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离析装置,包括罐体及安装于罐体内的防离析管,穿过罐体的底部设有伸入罐体内的进料管,进料管从防离析管的底部伸入至防离析管顶部,防离析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散料孔,进料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料孔。此防离析装置在进行干混砂浆的储存时,通过进料管将干混砂浆送入罐体内,通过进料管送入的干混砂浆首先通过进料管管壁的出料孔进入防离析管内,并通过防离析管管壁上的散料孔进入罐体内,干混砂浆在罐体内从底部逐渐向上堆放,并经过防离析管的阻挡,可防止干混砂浆在罐体内发生离析,更好的保证其原始的干混比例,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储存装置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离析的储料装置。
技术介绍
干混砂浆是国家和省市推广的新型建筑材料,干混砂浆的品种很多,在干混砂浆的生产和运输及使用过程中预防砂浆离析很关键。而在砂浆生产运输和使用中砂浆易产生离析主要在以下几个过程中混合机出料、输送、入库、散装装车、现场泵料入库以及出料搅拌。造成离析的原因是砂浆中骨料与粉料及添加剂分离,由于砂浆储存过程中的高落差、飞扬及振动,使得骨料与粉料相分离,要解决砂浆的离析,必须减少、消除或抑制上述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储存干混砂浆过程中可防止砂浆离析的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离析装置,包括罐体及安装于罐体内的防离析管,穿过罐体的底部设有伸入罐体内的进料管,进料管从防离析管的底部伸入至防离析管顶部,防离析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散料孔,进料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料孔。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进料管上的出料孔与防离析管上的散料孔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罐体内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顶端位于罐体内的顶端,排气管的底端位于罐体底部的外侧。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罐体的底部设有倒锥形的罐底,罐底的底部设有螺旋蝶阀及位于螺旋蝶阀底部的手动闸阀。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罐体的下方还设有罐体支架,罐体的外壁上还设有沿罐体外壁向上的爬梯。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罐体的内部设有与罐体的内壁和排气管及进料管的外壁均相连的管支架。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罐体的底部设有若干吊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防离析装置在进行干混砂浆的储存时,通过进料管将干混砂浆送入罐体内,通过进料管送入的干混砂浆首先通过进料管管壁的出料孔进入防离析管内,并通过防离析管管壁上的散料孔进入罐体内,干混砂浆在罐体内从底部逐渐向上堆放,并经过防离析管的阻挡,可防止干混砂浆在罐体内发生离析,更好的保证其原始的干混比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进料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防离析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 图4,本技术为一种防离析装置,包括罐体I及安装于罐体I内的 防离析管2,穿过罐体I的底部设有伸入罐体I内的进料管3,进料管3从防离析管2的底部伸入至防离析管2顶部,防离析管2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散料孔21,进料管3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料孔31。此防离析装置在进行干混砂浆的储存时,通过进料管3将干混砂浆送入罐体I内,通过进料管3送入的干混砂浆首先通过进料管3管壁的出料孔31进入防离析管2内,并通过防离析管2管壁上的散料孔21进入罐体I内,干混砂浆在罐体I内从底部逐渐向上堆放,并经过防离析管2的阻挡,可防止干混砂浆在罐体I内发生离析,更好的保证其原始的干混比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进料管3上的出料孔31与防离析管2上的散料孔21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干混砂浆在经过进料管3进入罐体I内后,首先通过进料管3底部管壁上的出料孔31向罐体I底部堆放,在干混砂浆扩散过程中,由于进料管3上的出料孔31与防离析管2上的散料孔21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从出料孔31出来的干混砂浆将受到防离析管2的阻挡,后通过防离析管2上的散料孔21在罐体I内均布,可有效防止干混砂浆的混合料的离析。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罐体I内设有排气管4,排气管4的顶端位于罐体I内的顶端,排气管4的底端位于罐体I底部的外侧。干混砂浆通过进料管3进入罐体I内,将造成罐体I内压力上升,排气管4可将罐体I内的空气通过顶管的排气管4入口从罐体I的底部排出,以对罐体I内部进行有效泄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罐体I的底部设有倒锥形的罐底11,罐底11的底部设有螺旋蝶阀12及位于螺旋蝶阀12底部的手动闸阀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罐体I的下方还设有罐体支架5,罐体I的外壁上还设有沿罐体I外壁向上的爬梯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罐体I的内部设有与罐体I的内壁和排气管4及进料管3的外壁均相连的管支架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罐体I的底部设有若干吊耳7。罐体支架5对罐体I进行支撑,工作人员可通过爬梯6上到罐体I的顶端。同时,在需要使用罐体I内储存的干混砂浆时,可通过旋转罐体I底部的螺旋蝶阀12和手动闸阀13,从罐体I的底部取料。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I)及安装于所述罐体(I)内的防离析管(2),穿过所述罐体⑴的底部设有伸入罐体⑴内的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从防离析管(2)的底部伸入至防离析管(2)顶部,所述防离析管(2)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散料孔(21),所述进料管(3)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料孔(3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3)上的出料孔(31)与防离析管(2)上的散料孔(21)不在同一水平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内设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的顶端位于罐体(I)内的顶端,所述排气管(4)的底端位于罐体(I)底部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的底部设有倒锥形的罐底(11),所述罐底(11)的底部设有螺旋蝶阀(12)及位于螺旋蝶阀(12)底部的手动闸阀(13)。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的下方还设有罐体支架(5),所述罐体(I)的外壁上还设有沿罐体(I)外壁向上的爬梯(6)。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的内部设有与罐体(I)的内壁和排气管(4)及进料管(3)的外壁均相连的管支架(8)。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的底部设有若干吊耳(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离析装置,包括罐体及安装于罐体内的防离析管,穿过罐体的底部设有伸入罐体内的进料管,进料管从防离析管的底部伸入至防离析管顶部,防离析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散料孔,进料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料孔。此防离析装置在进行干混砂浆的储存时,通过进料管将干混砂浆送入罐体内,通过进料管送入的干混砂浆首先通过进料管管壁的出料孔进入防离析管内,并通过防离析管管壁上的散料孔进入罐体内,干混砂浆在罐体内从底部逐渐向上堆放,并经过防离析管的阻挡,可防止干混砂浆在罐体内发生离析,更好的保证其原始的干混比例,此技术用于储存装置领域。文档编号B65D88/54GK202670505SQ20122029402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 光, 梁宜杰, 谭锐洪, 冯桂忠, 张敏斌, 莫绍暖 申请人:广州石井力展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离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及安装于所述罐体(1)内的防离析管(2),穿过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伸入罐体(1)内的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从防离析管(2)的底部伸入至防离析管(2)顶部,所述防离析管(2)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散料孔(21),所述进料管(3)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出料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梁宜杰,谭锐洪,冯桂忠,张敏斌,莫绍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石井力展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