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合金刀头的热压烧结自动化设备,包括机架外壳、以及设置在机架外壳内的主机,所述的主机包括主机架、上冲头、下冲头、工作台板、加热组件、上油缸、下油缸,所述的主机架包括主机上板、主机下板,所述的主机上板和主机下板之间通过立柱支撑,所述的立柱上套装有工作台板,所述的加热组件设置在工作台板上,所述的工作台板上还设置有工件拆卸装置,所述的上油缸、下油缸分别设置在主机上板、主机下板中心部位,所述的上冲头、下冲头分别与上油缸、下油缸连接,自动热压烧结设备方案中的每一个部件以及零件的在线运动的每一步都是互为条件的,都是整体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部件的缺失都会造成效率、效益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合金刀头的热压烧结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热压烧结设备,是冶金产品如刀头等系列产品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艺装备,通常各种冶金块如刀头等零件在热压烧结前,需将冷压结块人工装入热压模具中(刀头热压生产采用石墨模具),将零件与模具同时进行加热烧结冶金,烧结完成后将零件与模具重新进行拆分。整个热压烧结的生产过程是在敞开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热压烧结的冶金块如刀头的生产过程,存在如下问题 冷压结块由于材料及粘接剂原因,热压烧结前的冷压结块间的结合力较差,容易造成人工搬运转运过程中的磕碰不合格,可靠性差。零件及模具量大,占用库存空间大,生产线较长,生产过程不连续,效率低。人工装模及生产过程中的损耗致使所需模具周转量大,人力资源占用量大,成本较高。敞开式生产的能源损耗极其严重,模具加热生产过程中的热能量散失到空气中,热能实际有效利用率极低。工作场地局部环境污染破环严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化学烟尘、有害气体散布在有限的空间内,严重伤害人体健康,但难以进行有效防护。生产的产品受模具限制,烧结后的产品强度一致性差。因此,急需一种环保、节能,又能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满足实际生产使用的热压烧结设备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而提供一种占用空间面积较小,可靠性高,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的热压烧结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压烧结机,包括机架外壳、以及设置在机架外壳内的主机,所述的主机包括主机架、上冲头、下冲头、工作台板、加热组件、上油缸、下油缸,所述的主机架包括主机上板、主机下板,所述的主机上板和主机下板之间通过立柱支撑,所述的立柱上套装有工作台板,所述的加热组件设置在工作台板上,所述的工作台板上还设置有工件拆卸装置,所述的上油缸、下油缸分别设置在主机上板、主机下板中心部位,所述的上冲头、下冲头分别与上油缸、下油缸连接; 所述的机架外壳的上部设置有吸尘管,所述的机架外壳外部还设置有监测控制系统,所述的监测控制系统与主机连接。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压烧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油缸通过油缸法兰与上导向板螺栓连接,所述的上导向板与上冲头螺栓连接,同时所述的上导向板通过上导向柱与主机上板连接; 所述的下油缸也通过油缸法兰与下导向板螺栓连接,所述的下导向板与下冲头也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的下导向板通过下导向柱与主机下板连接。所述的立柱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机上板和主机下板之间。所述的工作台板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通孔结构,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上盖板、下支撑板、上绝缘板、下绝缘板、加热电炉、阴模盖板,其中所述的上盖板、下支撑板分别通过上紧定螺钉、下紧定螺钉固定在通孔结构的两端,所述的加热电炉布置在该通孔结构内部的两侧,所述的上绝缘板设置在加热电炉与上盖板之间,所述的下绝缘板设置在加热电炉与下盖板之间,所述的上盖板、下支撑板的中心部位均为通孔结构,所述的阴模盖板固定安装在上盖板的通孔结构内,所述的下绝缘板、阴模盖板上均设置有热电偶。所述的加热电炉外侧的工作台板内布置有冷却管路。所述的主机上板上设置有千分表。所述的工件拆卸装置包括滑台、横向移动气缸一、横向移动气缸二、气抓一、气抓二、气抓连接板一、气抓连接板二、气动抓手气缸,其中所述的滑台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工作台板上,所述的滑台上并排设置有横向移动气缸一、横向移动气缸二,所述的滑台上还固定设置有一与横向移动气缸一和横向移动气缸二并排并排布置的导轨,所述的导轨的两端分别于气抓连接板一、气抓连接板二活动连接,同时,所述的横向移动气缸一和横向移动气·缸二分别与又分别与气抓连接版一和气抓连接板二连接; 所述的气抓连接板一、气抓连接板二分别与气抓一和气抓二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台上还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的气抓一和气抓二均包括气动抓手气缸,所述的气动抓手气缸与光电开关控制连接。所述的气抓连接板一与导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缓冲器板,所述的缓冲器板上设置有缓冲器。所述的吸尘管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吊装在机架外壳顶部。所述的监测控制系统采用PLC进行控制。所述的主机还安装有拖链。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所述“类柱状小型冶金件”,指的是可近似归类为圆柱状或多棱柱状的单体或组合体零件,以及小锥度的椎体及其组合件。该专利技术热压烧结机包括机架部件、零件输送带部件、零件定位输送带部件、零件装卸部件、阴模模具与烧结炉部件、阳模具压头与主机部件、除尘部件、自动监测控制系统以及液压系统、气动系统、随机附带的水冷系统。组成整机的所有部件,均以机架部件为基础,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包括液压回路、气动回路、水冷系统、电器回路、监测装置、控制部分的各组成件、组成部件,均合理分布于机架的各个部位。较佳地,围绕阴模模具与烧结炉部件,机架上部自身围组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为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有害气体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暂时容留空间,为有效除烟、除尘及有害气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较佳地,一体化的设计使设备的转运与安装非常方便。较佳地,阴模模具与烧结炉部件和阳模模具与主机组件的合理联系、连接部位,以及整机的可围绕设备周缘任意定位操作控制的控制面板,组成了一个优良的人机工程工作环境。较佳地,所述零件输送带,通过由伺服电机带动的同步传送带,依次均匀、准确地将半成品零件定位于设定位置。伺服电机受推送信号和零件抓取气爪以及控制程序的同时控制,适时以不同速率作旋转运动,同时该运动转化为半成品零件的直线进给运动,保证了半成品零件的准确、高效供给至生产线的同步带精确定位输送带推动工位。较佳地,零件伺服电机同步带精确定位输送,保证了要进行烧结强化的零件,极易进行准确抓取,使零件装卸组件自动化的实现成为可能。该专利技术方案设计了零件的精确装夹、下线自动化机构。较佳地,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调节、调整方便易学的零件自动化装卸部件。气、电控制气动抓手纵向运动抓取零件,传输抓取信号,然后横向直线运动到零件放置工位的正上方,接受控制系统的零件释放信号,气动抓手纵向运动释放零件,零件做自由落体运动放入烧结炉预设位置,烧结完成时,通过另一个气、电控制气动抓手做零件下线动作,将成品零件释放到下线滑道上,实现了半成品零件到成品零件的装卸高效自动化,大大提高了零件的装卸准确性与装卸效率。 开创性的采用了新颖的、适用的阴模模具与烧结炉的小型化、一体化密闭隔热优化设计,将阴模模具材料由石墨材料优化为耐热钢制模具,改变了传统的无烧结炉采用石墨模具直接敞开式通电加热的生产方式,使烧结生产过程在绝热环境中连续加热运行;烧结生产过程中,阴模不再从加热炉中取出。当阴模和烧结炉内的微环境升温到所需生产工艺温度后,自动测温装置将信号传送到控制程序中,自动改变加热功率进入精确节能温度控制程序。仅仅存在由于密封不严、炉壁材料热能辐射、阳模具压紧缩放以及零件取放过程中,带走或散失部分能量,烧结炉设计有效防止了热量的无效损耗,能量利用率由传统的不足20%提高到80-90%。除对模具与烧结炉的绝热结合底座炉衬提出了较高的零件加工精度要求和强度要求以及良好的热环境中的底座炉衬精度和强度保持能力以便阴模模具进行精确定位装夹外,阴模模具与烧结炉进行的小型化、一体化密闭隔热优化设计避免了零件堆积转运、石墨模具粉化、模具清洁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压烧结机,包括机架外壳、以及设置在机架外壳内的主机,所述的主机包括主机架、上冲头、下冲头、工作台板、加热组件、上油缸、下油缸,所述的主机架包括主机上板、主机下板,所述的主机上板和主机下板之间通过立柱支撑,所述的立柱上套装有工作台板,所述的加热组件设置在工作台板上,所述的工作台板上还设置有工件拆卸装置,所述的上油缸、下油缸分别设置在主机上板、主机下板中心部位,所述的上冲头、下冲头分别与上油缸、下油缸连接;所述的机架外壳的上部设置有吸尘管,所述的机架外壳外部还设置有监测控制系统,所述的监测控制系统与主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民,郭晓华,时进通,赵胜立,曹贻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