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881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37
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包括升降杆、手柄、转动轴、钻床钻臂、伺服电机和控制器,钻床钻臂内安装有升降杆和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安装有手柄,另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安装在钻床钻臂前方。手柄设有3-5个,材质为软塑料,形状呈长方形;伺服电机为带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伺服电机。本装置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可实现自动匀速下降钻孔,而且钻孔深度可控,减少了钻孔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批量生产的效率,使通用的老式钻床得到了技术升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通用的钻床基本上都是用人力使钻床的升降杆慢慢下来进行钻孔,如果钻孔量大,对工人的体力也是一种考验,大大增加了劳动量,而且钻孔的深度不一,因此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床自动升降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通用的钻床钻孔劳动量大,而且钻孔的深度不一的不足。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手柄、转动轴、钻床钻臂、伺服电机和控制器,钻床钻臂内安装有升降杆和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安装有手柄,另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安装在钻床钻臂前方。手柄设有3-5个,材质为软塑料,形状呈长方形;伺服电机为带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伺服电机。本技术的优点是本装置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可实现自动匀速下降钻孔,而且钻孔深度可控,减少了钻孔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批量生产的效率,使通用的老式钻床得到了技术升级,应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钻床自动升降装置的立体图;图中1、升降杆 2、手柄 3、转动轴 4、钻床钻臂 5、伺服电机6、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I、手柄2、转动轴3、钻床钻臂4、伺服电机5和控制器6,钻床钻臂4内安装有升降杆I和转动轴3,转动轴3与升降杆I相互配合,转动轴3的转动能带动升降杆I上下移动;转动轴3 —端安装有手柄2,另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相连接,控制器6安装在钻床钻臂4前方。手柄2设有3个,材质为软塑料,这样打到人也不会发生重大事故,手柄2形状呈长方形,有助于增加转动力矩;手柄2基本上用于配合伺服电机5起初始定位作用;伺服电机5为带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伺服电机,以增大钻孔扭矩且不容易发生打滑现象。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将需要钻孔的工件放于钻床上,通过控制器6设置好钻孔深度,然后按下控制器6上的开始按钮,伺服电机5就带动转动轴3转动,使升降杆I匀速下降进行钻孔作业,钻到设置的深度后伺服电机5会自动反转将升降杆I升到原位后停止,当要钻第二个孔时,再按下开始按钮即可,对于批量生产的话,会大大提高钻孔效率,还减轻工人的劳动量。·权利要求1.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I)、手柄(2)、转动轴(3)、钻床钻臂(4)、伺服电机(5)和控制器(6),其特征是钻床钻臂(4)内安装有升降杆(I)和转动轴(3),转动轴(3)一端安装有手柄(2 ),另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5 ),伺服电机(5 )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 )相连接,控制器(6)安装在钻床钻臂(4)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 述的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手柄(2)设有3-5个,材质为软塑料,形状呈长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伺服电机(5)为带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伺服电机。专利摘要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包括升降杆、手柄、转动轴、钻床钻臂、伺服电机和控制器,钻床钻臂内安装有升降杆和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安装有手柄,另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安装在钻床钻臂前方。手柄设有3-5个,材质为软塑料,形状呈长方形;伺服电机为带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伺服电机。本装置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可实现自动匀速下降钻孔,而且钻孔深度可控,减少了钻孔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批量生产的效率,使通用的老式钻床得到了技术升级。文档编号B23B47/20GK202684153SQ201220389478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姚海峰 申请人:浙江嘉丞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钻床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1)、手柄(2)、转动轴(3)、钻床钻臂(4)、伺服电机(5)和控制器(6),其特征是:钻床钻臂(4)内安装有升降杆(1)和转动轴(3),转动轴(3)一端安装有手柄(2),另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相连接,控制器(6)安装在钻床钻臂(4)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