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65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涉及铅酸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面对称固定安装有轴承座,通过两个轴承座转动安装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的周侧固定设有翻转平台,驱动转轴的一端部设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周侧固定安装有施力杆。本技术通过施力杆能够很轻松的带动驱动转轴转动,使翻转平台完成翻转,在这个过程中限位支撑块能够在翻转平台未进行翻转时,为翻转平台提供支撑和限位,第二连接架与配合凹槽的配合能够在翻转平台完成翻转时,为翻转平台提供支撑与限位,施力杆能够更省力的转动驱动转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铅酸电池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


技术介绍

1、在铅酸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首先加工成电极板,从电极板的组装到最后装入电池盒进行铸焊前的过程中,都是以按容量配制串一起的极板组(即极群)为单位进行加工处理的,极群为若干组正、负极板及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组成,每个极板都带有极耳,每个极群中,所有正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一侧排成正极极耳排,所有负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另一侧排成负极极耳排,同极极耳间通过铸焊串联,每个极群在铸焊前需要对正极极耳和/或负极极耳的边极耳向内折20~30°的斜度,然后再根据蓄电池的需要对极耳进行切削并磨去极耳表面的氧化层,方便后续对极耳排进行汇流排铸焊;最后需将极群装入电池壳中再进行铸焊。

2、当极板完成切耳、刷耳后,接下来便是将极群装入电池盒进行汇流排铸焊。在将极群通过下槽机装入电池盒内之前,需要先将极群以及用于夹持极群的夹具进行翻转进行下槽前的预备工作,现有的翻转组件一般由人工进行翻转,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用于夹持极群的夹具很重,人工在进行翻转时无法连续翻转多个夹具,导致下槽前的预备工作效率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对称固定安装有轴承座(2),通过两个轴承座(2)转动安装有驱动转轴(3);所述驱动转轴(3)的周侧固定设有用于与极群夹具固定连接的翻转平台(4),所述驱动转轴(3)的一端部设有连接筒(301),所述连接筒(301)的周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驱动转轴(3)转动的施力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对称设置有增高支架(101),所述轴承座(2)固定安装在增高支架(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对称固定安装有轴承座(2),通过两个轴承座(2)转动安装有驱动转轴(3);所述驱动转轴(3)的周侧固定设有用于与极群夹具固定连接的翻转平台(4),所述驱动转轴(3)的一端部设有连接筒(301),所述连接筒(301)的周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驱动转轴(3)转动的施力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对称设置有增高支架(101),所述轴承座(2)固定安装在增高支架(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平台(4)的安装面靠近驱动转轴(3)的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架(401),所述第一连接架(401)与驱动转轴(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轴(3)的两端周侧设有两个限位轴套(302),所述限位轴套(302)设置在第一连接架(401)与同侧的轴承座(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槽机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有胜詹挺邓昀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