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7:24刀柄的夹紧装置,刀柄末端设置有螺纹孔,包括底座、定位座和螺杆;底座装夹在机床工作台上、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螺杆的装配螺孔;定位座呈圆台锥体、沿轴线设置有通孔,底面固定连接底座上表面;螺杆设置在定位座通孔内、两端设置螺纹,螺杆的一端连接底座的装配螺孔、另一端连接刀柄末端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7:24刀柄的夹紧装置,保证了找正精度的稳定性;装夹刚性强、安全可靠,装夹精度高、保证刀柄在加工时的精度,同时,装夹拆卸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是刀具制造中、一种7 24刀柄的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铣刀主要有整体硬质合金铣刀,可转位铣刀及成型铣刀。成型铣刀主要用高速钢制造,但随着硬质合金技术的进步,成型统刀的制造材料也在向硬质合金方向发展,主要有整体硬质合金,焊接硬质合金与可换刀片式硬质合金成型铣刀。一般小直径成型铣刀刀柄采用直柄,而大直径成型铣刀刀柄根据机床接口不同,采用BT柄,HSK等刀柄。·由于硬质合金价格昂贵,产品制造商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考虑均希望硬质合金铣刀采用可换刀片的结构。特别是大直径的铣刀,如采用整体硬质合金制造,由于制造工艺困难,不仅价格十分昂贵,毛坯质量也不易保证,只有采用可换硬质合金刀片的结构,例如大直径立铣刀,大直径成型铣刀等。大直径的铣刀切削力较大,属重切削,而目前用于铣削加工的机床,一般采用BT柄做为重切削的机床接口,所以可换刀片的大直径铣刀一般采用BT柄结构,而且为了保证刀具的精度与刚性,一般都采用刀柄与刀体为整体结构的设计。此种刀具在生产中加工刀片槽为关键工序,目前一般采用车铣复合或高速铣此类高精度、多轴联动机床进行刀片槽的加工。为了保证刀片槽加工精度,刀具在机床上的装夹就十分重要,要保证装夹的安全性,装夹精度与装夹的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7 24刀柄的夹紧装置,使得7 24刀柄得以在机床上能够进行快速装夹、加工。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7 24刀柄的夹紧装置,刀柄末端沿轴向设置有螺纹孔,包括底座、定位座和螺杆;底座装夹在机床工作台上、中心处设置有螺杆的装配螺孔;定位座呈圆台锥体、沿轴线设置有通孔,底面固定连接底座上表面;螺杆两端设置螺纹,螺杆的一端连接刀柄末端螺纹孔,另一端连接底座的装配螺孔,将刀柄插入定位座通孔内。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夹紧槽,通过螺钉与工作台固定装夹。所述定位座通孔为7 24锥孔、为刀柄装夹的定位面,定位座顶部于刀柄的对应位置设有配套使用的键槽,键槽内设置定位键和夹紧螺钉。所述底座的四周开有便于扳手扳动的安装槽。所述底座与定位座之间通过圆柱销定位、螺钉连接。所述螺杆上、连接底座的螺纹与连接刀柄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杆两端螺纹中间的连接部分为外六方。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7 :24刀柄的夹紧装置,将夹紧装置夹紧在工作台上,找正定位座的7 :24锥孔与工作台旋转中心同心,装入铣刀,并将螺杆旋入刀柄螺孔,即可以通过旋紧螺杆将刀柄进行锁紧,加工完成后反向转动螺杆即可卸下刀具。端面定位键防止铣削刀片槽时刀具的周向转动。通过此装置保证了找正精度的稳定性;装夹刚性强、安全可靠,装夹精度高、保证刀柄在加工时的精度,同时,装夹拆卸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I为7 :24刀柄夹紧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7 :24刀柄夹紧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7 24刀柄夹紧装置底座主视结构不意图;图4为7 :24刀柄夹紧装置定位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7 :24刀柄夹紧装置定位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7 :24刀柄夹紧装置螺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7 :24刀柄夹紧装置定位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为底座,2为定位座,3为螺杆,4为定位键,5为螺钉,6为圆柱销,7为螺钉、8-刀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 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7 :24刀柄8的夹紧装置,7 :24刀柄8的末端沿轴向设置有螺纹孔,7 24刀柄8的夹紧装置包括底座I、定位座2、螺杆3、定位键4和圆柱销6等组成部件。底座I呈圆盘状、底面上设置有夹紧槽、配合机床工作台表面的夹紧装置安装,夹紧槽为4个、呈90°夹角对称分布,通过螺钉与工作台固定装夹一体。底座I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螺杆3的装配螺孔。同时,底座I四周开有便于扳手扳动的安装槽,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槽沿直径方向设置、呈90°夹角均匀对称分布在底座I的外周面上。定位座2呈圆台锥体、沿锥体的中心轴线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为对应7 24刀柄8外廓形状的7 24锥孔、通孔内廓为刀柄8装入后的定位面。定位座2的底面与底座I上表面贴合,通过圆柱销6定位、螺钉7连接固定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座2上沿轴向设置有3个销孔,底座I上对应设置有3个盲孔,均呈120°均匀分布,通过3根圆柱销6、由定位座2上的销孔插入底座I盲孔,进行定位;定位座2上沿轴向设置有3个沉孔,底座I上对应设置有3个盲孔,通过3根内六角圆柱头螺钉7,由定位座2沉孔螺入底座I盲孔,与底座I夹紧固定一体。螺杆3安装在定位座2通孔内、是一个两端设置螺纹的螺杆3,一端连接刀柄8末端的螺孔、另一端连接底座I的装配螺孔,将刀柄8插入定位座2的通孔内、并连接在底座I上。且这两端设置的螺纹方向不同,即螺杆3连接底座I的螺纹为左旋螺纹、连接刀柄8的螺纹为右旋螺纹;或螺杆3连接底座I的螺纹为右旋螺纹、连接刀柄8的螺纹为左旋螺纹。另外,螺杆3两端螺纹中间的连接部分为外六方,便于扳手的转动。上述结构,通过用螺杆3将刀柄8插入定位座2、并固定装夹在底座I上,定位座2的通孔与刀柄8尾部接触、为刀柄8的加工定位面。为了防止加工时刀具的周向转动,刀柄8与夹紧装置之间设置有周向定位装置。具体是在定位座2顶部和刀柄8的对应位置上设有配套使用的2个半开键槽,2个半开键槽组合而成一个完整的键槽,在此键槽内设置定位键4,构成刀柄8的周向定位装置。同时,该键槽底部设置有螺纹孔、定位键4对应螺纹孔位置设置螺纹通孔,通过螺钉5插入定位键4上的螺纹通孔与键槽底部的螺纹孔连接,将定位键4夹紧固定在键槽内。本技术的所有部件规格需根据机床工作台大小及刀柄8规格而设计。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本技术的底座I和定位座2连接完整、固定装夹在机床工作台上。然后,使用螺杆3 —端连接7 24刀柄8,将螺杆3的另一端旋入底座I中心的螺孔内。再使用扳手夹住螺杆3中部的外六方,进行转动夹紧,转动空间由底座I顶面上的·开槽宽度决定。最后,将刀柄8上与定位座2顶部的键槽对应配合,装入定位键4、并使用螺钉5将其夹紧固定。将7 24刀柄8装夹完毕,即可打开机床进行机械加工。加工完成后反向转动螺杆3即可卸下刀具。权利要求1.一种7 :24刀柄的夹紧装置,刀柄末端沿轴向设置有螺纹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座和螺杆;底座装夹在机床工作台上、中心处设置有螺杆的装配螺孔;定位座呈圆台锥体、沿轴线设置有通孔,底面固定连接底座上表面;螺杆两端设置螺纹,螺杆的一端连接刀柄末端螺纹孔,另一端连接底座的装配螺孔,将刀柄插入定位座通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7:24刀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夹紧槽,通过螺钉与工作台固定装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724刀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通孔为7 24锥孔、为刀柄装夹的定位面,定位座顶部于刀柄的对应位置设有配套使用的键槽,键槽内设置定位键和夹紧螺钉。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7:24刀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四周开有便于扳手扳动的安装槽。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7:24刀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定位座之间通过圆柱销定位、螺钉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724刀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连接底座的螺纹与连接刀柄的螺纹方向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7:24刀柄的夹紧装置,刀柄末端沿轴向设置有螺纹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座和螺杆;底座装夹在机床工作台上、中心处设置有螺杆的装配螺孔;定位座呈圆台锥体、沿轴线设置有通孔,底面固定连接底座上表面;螺杆两端设置螺纹,螺杆的一端连接刀柄末端螺纹孔,另一端连接底座的装配螺孔,将刀柄插入定位座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乐安,吴波,刘文泽,胡剑华,吴伟,王强,谢鸿,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