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结晶器用导流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77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附属设备,技术方案是:经冲压成型后的内弧导流板和外弧导流板间的接触面为弧形,二者间焊接而成,组焊前两导流板不需做任何机加工,只需找准两端口部尺寸就可施焊。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不产生工艺废料,成本低。(*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附属设备,特别连铸结晶器用导流水套。目前,连铸生产中使用的导流水套由内弧导流板和外弧导流板两件焊接而成,形成一个上口小下口大的弧形长筒,其焊缝线为直线,该直线严格垂直于导流水套圆弧中心线,同时,在导流水套的上下口处给定了该焊缝直线距两块导流板弧面的理论计算尺寸。该公知导流水套有以下两个缺点1、两块导流板冲压成型后,需用机加工手段将焊口处加工成一条直线,需要专用夹具,同时产生许多工艺废料,增高成本。2、由于焊缝距两块导流板的弧面有尺寸要求,致使组焊难度增大。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节省原料,成本低廉的连铸结晶器用导流水套。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内弧导流板(1)和外弧导流板(2)间的接触面为弧形,二者间焊接而成。本技术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不产生工艺废料,组焊难度小,成本低。附图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由冲压成型的内弧导流板(1)和外弧导流板(2)焊接而成,内弧导流板(1)和外弧导流板(2)间的接触面为弧形。组焊前,内弧导流板(1)和外弧导流板(2)不需做任何机加工,两导流板组焊时只需找准两端口部尺寸就可施焊,不必考虑焊缝线距两块导流板弧面的距离精度,弧形焊缝线的弧度依据两块导流板,冲压后形成的弧线经施焊后自然形成。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结晶器用导流水套,由内弧导流板(1)和外弧导流板(2)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内弧导流板(1)和外弧导流板(2)间的接触面为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附属设备,技术方案是经冲压成型后的内弧导流板和外弧导流板间的接触面为弧形,二者间焊接而成,组焊前两导流板不需做任何机加工,只需找准两端口部尺寸就可施焊。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不产生工艺废料,成本低。文档编号B22D11/10GK2197151SQ94208189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刘志文 申请人:唐山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结晶器用导流水套,由内弧导流板(1)和外弧导流板(2)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内弧导流板(1)和外弧导流板(2)间的接触面为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