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极群极耳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093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群极耳整理装置,包括蓄电池传送机构,沿蓄电池极群传送方向依次设有刷耳机构、折耳机构和切耳机构;刷耳机构包括:与蓄电池极群极耳位置相应的滚筒,以及分布在滚筒外壁的刷毛;折耳机构包括:支撑台,固定在支撑台上的定板,设置在定板上的若干第一极耳挤压板,安装在支撑台上且与定板滑动配合的动板,设置在动板上的若干第二极耳挤压板,且该第二极耳挤压板与所述的第一极耳挤压板位置对应;切耳机构包括:支撑框,安装在支撑框内的冲切模板,固定在冲切模板底面的导向槽,以及沿导向槽滑动的切刀,冲切模板上带有与极耳位置对应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极耳的刷耳、折耳和切耳过程进行流水线全自动处理,处理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极群极耳整理装置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是以铅及其氧化物为电极、硫酸溶液为电解液的蓄电池。自1859年专利技术铅酸蓄电池,已经历了近150年的发展历程,铅酸蓄电池在理论研究方面,在产品种类及品种、产品电气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在交通、通信、电力、军事还是在航海、航空各个经济领域,铅酸蓄电池都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铅酸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首先加工成电极板,从电极板的组装到最后装入电池盒进行铸焊前的过程中,都是以按容量配制串一起的极板组即极群为单位进行加工处理的,极群为若干组正、负极板及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组成,每个极板都带有极耳,每个极群中,所有正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一侧,所有负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另一 侦牝同极极耳间通过铸焊串联,每个极群在铸焊前需要对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的边极耳向内折20 30°的斜度,然后再与汇流排铸焊。极耳向内捏斜后所有极耳的顶端还不在同一平面上,汇流排铸焊时会影响焊接质量,因此每个极群在铸焊前需要对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顶部进行整平处理,方便铸焊,极群装入电池盒中后进行铸焊。现有技术中,对于极耳的折耳处理大多采用手工折耳,手工折耳存在很多问题,如力道过大会使边极耳处脱粉,力道过小则会造成边极耳折不到所需斜度,影响汇流排的铸焊,同时人工折耳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申请号为201010117922. 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蓄电池边极耳捏斜装置,包括限位块、捏斜装置,所述捏斜装置在动力装置作用下向限位块移动,并与限位块配合将极群的边极耳捏斜;所述限位块、捏斜装置、以及动力装置设置于机架上。该装置在对边极耳捏斜过程中,既不会发生人为的用力太大使边极耳处脱粉,也不会发生力道过小导致边极耳捏不到所需斜度,使边极耳仍然与铸焊汇流排端面相贴,影响铸焊液态铅流动而导致虚焊的问题。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需要手动将极群的边极耳卡入定位装置的槽孔中,且每次只能捏斜一对边极耳,其生产效率对于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来说依然有限。现有极耳压平工序中,大多都是人工手持工具将已置入电池盒的极群向下拍打,使极耳整平,此种作业方式由于手工作业的差异性和不稳定性,会导致压入电池盒中的极群极耳高低不一致,进行铸焊后会增加品质不良的隐患。针对上述手工整理导致极耳不平的缺陷,申请号为201120175505. 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极耳压平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整平机构和支撑体;所述动力机构与整平机构连接,在动力机构驱动下整平机构与支撑体配合。通过动力机构和整平机构代替原来的手工操作将已置入电池和中的极群向下压入电池盒底,这样就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差异性和不稳定性,但是由于组成极群的各极板的极耳本身长度不一造成的极耳不平,该装置仍无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极群极耳整理装置,对极耳的刷耳、折耳和切耳过程进行流水线全自动处理,处理效率高且效果好。一种蓄电池极群极耳整理装置,包括蓄电池传送机构,沿蓄电池极群传送方向依次设有刷耳机构、折耳机构和切耳机构;所述刷耳机构包括与所述蓄电池极群极耳位置相应的滚筒,以及分布在所述滚筒外壁的刷毛;所述折耳机构包括支撑台,固定在所述支撑台上的定板,设置在所述定板上的若干第一极耳挤压板,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且与所述定板滑动配合的动板,设置在所述动板上的若干第二极耳挤压板,且该第二极耳挤压板与所述的第一极耳挤压板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切耳机构包括支撑框,安装在支撑框内的冲切模板,固定在所述冲切模板底 面的导向槽,以及沿所述导向槽滑动的切刀,所述冲切模板上带有与极耳位置对应的通孔。使用时,所述的刷耳机构、折耳机构和切耳机构沿蓄电池极群的传送方向依次通过相应的支撑装置安装在机台上,极群在相应的极群固定装置中极耳朝下依次经过刷耳机构、折耳机构和切耳机构的上方,刷耳机构刷掉极耳上的灰尘,折耳机构将极群的边极耳向内折一定的斜度,最后在切耳机构上,通过切刀和冲切模板相互配合将高度不一的极耳的顶端切平,经过此三道工序处理后的蓄电池极群由极群传送机构传送至下一道工序。刷耳机构由滚筒及滚筒外币的刷毛组成,当极群经过刷耳机构的上方时,滚筒转动,通过刷毛将极耳上的灰尘刷掉。折耳机构在极群传送至折耳机构上方时,将极群的边极耳向内折成一定的斜度,在实际使用时,定板在支撑台上固定,即定板上的第一极耳挤压板固定不动,第二极耳挤压板随动板向定板方向滑动,第一极耳挤压板和第二极耳挤压板与极群的边极耳接触,通过两个极耳挤压板的相对运动将两个边极耳向内折成一定的斜度。第一极耳挤压板和第二极耳挤压板相对的两个面相对运动将极群两个边极耳向内折成一定的斜度,为了更好更方便的折斜边极耳,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极耳挤压板和第二极耳挤压板相对一面的顶部为斜面。第二极耳挤压板向第一极耳挤压板运动时,两个极耳挤压板顶部的斜面极群边极耳接触,将边极耳折一定斜度,斜面的倾斜角度是固定的,因此折耳处理后的边极耳的折斜角度一致。蓄电池的极群在电池盒或是转送工具中都是成矩阵分别的多组,因此,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极耳挤压板和第二极耳挤压板为相互配合的至少两组,各组之间沿垂直于动板的滑动方向依次排布,且相邻组之间错位分布。同时对所有极群的极耳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实际使用过程中,动板是紧贴定板的板面滑动的,对极群的边极耳进行折耳处理时,动板带着第二极耳挤压板向定板方向运动,第二极耳挤压板与定板上对应的第一极耳挤压板配合进行折耳,折耳结束后,动板退回。动板需要一定的行程空间才能达到折耳目的,但是,实际流水生产线上各个工序都希望能够尽量少的占用空间,既方便工作人员的调试,也为企业节约成本。因此,本技术中,即要满足动板的行程要求,又要能够尽可能的节省空间,设计了一种优选地的技术方案,即所述动板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避让槽,避让槽位置与所述第一极耳挤压板相对应。当动板向定板方向滑动时,定板上相应的第一极耳挤压板可以位于该避让槽中。所述的支撑台是用来承载整个折耳机构的,为了增加本技术机构的通用性,优选地,设有驱动所述支撑台升降的驱动机构。使折耳机构能够在支撑台上沿竖直方向上任意位置工作。为了使动板的滑动更稳定,优选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两条开口相对的导向槽,所述动板的两侧边位于对应的导向槽中。该动板即沿该导向槽滑动,滑动过程中不会跑偏。极群折耳加工时,极群是通过极群夹具等相关转送工具转送至折耳机构上方的,因此,为了能再折耳过程中对承载极群的装置进行更好的定位,所述导向槽的外侧均设有与所述定板板面垂直的限位块。 在每个导向槽的外侧均设置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优选 地,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动板和定板上均设有安装孔,用于定板和动板与支撑台或驱动机构的固定。所述切耳机构在极群传送至切耳机构上方时,将极群的高度不一的极耳顶面切平。使用时,极群通过极群固定装置固定放置在冲切模板上,极群的极耳对应位于冲切模板的通孔中,极耳的顶部伸出所述通孔下方,切刀的刀刃紧贴冲切模板底部行进,将极耳延伸出通孔外的部分切掉。所述切刀的刀刃紧贴冲切模板的底面行进,为达到切掉多余部分极耳所需要的强度,需要设置驱动切刀进行的驱动装置,本技术中,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极群极耳整理装置,包括蓄电池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沿蓄电池极群传送方向依次设有刷耳机构(2)、折耳机构(3)和切耳机构(4);所述刷耳机构(2)包括:与所述蓄电池极群极耳位置相应的滚筒(201),以及分布在所述滚筒(201)外壁的刷毛(202);所述折耳机构(3)包括:支撑台(301),固定在所述支撑台(301)上的定板(302),设置在所述定板(302)上的若干第一极耳挤压板(309),安装在所述支撑台(301)上且与所述定板(302)滑动配合的动板(306),设置在所述动板(306)上的若干第二极耳挤压板(307),且该第二极耳挤压板(307)与所述的第一极耳挤压板(309)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切耳机构(4)包括:支撑框(401),安装在支撑框(401)内的冲切模板(403),固定在所述冲切模板(403)底面的导向槽(403a),以及沿所述导向槽(403a)滑动的切刀(406),所述冲切模板(403)上带有与极耳位置对应的通孔(403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望佘仁松陈志平代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