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流石灰筒仓,包括筒仓体(2)、设置在筒仓体(2)上端的筒仓顶(1)和设置在筒仓下端的筒仓扩展段(3),筒仓顶(1)上连接有与筒仓体(2)内部连通的进料管(11),其中,筒仓扩展段(3)下端设置有筒仓过渡段料斗(4),筒仓过渡段料斗(4)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65°小于90°,所述的筒仓过渡段料斗(4)的外壁设有空穴振打系统(14)。该整体流石灰筒仓从根本上解决了石灰筒仓经常堵塞、下料不均匀、时大时小、易产生空穴的问题,提高了石灰给料精确度和连续性,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出水水质,降低了运行成本,使生产安全性得以很大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进行城市再生水(中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中存储石灰物料的石灰筒仓。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和脱硫除尘行业中,氢氧化钙被广泛用于酸碱中和、石灰沉淀法等工艺中。氢氧化钙作为廉价的酸碱中和剂更是常常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通过石灰深度处理后的城市再生水可作为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电厂循环水补充水采用城市再生水成为城市污水资源化的途径。氢氧化钙的耗量较大,石灰筒仓是城市再生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对于整个石灰筒仓,其关键部位就在于底部。普通的石灰筒仓由于底部采用料斗·筒壁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不大于45°的料仓,这样设计的石灰筒仓虽然提供了最大的存贮量,但却没有考虑到由于存贮了不流动的粉料,实际的卸料能力小,不能做到整体流动,筒仓内容易结拱、形成空洞、断料等现象,导致下列各种问题第一,石灰筒仓内易形成偏斜,空洞、起拱或架桥等情况,导致物料流动不均匀,严重时供料系统会断流。第二,出料口流速不稳定,导致流动通道不稳定,卸料时粉料密度变化大,可能使安装在出料口的容积式供料机失效。第三,在密实应力的作用下,不流动区留下的粉料可能变质或结块。第四,沿筒仓体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料位指示计被不流动区的物料覆盖,因此不能正确指示石灰筒仓内的料位高度。另外,石灰因为其本身的物料特性,极易在料仓内结拱,形成空洞等情况,导致石灰物料流动不均匀,甚至断流,除大大增加了维护工作量外,也降低了筒仓及设备的使用率,从而影响废水处理和脱硫除尘效果。目前,针对这种情况通常采用人工击打或在筒料仓上安装振荡器或空气炮,以破坏空洞和起拱,但效果均不是很明显。出现起拱或架桥、空洞等现象除受物料本身特性的影响外,主要还是因为现有技术忽略了筒仓几何条件与石灰在料仓内的流动形态的不吻合。ZL201020676425. I公开了一种整体流石灰筒仓,包括筒仓体、设置在筒仓体上端的筒仓顶和设置在筒仓体下端的筒仓扩展段,筒仓顶是连接有与筒仓体内部连通的进料管;筒仓过渡段料斗为偏心斜料斗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石灰筒仓在筒仓体下端连接有筒仓扩展段和偏心斜料斗状的过渡段偏心料斗,保证了筒仓的结构有利于内部的石灰物料形成整体流型。上述整体流石灰筒仓,虽然采用过渡段偏心料斗保证了筒仓的结构有利于内部的石灰物料形成整体流型,但却忽视了底部料仓的设计对起拱或架桥、空穴等现象起着根本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石灰筒仓经常堵塞、下料不均匀、时大时小、易产生空穴等问题的整体流石灰筒仓。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流石灰筒仓,包括筒仓体、设置在筒仓体上端的筒仓顶和设置在筒仓下端的筒仓扩展段,筒仓顶上连接有与筒仓体内部连通的进料管,其特征在于筒仓扩展段下端设置有筒仓过渡段料斗,筒仓过渡段料斗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65°小于90°,所述的筒仓过渡段料斗的外壁设有空穴振打系统。整个石灰筒仓的关键部位就在于底部。普通的石灰筒仓由于底部采用料斗筒壁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不大于45°的料仓,从物料本身来说,未能控制石灰的空穴架桥,极易导致石灰在料仓内形成空穴,不利于石灰下料,经常会引起堵塞,导致石灰物料流动不均匀,甚至断流,除大大增加了维护工作量外,也降低了筒仓及设备的使用率,从而影响废水处理和·脱硫除尘效果。本技术经过改进后的整体流石灰筒仓,一方面底部的料斗段根据石灰的堆积角度等自然性质,采用料斗筒壁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不低于65°的料仓,这样,保证石灰粉的自然下料,有效地控制住了石灰的空穴架桥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石灰粉下料堵塞的问题;另一方面,空穴振打系统的设置有助于石灰物料流动,能够防止石灰起拱或架桥,保证石灰物料的顺畅流动。所述的筒仓过渡段料斗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优选6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筒仓过渡段料斗的上开口圆心与下开口圆心的连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O 10°。所述的筒仓过渡段料斗的上开口圆心与下开口圆心的连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优选5 10°。选择该优选范围时,筒仓过渡段料斗一侧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将不同于另一侧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9,可以一侧为69°,另一侧为76° ,如图3所不,这样筒仓过渡段料斗则形成一个上开口圆心与下开口圆心不同轴的偏心斜料斗形状,采用偏心斜料斗可以改善料斗的几何形状,平衡筒仓在水平横截面上的不平衡横向力,使筒仓的整体卸料和自流相互协调,降低起拱或架桥的形成几率。所述的空穴振打系统为气动振打系统。所述的气动振打系统包括空气振打盘片、空气振打连接气源管和空气振打储气罐,所述的空气振打盘片通过所述的空气振打连接气源管设在筒仓过渡段料斗的外壁。进料管的弯曲部呈倒“U”型。筒仓扩展段与筒仓过渡段料斗的连接处采用对焊接结构。筒仓过渡段料斗、筒仓扩展段和筒仓体的筒壁上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料位指示计。筒仓顶上设置有消除进料和下料时粉尘的除尘器、安全阀和检查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整体流石灰筒仓解决了原有的石灰筒仓的缺点,保证石灰粉的自然下料,有效地控制住了石灰的空穴架桥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石灰粉下料堵塞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石灰给料精确度和连续性,保证了石灰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降低了运行成本,使生产安全性得以很大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整体流石灰筒仓进行具体说明。图I是实施例一所述整体流石灰筒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整体流石灰筒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整体流石灰筒仓的空穴振打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整体流石灰筒仓的空穴振打系统的设置位置 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所述整体流石灰筒仓的筒仓过渡段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筒仓顶,2—筒仓体,3—筒仓扩展段,4—筒仓过渡段料斗,5——料位指示计,8——除尘器,9——安全阀,10——检查孔,11——进料管,13——出料口,14——空穴振打系统,15——空气振打盘片、16——空气振打连接气源管,17——空气振打储气罐。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整体流石灰筒仓进行详细的说明,该整体流石灰筒仓,包括筒仓体2、设置在筒仓体2上端的筒仓顶I和设置在筒仓下端的筒仓扩展段3,筒仓顶I上连接有与筒仓体2内部连通的进料管11,筒仓扩展段3下端设置有筒仓过渡段料斗4,筒仓过渡段料斗4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65°小于90°,例如可以优选69°,所述的筒仓过渡段料斗4的外壁设有空穴振打系统14。参见图I和图2。整个石灰筒仓的关键部位就在于底部。普通的石灰筒仓由于底部采用料斗筒壁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不大于45°的料仓,从物料本身来说,未能控制石灰的空穴架桥,极易导致石灰在料仓内形成空穴,不利于石灰下料,经常会引起堵塞,导致石灰物料流动不均匀,甚至断流,除大大增加了维护工作量外,也降低了筒仓及设备的使用率,从而影响废水处理和脱硫除尘效果。本技术经过改进后的整体流石灰筒仓,一方面底部的料斗段根据石灰的堆积角度等自然性质,采用料斗筒壁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不低于65°的料仓,这样,保证石灰粉的自然下料,有效地控制住了石灰的空穴架桥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石灰粉下料堵塞的问题;另一方面,空穴振打系统的设置有助于石灰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流石灰筒仓,包括筒仓体(2)、设置在筒仓体(2)上端的筒仓顶(1)和设置在筒仓下端的筒仓扩展段(3),筒仓顶(1)上连接有与筒仓体(2)内部连通的进料管(11),其特征在于:筒仓扩展段(3)下端设置有筒仓过渡段料斗(4),筒仓过渡段料斗(4)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65°小于90°,所述的筒仓过渡段料斗(4)的外壁设有空穴振打系统(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新玉,王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