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包括粗加工工装和精加工工装;粗加工工装包括第一底座,其顶端设有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的定位凸起,底端设有装夹在第一机床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键;精加工工装包括第二底座,其底端设有装夹在第二机床工作台上的第二定位键,顶面两端分别设有尾座定位键和装夹第二机床回转台的回转台定位键,两者固定点的连线与第二机床主轴轴线成12°;用于将粗加工后的轴套毛坯尾端定位在尾座定位键处,头端定位在回转台处并能实现回转台带动轴套毛坯旋转的定位工装,机床的分度头设在定位工装上。该制造工装实现了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卷取机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
技术介绍
卷取机是现代带材轧机主轧线上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卷取机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轧机效能的发挥。为实现板卷的卷取与分离,卷取机卷筒外筒壁必须能够实现涨缩动作,实现这一动作的运动部件较多,零件形状比较复杂;尤其是卷筒轴套,其不仅形状复杂,而且公差与粗糙度要求严格,在众多的零件中,它的加工难度最大。卷取机涨缩动作的实现一般由一个卷筒轴套和四块扇形板组成,扇形板通过液压缸的动力可以实现在轴套上位移,因扇形板与轴套是斜面配合,位移的同时可实现径向距 离的增减,实现涨缩动作。请参阅附图1-2,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右侧视图;该轴套结构复杂,其具有八处与内孔轴线倾斜12°的双联60°角外斜燕尾101,该八处燕尾101分为两组布置在轴套的轴向位置,每组包括四处沿周向均匀布置的燕尾101,且八处12°斜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Ral. 6。目前,一般采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内孔的毛坯件来加工上述轴套。在现代机械制造领域,数控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出现,使上述结构复杂及精度要求较高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加工变得简单容易;但是,这些加工工艺大都是在精度较高的数控铣床或多轴联动机床上来实现,加工成本相对较高。由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只具有小型的加工机床,不具备购置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的条件,只能通过在小型的加工机床(如X6132小型铣床)上对轴套毛坯进行加工获得轴套,根据轴套的结构特点,需要在轴套毛坯上利用铣刀加工出与轴套毛坯的内孔轴线倾斜12°的倾斜面,但是,在利用小型铣床加工该斜面时,不能精确地实现对12°角的控制,进而达不到轴套斜面及燕尾部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因而无法实现利用小型的加工机床对结构复杂及精度要求较高的卷取机卷筒轴套进行加工。此外,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利用大型数控加工中心来完成单件小批量轴套的生产加工,显然成本太高,没有盈利空间。如何提供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以实现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适用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以实现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适用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包括粗加工工装和精加工工装;所述粗加工工装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角的定位凸起,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键;所述精加工工装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二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二定位键,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尾座定位键和用于装夹第二机床回转台的回转台定位键,且所述尾座定位键和所述回转台定位键的固定点的连线与第二机床主轴的轴线成12°角;和用于将粗加工后的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所述尾座定位键处,头端定位在所述回转台处,并能实现所述回转台带动所述轴套毛坯旋转的定位工装,且第二机床的分度头设 置在所述定位工装上。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定位凸起的中心位置处和所述第一底座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和与其相连通的定位孔;且所述粗加工工装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顶端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轴套毛坯的内孔,并位于所述轴套毛坯的顶端;和与所述拉杆顶端相连的螺栓;设置在所述螺栓与所述拉杆之间,用于防止所述轴套毛坯窜出所述拉杆外的压板。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面与水平方向成12°角,且所述定位凸起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顶面。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定位凸起为圆柱形凸起或棱柱状凸起。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定位工装为定位芯轴,所述定位芯轴上设置有用于周向定位所述轴套毛坯的止口,且所述定位芯轴的头端通过键与所述回转台的回转孔相配合,尾端通过细牙螺母将所述轴套毛坯定位在所述定位芯轴上。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分度头通过三爪卡盘装夹在所述定位芯轴上。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定位芯轴与所述三爪卡盘相配合的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本技术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包括粗加工工装和精加工工装;粗加工工装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角的定位凸起,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键;精加工工装包括第二底座和定位工装,其中,第二底座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二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二定位键,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尾座定位键和用于装夹第二机床回转台的回转台定位键,且尾座定位键和回转台定位键的固定点的连线与第二机床主轴的轴线成12°角;定位工装用于将粗加工后的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尾座定位键处,头端定位在回转台处,并能实现回转台带动轴套毛坯旋转,且第二机床的分度头设置在定位工装上。应用本技术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进行轴套的加工时,包括粗加工工艺和精加工工艺;其中,粗加工工艺对轴套毛坯进行立式加工,其是利用粗加工工装在第一机床上完成的,其加工过程如下首先利用第一定位键将第一底座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然后将轴套毛坯套在定位凸起上;最后利用百分表找正等分和角度尺检测,运用第一机床的铣刀粗加工轴套上的燕尾60°和斜面12°处,留的精加工余量;精加工工艺对轴套毛坯进行卧式加工,其是利用精加工工装在第二机床上完成的,其加工过程如下首先利用第二定位键将第二底座装夹在第二机床的工作台上;然后将回转台固定 在回转台定位键上;接着将分度头安装到定位工装上,并利用定位工装将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尾座定位键处,头端定位在回转台处;最后利用分度头和回转台的旋转以及标准进口燕尾刀具来精加工八处12°斜面和完成四等分任务。由于上述粗加工工艺完成了轴套毛坯大部分余量的切削,精加工工艺能够方便地加工出八处12°斜面,利用分度头能准确完成四等分任务,且燕尾的粗加工可利用铣刀来完成,精加工可利用标准进口燕尾刀具来完成,能够保证燕尾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进而完成了轴套的加工。故,本技术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实现了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适用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同时,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还可以利用本技术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来完成单件小批量轴套的生产加工,降低了成本,可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右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的粗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粗加工工装和精加工工装;所述粗加工工装包括:第一底座(301),所述第一底座(30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角的定位凸起(302),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键(303);所述精加工工装包括:第二底座(401),所述第二底座(40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二机床工作台上的第二定位键(403),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尾座定位键(404)和用于装夹第二机床回转台的回转台定位键(402),且所述尾座定位键(404)和所述回转台定位键(402)的固定点的连线与第二机床主轴的轴线成12°角;和用于将粗加工后的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所述尾座定位键(404)处,头端定位在所述回转台处,并能实现所述回转台带动所述轴套毛坯旋转的定位工装,且第二机床的分度头设置在所述定位工装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永,苗兴泰,梁栋,韩建国,秦书清,吴云云,张瑞海,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