可以是纳米粒、毫微粒、微米脂质体、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聚合物胶束、药质体、纳米乳、脂质微球、微囊、微乳、脂质液体、纳米膜、纳米混悬液、微胶囊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并可根据需要将一种或多种进行混合。所述的保护范围不仅是所述范围内的上述药物载体原料药,也包括在其基础上制备或添加其他不影响其所治疾病的疗效,而只是使其疗效更好的药物载体原料药。进一步地,上述的,其中本新剂型选用的药物载体材料、活性剂、助乳剂、分散剂等药物辅料是明胶、清蛋白、淀粉及其衍生物、海藻酸盐、β -环糊精、蛋白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乳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甲基丙烯醋酸酯、聚乳酸、氰基丙烯酸酯、半固态聚原酸酯、三酰甘油酯(如三硬脂酸、三棕榈酸、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厚朴麻黄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新剂型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厚朴9克、麻黄12克、石膏9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小麦30克、五味子6份。其中,所述各中药富含有机锌、硒等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