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电容性放电和磁场的金属玻璃的电磁形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3766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2:18
一种对金属玻璃均匀加热、流变软化并且结合由所施加的电流与横向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力使用快速电容器放电形成(RCDF)工具使其热塑性形成为网形状的装置和方法。RCDF法利用存储于电容器内的电能的释放来在几毫秒或更短的时间尺度内均匀快速地将金属玻璃合金的样品或供料加热到在非晶金属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合金的平衡熔点之间的预定的“处理温度”,在该点处,电场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经由包括例如注射成型、动态锻造、冲压锻造和吹塑成型在内的许多技术使受热样品在小于一秒的时间尺度内形成为高质量的非晶块体物品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形成金属玻璃的新方法;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使用快速电容器放电加热和磁场来施加电磁形成力而形成金属玻璃的工艺。
技术介绍
非晶材料是新的一类工程材料,该工程材料具有高强度、弹性、耐腐蚀性以及熔融状态下的可加工性的独特结合。非晶材料不同于常规的晶态合金,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缺少常规的晶态合金的原子结构的典型的长程有序模式。非晶材料一般地通过使熔融合金以“足够快”的冷却速率从结晶相的融化温度(或热力学融化温度)以上冷却至非晶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从而避免合金晶体的成核和生长。正因如此,非晶合金的处理方法总是涉及对“足够快的冷却速率”(也称为“临界冷却速率”)的量化,以确保非晶相的形成。对于早期的非晶材料的“临界冷却速率”是极高的,量级为106°C /秒。同样地,常 规的铸造工艺并不适用于如此高的冷却速率,并且还研发出了诸如熔融纺丝和平面流铸之类的特殊的铸造工艺。由于这些早期的合金的结晶动力学是相当快速的,因而需要熔融合金的排热的极短时间(量级为10_3秒或更小)来绕过结晶,并且从而早期的非晶合金的尺寸同样会在至少一个维度上受到限制。例如,使用这些常规的技术仅能成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L·约翰逊G·卡腾波克M·D·黛米里乌S·N·罗伯特K·塞韦尔
申请(专利权)人: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