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接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469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接支座,包括通过轴转动连接的固定件、转动件和转动定位结构,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定位件、第一定位副和第二定位副;定位件位于固定件和转动件之间连接在轴上;第一定位副包括第一弹性凸起、对应设置在固定件表面上与第一弹性凸起在转动中嵌入配合的第一凹槽;第二定位副包括第二弹性凸起、对应设置在转动件表面上与第二弹性凸起在转动中嵌入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一弹性凸起和第二弹性凸起共同沿顺时针方向或共同沿逆时针方向从定位件表面翘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定位结构中定位件通过第一、第二定位副与固定件、转动件配合实现定位;通过提高弹性凸起的弹性力,可以满足承重要求高的设备使用;其轴向尺寸小、结构紧凑,定位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接支座
技术介绍
传统的铰接支座结构通常是采用轴将转动件与固定件转动连接起来,转动件与固定件可以相互转动。由于传统的铰接支座无法实现转动件相对于固定件在转动过程中定位,出现了能够使转动件相对于固定件在转动过程中实现定位的铰接支座结构,该铰接支座结构是采用在转动件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滚珠,并在固定件上设置滚槽和凹点,并用盖板对滚珠产生弹性的压力,使滚珠紧贴滚槽,铰接支座旋转时,滚珠运动到凹点位置,在盖板的弹性力作用下滚珠与凹点配合实现铰接支座的定位。上述铰接支座结构虽然能够实现转动件相对于固定件在转动过程中定位,但是,由于受产品结构尺寸的限制,通常只能采用直径小的滚珠,使得这种结构的铰接支座结构·承重能力较小,当使用该铰接支座结构的设备较重时,其转动定位功能将失效,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铰接支座,克服现有具有转动定位功能的铰接支座承重能力小、不能满足承重要求高的设备使用要求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铰接支座,包括通过轴转动连接的固定件和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定位结构,该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定位件、第一定位副和第二定位副;该定位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和转动件之间连接在所述轴上;所述第一定位副包括设置在该定位件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的表面的第一弹性凸起、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该定位件相配合表面上与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在所述定位件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中嵌入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副包括设置在该定位件与所述转动件相配合的表面的第二弹性凸起、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与该定位件相配合表面上与所述第二弹性凸起在所述定位件相对所述转动件转动中嵌入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和所述第二弹性凸起共同沿顺时针方向或共同沿逆时针方向从所述定位件表面翘起。在本技术的铰接支座中,所述第一凹槽沿圆周方向均布。在本技术的铰接支座中,所述第二凹槽沿圆周方向均布。在本技术的铰接支座中,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和所述第二弹性凸起在同一圆周上交替设置。在本技术的铰接支座中,所述第一弹性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数量相等并在转动中位置匹配。在本技术的铰接支座中,所述第二弹性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数量相等并在转动中位置匹配。在本技术的铰接支座中,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轴转动。在本技术的铰接支座中,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位于所述固定件外侧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孔;该第二盖板位于所述转动件外侧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二凹槽的外侧孔。在本技术的铰接支座中,所述第一盖板铰接在所述轴上。 在本技术的铰接支座中,所述第二盖板铰接在所述轴上。实施本技术的铰接支座,其有益效果是I.设置包括定位件、第一定位副和第二定位副的转动定位结构,定位件通过第一定位副、第二定位副与固定件、转动件配合,实现转动件相对于固定件在转动中的定位;通过提高定位副中弹性凸起的弹性力,可以满足承重要求高的设备使用;2.轴向尺寸小,结构紧凑;3.结构简单,定位可靠。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铰接支座一种实施例主视图。图2是图I中A — 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铰接支座图I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铰接支座中定位件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铰接支座使用状态一。图6是本技术铰接支座使用状态二。图7是本技术铰接支座使用状态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铰接支座包括通过轴5转动连接的固定件3、转动件I和转动定位结构。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定位件2、第一定位副和第二定位副。定位件2位于固定件3和转动件I之间连接在轴5上。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转动连接在轴5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2可以沿径向固定连接在轴5上,也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第一定位副包括设置在定位件2与固定件3相配合的表面的第一弹性凸起22、设置在固定件3与该定位件2相配合表面上与第一弹性凸起22在定位件2相对固定件3转动中与之嵌入配合的第一凹槽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1采用通孔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1可以采用盲孔结构。第二定位副包括设置在定位件2与转动件I相配合的表面的第二弹性凸起23、设置在转动件I与该定位件2相配合表面上与第二弹性凸起23在定位件2相对转动件I转动中与之嵌入配合的第二凹槽1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1采用通孔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可以采用盲孔结构。从定位件2的一侧观察,第一弹性凸起22和第二弹性凸起23均以同一旋转方向从定位件I的表面翘起布置,可以共同沿顺时针方向翘起布置,也可以共同沿逆时针方向翅起布直。当转动件I相对于固定件3转动时,如定位件2的弹性凸起与转动件I的旋转方向相同,则定位件2的弹性凸起与固定件3的相对旋转方向相反,此时定位件2的第一弹性凸起22与固定件3的第一凹槽31相配合,定位件2相对固定件3静止,转动件I的第二凹槽11的槽边及转动件I的配合表面压迫第二弹性凸起23变形,转动件I相对于定位件2转动,当转动到定位件2的第二弹性凸起23与转动件I的第二凹槽11的下一个配合位置时,第二弹性凸起23嵌入第二凹槽11内实现定位。如定位件2的弹性凸起与转动件I的旋转方向相反,则定位件2的弹性凸起与固定件3的相对旋转方向相同,此时定位件2的第二弹性凸起23与转动件I的第二凹槽11相配合,定位件2相对转动件I静止,固定件3的第一凹槽31的槽边及固定件3的配合表面压迫第一弹性凸起22变形,固定件3相对于定位件2转动,当转动到定位件2的第一弹性凸起22与固定件3的第一凹槽31的下一个配合位置时,第一弹性凸起22嵌入第一凹槽31内实现定位。为了实现在旋转中转动件I相对于固定件3单向转动均匀角度定位,可以将第一凹槽31沿圆周方向均布或将第二凹槽11沿圆周方向均布。要实现在旋转中转动件I相对于固定件3双向转动均匀角度定位,须同时将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11沿圆周方向均布。当然,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11不沿圆周方向均布,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凸起22与第一凹槽31的数量相等并在转动中位置匹配,可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凸起22与第一凹槽31的数量可以不同,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凸起23与第二凹槽11的数量相等并在转动中位置匹配,可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凸起23与第二凹槽11的数量可以不同,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凸起22和第二弹性凸起23在同一圆周上交替设置,可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凸起22和第二弹性凸起23设置在不同圆周上,或第一弹性凸起22和第二弹性凸起23非交替设置,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为了防止灰尘、杂物进入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11内,影响铰接支座工作的可靠性,设置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6,第一盖板4位于固定件3的外侧表面并覆盖第一凹槽31的外侧孔。第二盖板6位于转动件I的外侧表面并覆盖第二凹槽11的外侧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4、第二盖板6均铰接在轴5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可以仅将第一盖板4或第二盖板6均铰接在轴5上,或将第一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接支座,包括通过轴转动连接的固定件和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定位结构,该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定位件、第一定位副和第二定位副;该定位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和转动件之间连接在所述轴上;所述第一定位副包括设置在该定位件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的表面的第一弹性凸起、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该定位件相配合表面上与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在所述定位件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中嵌入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副包括设置在该定位件与所述转动件相配合的表面的第二弹性凸起、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与该定位件相配合表面上与所述第二弹性凸起在所述定位件相对所述转动件转动中嵌入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和所述第二弹性凸起共同沿顺时针方向或共同沿逆时针方向从所述定位件表面翘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又华欧阳星涛沈美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