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自动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0979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自动卷料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锂电池极芯的卷绕,属于锂电池卷绕机设备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卷料支架、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第一动力轴、第二动力轴、左花键机构、右花键机构、左传动机构、右传动机构、卷针支架板、卷针、吸料机构、接料机构、终卷压轮机构和终了贴胶带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取代了人工卷料,大大提高了锂电池极芯卷绕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自动卷料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锂电池电芯的卷绕,属于锂电池卷绕机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锂电池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其对设备的依赖越来越高。现有的锂电池卷绕机大都采用将电极截成一段一段的放在导轨上进行卷绕,而且两条导轨的宽度固定不可调。涨紧装置采用重锤式拉紧,涨力不能适应极片、隔膜材料的不同而改变。极芯卷成后,利用拨叉环带动轴芯,完成卷绕极芯的操作。因此,现有技术的锂电池极芯卷绕机工序复杂,产品单一,在进行卷绕时需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上下料,进行人工卷绕,工作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锂电池自动卷料装置,能够连续自动进行卷料,大大提高了锂电池极芯卷绕的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锂电池自动卷料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架、第一支撑板、横板、第二支撑板、轴承座、固定架辅助支撑板、法兰、连接盘、伺服电机、减速器、第一同步带轮、第一动力轴、第二动力轴、第三动力轴齿轮、第四动力轴齿轮、左卷芯旋转机构、右卷芯旋转机构、左过渡齿轮、右过渡齿轮、左卷芯直线移动机构、右卷芯直线移动机构、卷针连接板、卷针、第一卷针线轨、第一卷针底座板、第一轨道板、第一卷针支架滚轮、第二卷针线轨、第二卷针底座板、第二轨道板、第二卷针支架滚轮、第三卷针线轨、第三卷针底座板、第三轨道板、弹簧、固定座、脱料机构、接料机构、终卷压轮机构和终了贴胶带机构。所述固定架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横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连接轴承座,轴承座内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架辅助支撑板,固定架与固定架辅助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端连接法兰,法兰通过轴承连接连接盘,连接盘与固定架固定。所述横板上固定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连接减速器。减速器连接同步带轮。所述固定架上固定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第二同步带轮上设有滚子,滚子与摆臂通过摆臂上的卡槽连接,摆臂上连接气缸。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间安装第一动力轴,第一动力轴外通过轴承连接第二动力轴。所述第一动力轴下端连接第三动力轴齿轮,第二动力轴下端连接第四动力轴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动力轴两侧设置左卷芯旋转机构和右卷芯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动力轴两侧设有左过渡齿轮和右过渡齿轮;左过渡齿轮和第四动力轴齿轮啮合连接,右过渡齿轮和第三动力轴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左卷芯旋转机构和右卷芯旋转机构两侧分别设有左卷芯直线移动机构和右卷芯直线移动机构。所述左卷芯旋转机构和右卷芯旋转机构下端分别连接一个卷针连接板,卷针连接板上安装卷针。所述卷针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卷针线轨,第一卷针线轨通过滑块连接第一卷针底座板。第一卷针底座板上连接第一轨道板,第一轨道板的滑道里安装第一卷针支架滚轮。所述卷针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卷针线轨,第二卷针线轨与第一卷针线轨垂直,第二卷针线轨通过滑块连接第二卷针底座板。第二卷针底座板上连接第二轨道板,第二轨道板的滑道里安装第二卷针支架滚轮。所述卷针连接板上设有第三卷针线轨,第三卷针线轨中连接第三卷针底座板,第三卷针底座板能够在第三卷针线轨中滑行。第三卷针底座板上连接第三轨道板。所述第二卷针底座板上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卷针底座板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座。所述连接盘下端连接尾部轴,尾部轴随连接盘一起旋转。尾部轴下端连接尾部连接轴,尾部连接轴下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尾部固定座,尾部固定座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尾部连接轴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旋转轴。所述左卷芯旋转机构包括左花键轴、左花键齿轮、顶轴、左花键弹簧、固定块、花键轴承座、左花键底座板、左花键线轨、左花键套和支座,左花键轴上连接左花键套,在左花键套上固定左花键齿轮和支座。所述左花键轴内安装顶轴,顶轴和左花键轴末端之间设有左花键弹簧。所述左花键轴顶端安装固定块,左花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花键轴承座,花键轴承·座上连接左花键底座板。所述左花键底座板上设有滑块,在卷料支架上设有左花键线轨,滑块安装在左花键线轨中。所述左花键齿轮和左过渡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右卷芯旋转机构和左卷芯旋转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左传动机构包括左传动电缸、左传动电机、左传动板、摆动轴、传动连接板、摆动板、传动弹簧、第一传动滚轮、第二传动滚轮、第一推动气缸、第二推动气缸和推动块,所述左传动电缸上端安装左传动电机,左传动电缸内连接左传动板。所述左传动板内安装摆动轴,摆动轴两端安装传动连接板,传动连接板上连接摆动。所述摆动轴后端连接传动弹簧。所述传动连接板上端安装第一传动滚轮,摆动轴下端安装第二传动滚轮。所述左传动板上安装第一推动气缸。所述摆动板上端安装第二推动气缸,第二推动汽缸下端连接推动块。所述右卷芯直线移动机构与左卷芯直线移动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动力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动力轴支撑架,动力轴支撑架上端连接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上安装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上连接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电机上连接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动力轴上端连接第一动力轴齿轮,第二动力轴上端连接第二动力轴齿轮。所述第一动力轴齿轮和第一驱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动力轴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卷针包括卷针轴、上卷板、下卷板、压板、支撑座和滚轮,在上卷板上通过支撑座连接卷针轴,卷针轴上设有压板。所述卷针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滚轮。所述上卷板固定在卷针连接板上,下卷板固定在第一卷针底座板上。所述滚轮安装在第三轨道板的滑道里。所述脱料机构包括固定板、横向线轨、支撑板、推动板、气缸、竖板、纵向线轨、连接板、连接块、纵向气缸、压板和脱料块,压板上设有横向线轨,横向线轨中通过滑块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推动板。所述气缸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固定板上,气缸的一端连接推动板。所述支撑板上连接竖板,竖板上设有纵向线轨。所述纵向线轨中通过滑块连接板,连接板上连接连接块。所述纵向气缸固定在推动板上,纵向气缸的一端连接连接块。所述压板固定在连接板上,脱料块固定在压板上。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接料底板、接料电缸、第一接料滑动板、固定板、线轨、第二接料滑动板、接料支撑底板、接料支撑板和举升气缸,接料底板上设有接料电缸,接料电缸的上方连接第一接料滑动板。所述第一接料滑动板上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线轨。所述线轨上通过滑块连接第二接料滑动板,第二接料滑动板上端连接接料支撑底板,接料支撑底板上设有多个接料支撑板。所述举升气缸固定在接料底板上,举升气缸的上端接触接料支撑底板。所述终卷压轮机构包括靠轮、座板、线轨、第一气缸、第一弹簧、固定板、固定轴、轴承座、支座、摆动板、第二弹簧、第二气缸、传动块、第三弹簧、第三气缸和摆动块,线轨上通过滑块连接压轮底座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线轨上。所述座板通过滑块固定在线轨上。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连接座板,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气缸支座上,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固定板。所述座板前端连接固定板,固定板前端连接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座,轴承座上连接支座。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连接摆动板。两摆动板之间通过轴承支撑靠轮,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座板,另一端连接摆动板。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固定板上,第二气缸前端的摆动板上设有传动块,第二气缸通过推动传动块使得摆动板旋转,从而带动靠轮摆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自动卷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架(1)、第一支撑板(2)、横板(3)、第二支撑板(4)、轴承座(5)、固定架辅助支撑板(6)、法兰(7)、连接盘(8)、伺服电机(9)、减速器(10)、第一同步带轮(11)、第一动力轴(16)、第二动力轴(17)、第三动力轴齿轮(26)、第四动力轴齿轮(27)、左卷芯旋转机构(28)、右卷芯旋转机构(29)、左过渡齿轮(30)、右过渡齿轮(31)、左卷芯直线移动机构(32)、右卷芯直线移动机构(33)、卷针连接板(34)、卷针(35)、第一卷针线轨(36)、第一卷针底座板(37)、第一轨道板(38)、第一卷针支架滚轮(39)、第二卷针线轨(40)、第二卷针底座板(41)、第二轨道板(42)、第二卷针支架滚轮(43)、第三卷针线轨(44)、第三卷针底座板(45)、第三轨道板(46)、弹簧(47)、固定座(48)、脱料机构(49)、接料机构(50)、终卷压轮机构(51)和终了贴胶带机构(52);所述固定架(1)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2)、横板(3)和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2)下端连接轴承座(5),轴承座(5)内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架辅助支撑板(6),?固定架(1)与固定架辅助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上端连接法兰(7),法兰(7)通过轴承连接连接盘(8),?连接盘(8)与固定架(1)固定;所述横板(3)上固定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上连接减速器(10);减速器(10)连接同步带轮(11);所述固定架(1)上固定第二同步带轮(11?2),第一同步带轮(11)与第二同步带轮(11?2)通过同步带(11?3)传动,第二同步带轮(11?2)上设有滚子(11?6),滚子(11?6)与摆臂(11?5)通过摆臂(11?5)上的卡槽连接,摆臂(11?5)上连接气缸(11?4);所述第一支撑板(2)中间安装第一动力轴(16),第一动力轴(16)外通过轴承连接第二动力轴(17);所述第一动力轴(16)下端连接第三动力轴齿轮(26),第二动力轴(17)下端连接第四动力轴齿轮(27);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的第一动力轴(16)两侧设置左卷芯旋转机构(28)和右卷芯旋转机构29);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的第一动力轴(16)两侧设有左过渡齿轮(30)和右过渡齿轮(31);左过渡齿轮(30)和第四动力轴齿轮(27)啮合连接,右过渡齿轮(31)和第三动力轴齿轮(26)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的左卷芯旋转机构(28)和右卷芯旋转机构29)两侧分别设有左卷芯直线移动机构(32)和右卷芯直线移动机构(33);所述左卷芯旋转机构(28)和右卷芯旋转机构(29)下端分别连接一个卷针连接板(34),卷针连接板(34)上安装卷针(35);所述卷针连接板(34)上设有第一卷针线轨(36),第一卷针线轨(36)通过滑块连接第一卷针底座板(37);第一卷针底座板(37)上连接第一轨道板(38),第一轨道板(38)的滑道里安装第一卷针支架滚轮(39);所述卷针连接板(34)上设有第二卷针线轨(40),第二卷针线轨(40)与第一卷针线轨(36)垂直,第二卷针线轨(40)通过滑块连接第二卷针底座板(41);第二卷针底座板(41)上连接第二轨道板(42),第二轨道板(42)的滑道里安装第二卷针支架滚轮(43);所述卷针连接板(34)上设有第三卷针线轨(44),第三卷针线轨(44)中连接第三卷针底座板(45),第三卷针底座板(45)能够在第三卷针线轨(44)中滑行;第三卷针底座板(45)上连接第三轨道板(46);所述第二卷针底座板(41)上设有弹簧(47),弹簧(47)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卷针底座板(41)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座(4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清王培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