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特别涉及一种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
技术介绍
1、大型火电超超临界机组参数高,高压模块采用内外缸结构,高压内缸多采用单流筒形缸结构,由此高压内缸端部存在漏汽进入内外缸夹层中,由于进入内缸的高参数主蒸汽直接经内缸端部汽封圈进入夹层中,使进入夹层中的蒸汽量比较大,温度也比较高。大量高温漏汽增加了机组热耗,也导致外缸温度升高,影响外缸寿命及法兰密封性能,同时内缸高温漏汽也通过高压外缸前轴封漏汽进入轴封母管中,提高了轴封母管的温度,也影响了轴封母管的选材,并需要投入更多减温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减少筒形高压内缸端部轴封漏气,降低进入外缸的轴封漏汽温度。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包括高压内缸上半、高压内缸下半以及红套环;
4、所述红套环套设在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外部,将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基于水平中分面把合;
5、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在水平中分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漏汽槽;
6、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在端部汽封处设有两个环槽,分别构成两个汽封腔室;
7、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在相对端部汽封处的另一端,朝向水平中分面的一侧设有通流腔室,所述通流腔室包括第一通流腔室和第二通流腔室;
8、所述汽封腔室与所述通流腔室通过对应的所述
9、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内缸上半远离汽封处一端的环槽构成第一汽封腔室,所述高压内缸下半靠近汽封处一端的环槽构成第二汽封腔室,所述第一汽封腔室与第二通流腔室连通,所述第二汽封腔室与所述第一通流腔室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流腔室和所述第二通流腔室,基于高压内缸的轴向前后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漏汽槽在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上构成两个相对的半槽体,所述半槽体基于水平中分面对应设置,所述红套环将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进行把合后,两个所述半槽体构成所述漏汽槽。
12、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的端部汽封处设有若干组汽封圈,所述环槽设在所述汽封圈沿高压内缸轴向的前后。
13、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构成的进汽腔室为渐缩通道结构。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专利技术的高压内缸结构的进汽腔室采用渐缩通道结构,通过红套环进行密封,可仅在进汽腔室的中分面设置螺栓,通过水平中分面较大的空间加工出两条漏汽槽连通中间通流腔室,将内缸端汽封腔室与后面通流进行连接,将主蒸汽漏汽引入后面通流中,再将通流中已部分做功蒸汽引流到端汽封中并进而漏入内外夹层中,实现了减少漏汽量并降低了进入外缸的轴封漏汽温度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内缸上半、高压内缸下半以及红套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内缸上半远离汽封处一端的环槽构成第一汽封腔室,所述高压内缸下半靠近汽封处一端的环槽构成第二汽封腔室,所述第一汽封腔室与第二通流腔室连通,所述第二汽封腔室与所述第一通流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流腔室和所述第二通流腔室,基于高压内缸的轴向前后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汽槽在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上构成两个相对的半槽体,所述半槽体基于水平中分面对应设置,所述红套环将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进行把合后,两个所述半槽体构成所述漏汽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内缸上半和所述高压内缸下半的端部汽封处设有若干组汽封圈,所述环槽设在所述汽封圈沿高压内缸轴向的前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内缸上半、高压内缸下半以及红套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内缸上半远离汽封处一端的环槽构成第一汽封腔室,所述高压内缸下半靠近汽封处一端的环槽构成第二汽封腔室,所述第一汽封腔室与第二通流腔室连通,所述第二汽封腔室与所述第一通流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形高压内缸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流腔室和所述第二通流腔室,基于高压内缸的轴向前后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高压内缸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风,宋放放,杨长柱,谢明江,邱健,唐涛,谭俊,邓凌宇,苏鑫海,赵琦,宋建华,曹应飞,熊宇,罗基平,高乾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