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器管外冷却系统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78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连铸生产中管式结晶器铜管外水冷系统上下法兰处的密封。密封圈的外形与上法兰、半环状卡环及管式结晶器外壁组成的空间相吻合,置于上法兰、半环状卡环管式结晶器外壁组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效果好,可大幅度提高结晶器拉钢次数,减少停机时间,消除因密封失效造成的不安全因素。(*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它特别适用于连铸生产中管式结晶器铜管外水冷系统上下法兰处的密封。目前,连铸生产中管式结晶器铜管外冷却系统的密封方式采用在水箱上部上法兰内口与管外壁相接处加工出断面为三角形的环形沟,嵌入横断面直径略大于该三角形内切圆直径的圆断面硅质胶圈,上面用卡盘卡住,卡盘和上法兰用螺栓联接,固定在水箱上法兰上,硅质胶圈与密封空间的接触形式为线接触。水箱下部密封与上部密封部位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仅是方向相反。使用这种密封结构,易出现因水箱上部密封系统失效而造成生产中断,被迫停机更换结晶器。密封系统失效易发生冷却水与钢水直接接触的事故,是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另外,由于结晶器消耗高,修复工作紧张,只能增加结晶器的备用台数,以维持结晶器的周转。密封系统失效,还造成结晶器铜管上口部位被钢水烧穿而报废。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减少停机时间的结晶器管外冷却系统密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密封圈①的外形与上法兰②、半环状卡环③及管式结晶器④外壁组成的空间相吻合,置于上法兰②与半环状卡环③、管式结晶器④外壁组成的空间内。水箱下部密封与上部密封结构相同,方向相反。本技术断面形状合理,密封效果好,消除了原密封结构中的技术缺陷,可大幅度提高结晶器拉钢次数,减少停机时间,消除因密封失效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附图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弹性石墨密封圈①的外形与上法兰②、半环状卡环③及管式结晶器④外壁组成的空间相吻合,置于上法兰②与半环状卡环③、管式结晶器④外壁组成的空间内。由于密封圈①在组装中需承受打击负荷,为保证密封圈的整体性不受到破坏,在密封圈内设有金属筋网⑤。水箱下部密封与上部密封结构相同,方向相反。权利要求1.一种结晶器管外冷却系统密封装置,置于上法兰②与半环状卡环③、管式结晶器④外壁组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密封圈①的外形与上法兰②、半环状卡环③及管式结晶器④外壁组成的空间相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结晶器管外冷却系统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圈①内设有金属筋网⑤。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连铸生产中管式结晶器铜管外水冷系统上下法兰处的密封。密封圈的外形与上法兰、半环状卡环及管式结晶器外壁组成的空间相吻合,置于上法兰、半环状卡环管式结晶器外壁组成的空间内。本技术密封效果好,可大幅度提高结晶器拉钢次数,减少停机时间,消除因密封失效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文档编号B22D11/124GK2195395SQ9420480公开日1995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建明, 华家鼎, 耿万臣, 刘揆一, 杨福文 申请人:唐山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晶器管外冷却系统密封装置,置于上法兰②与半环状卡环③、管式结晶器④外壁组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密封圈①的外形与上法兰②、半环状卡环③及管式结晶器④外壁组成的空间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华家鼎耿万臣刘揆一杨福文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