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工具装置,其包括握柄、弹抵片、工件及压钮,该弹抵片组设于收纳槽内,且弹抵片包括一弹片及一固定片,而该工件枢接于固定片且与压抵肋同一侧,且工件于枢接处周侧穿设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该压钮一端穿入握柄至收纳槽与压抵肋接抵;如此,工件可借由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与定位凸定位,而定位收纳于收纳槽内或枢转出收纳槽外定位于特定角度使用,另外按压压钮使压抵肋带动弹片上的定位凸脱离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使工件解除定位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收纳且方便携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折叠式工具装置,应用于手工具的
,特别是指一种利于收纳且方便携带的折叠式工具装置。技术背景·当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于进行墙面粉刷工作之前,需先以扁平的手工具(油灰刀)将残留于墙面上的残漆清除,才得以令重新涂抹上的油漆能均匀的布于整个墙面上;另外,油灰刀除了应用于去除残漆外,还可去除黏着于地面上或卡于地面缝隙造成地面凹凸不平的物质,因此其应用范围相当的广泛,不论用于前述所提及的刮除残漆或者铲除黏浊物及涂抹补土填补墙面缝隙等,都能有效的操作使用。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439823「油灰刀握柄紧固结构」,其刀身的夹持端设有一长孔;握把是由上盖及下座两构件纵向相对结合而成,二者皆形成壳状体,且于适当位置相对设有插柱及容柱管可供相互插合固定者;其特征在于下座的凸座沿纵向轴贯穿设有一定宽度的插孔,该插孔亦可形成一喇叭口 ;下座座身在插孔的后方外缘设有两相对的C形框,在该二 C形框间设有一倒勾凸榫,使刀身的夹持端迫入插孔的后端,其外缘两侧即插嵌入两相对C形框内侧而固定,而刀身夹持端上的长孔恰扣于倒勾凸榫处而固定。虽然现有技术「油灰刀握柄紧固结构」,其比刀身及握把仅以铆钉固定使用的油灰刀结构更坚固及耐用,但建筑工程的师傅需携带施工的工具繁多,因此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结构,不具有体积小且利于携带及收纳的功能,而油灰刀刀身的前端较其它部分薄,若一不注意会不慎的刮伤皮肤;因此,有必要加以研发能减轻携带负担及降低伤害的折叠式工具>J-U ρ α装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手工具体积较大,且不方便携带及收纳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折叠式工具装置,其利于收纳且方便携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折叠式工具装置,包括一握柄、一弹抵片、一工件及一压钮,其中该握柄横向开设一收纳槽;该弹抵片组设于收纳槽内,且弹抵片包括一弹片及一固定片,该弹片与固定片一端一体成形连接,而弹片另一端相对固定片分离或靠合,该弹片于一端面设有一压抵肋及一定位凸;该工件枢接于固定片且与压抵肋同一侧,而工件于枢接处周侧穿设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可与定位凸卡固定位;该压钮一端穿入握柄至收纳槽与压抵肋接抵;如此,工件可借由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与定位凸定位,而定位收纳于收纳槽内或枢转出收纳槽外定位于特定角度使用,另外按压压钮使压抵肋带动弹片上的定位凸脱离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使工件解除定位状态。本技术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1.该握柄对应压抵肋穿设一通孔,该通孔包括一宽径孔及一窄径孔,且窄径孔于靠近宽径孔处凸设一卡凸,而该压钮包括一头端及一朝压抵肋延伸的抵柱,该抵柱穿入宽径孔至窄径孔,该抵柱外周设有一与卡凸相互卡抵的限位凸,而头端露于通孔外。2.进一步包括一弹簧,该弹簧套设抵柱,且弹簧两端分别弹抵于压钮的头端及宽径孔孔底,该弹簧得以协助压钮弹性复位。3.另于收纳槽内设有一弹推片,且弹推片一端组设于收纳槽槽壁,另一端则弹性靠抵工件周缘,以推抵工件出收纳槽外。4.另于工件周侧对应压抵肋向内开设一缺口,该压抵肋位于缺口内。5.该弹片及固定片间形成一裂口,且裂口延伸至弹抵片中段,另于弹抵片开设一与裂口相互连通的穿孔,因此得以提升弹片的弯曲程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利于收纳且方便携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工件与弹抵片枢设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工件为收折状态。图5是本技术末按压压钮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按压压钮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工件为枢转出收纳槽外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弹推片为弹性蓄力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弹推片推抵工件枢转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I握柄11收纳槽12通孔121宽径孔122窄径孔1221卡凸2弹抵片21弹片22固定片23压抵肋24定位凸25裂口26穿孔3工件31第一定位孔32第二定位孔33 缺口4 压钮41头端42抵柱421限位凸5弹推片6 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折叠式工具装置,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其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一握柄I、一弹抵片2、一工件3及一压钮4,其中该握柄I横向开设一收纳槽11 ;该弹抵片2组设于收纳槽11内,且弹抵片2包括一弹片21及一固定片22,该弹片21与固定片22 —端一体成形连接,而弹片21另一端相对固定片22分离或靠合,该弹片21于一端面设有一压抵肋23及一定位凸24 ;该工件3 (本实施例是油灰刀,并可于工件3上设拔丁孔、开灌口等方便施工使用的结构)枢接于固定片22且与压抵肋23同一侧,而工件3于枢接处周侧穿设一第一定位孔31及一第二定位孔32,该第一定位孔31或第二定位孔32可与定位凸24卡固定位(本技术的定位孔的数量不仅限于第一定位孔31及第二定位孔32 ;因此,定位孔的数量可 依据工件3所需定位的各角度需求,进而于增加工件3上定位孔的数量,故应知定位孔数量的增加皆包含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范围内);该压钮4 一端穿入握柄I至收纳槽11与压抵肋23接抵,而压钮4另一端露于握柄I外供按压(前述为本技术的主实施例)。经由前述主实施例结构的说明,进一步加以详细说明主实施例各结构的细部功能,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工件3收纳于收纳槽11内,且定位凸24卡固定位于第一定位孔31内,令工件3得以固定于收纳槽11内方便携带;而当欲使用工件3时,即可按压压钮4压抵弹片21相对固定片22向下弯曲,连带使定位凸24脱离第一定位孔31的限制,如图6所示;如此工件3即可枢转出收纳槽11至适当角度使用,如图7所示,其是工件3与握柄I之间的角度呈180度,而定位凸24穿入第二定位孔32内定位,以固定工件3与握柄I之间的角度,如此工件3于操作过程中便不会任意枢摆,而影响工作的效率,并同时借由工件3的枢转定位,以利于收纳携带使用。另外,本技术进一步包括以下的技术特征,以协助及提升本技术主实施例的功能的功效I.请参阅图I、图5所示,该握柄I对应压抵肋23穿设一通孔12,该通孔12包括一宽径孔121及一窄径孔122,且窄径孔122于靠近宽径孔121处凸设一卡凸1221,而该压钮4包括一头端41及一朝压抵肋23延伸的抵柱42,该抵柱42穿入宽径孔121至窄径孔122,该抵柱42外周设有一与卡凸1221相互卡抵的限位凸421,而头端41露于通孔12外,借此,该压钮4得以被限位于握柄I上。2.请参阅图5所示,进一步包括一弹簧6,该弹簧6套设抵柱42,且弹簧6两端分别弹抵于压钮4的头端41及宽径孔121孔底,该弹簧6得以协助压钮4弹性复位。3.请参阅图3所示,该弹片21及固定片22之间形成一裂口 25,且裂口 25延伸至弹抵片2中段,另于弹抵片2开设一与裂口 25相互连通的穿孔26,因此得以加强弹片21的弯曲程度,使弹片21不易因长期的弯曲而断裂。4.请参阅图4所示,工件3周侧对应压抵肋23向内开设一缺口 33,令工件3于收纳状态时,压抵肋23得以位于缺口 33内,使工件3能完整收纳于收纳槽11内。5.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于收纳槽11内设有一弹推片5,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工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握柄、一弹抵片、一工件及一压钮,其中:该握柄横向开设一收纳槽;该弹抵片组设于该收纳槽内,且该弹抵片包括一弹片及一固定片,该弹片与固定片一端一体成形连接,该弹片另一端相对该固定片分离或靠合,该弹片于一端面设有一压抵肋及一定位凸;该工件枢接于该固定片且与该压抵肋同一侧,而该工件于枢接处周侧穿设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或该第二定位孔可与该定位凸卡固定位;该压钮一端穿入握柄至该收纳槽与该压抵肋接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宏,
申请(专利权)人:陈守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