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亚烷基络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36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0
一种Ru亚烷基络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涉及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的制备、包含此类化合物的组合物、使用此类化合物的方法、包含此类化合物的制品,以及此类化合物在烯烃和烯烃化合物的复分解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催化剂、有机合成、聚合物化学以及工业和精细化工领域具有实用性。业和精细化工领域具有实用性。业和精细化工领域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u亚烷基络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0001]本分案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780064313.5、申请日为2017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Ru亚烷基络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
[0003]本申请要求2016年10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410,003的权益和2017年5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509,269的权益,其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04]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烯烃复分解催化剂、此类化合物的制备、包含此类化合物的组合物、使用此类化合物的方法、以及此类化合物在烯烃的复分解和相关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合成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在催化、有机合成、聚合物化学以及工业应用领域,诸如石油和天然气、精细化学品和药物领域具有实用性。

技术介绍

[0005]自其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烯烃复分解作为形成碳

碳双键的有价值的合成方法已经出现。有机合成和聚合物合成应用的最新进展主要依赖于明确定义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开发。
[0006]钌复分解催化剂技术已经使几个研究平台的开发成为可能,包括:开环复分解聚合(ROMP)、开环交叉复分解(ROCM)、交叉复分解(CM)、闭环复分解(RCM)。
[0007]N

杂环碳烯(NHC)配体的掺入在钌复分解催化剂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钌的复分解催化剂为已知的并且已经进行了研究。
[0008]然而,一直需要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特别是具有改进特性的钌复分解催化剂,其将进一步使其能够用于更广泛的应用和烯烃复分解反应、以及制备它们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满足此需要,本专利技术人已发现如本文所述的各种烯烃复分解催化剂。
[00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其由式(I)的结构表示:
[0011][0012]其中:
[0013]M为第8族过渡金属;通常M为钌或锇;通常M为钌;
[0014]X1和X2独立地为阴离子配体;通常X1和X2独立地为卤素、三氟乙酸盐、全氟苯酚或
硝酸盐;通常X1和X2独立地为Cl、Br、I或F;
[0015]L1为由式(II)的结构表示的配体,或者为由式(III)的结构表示的NHC配体:
[0016][0017]R1为未取代的饱和N

杂环、取代的饱和N

杂环、

NH(C1‑
C
24
烷基)、

N(C1‑
C
24
烷基)2、

NH(C5‑
C
24
芳基)、

N(C5‑
C
24
芳基)2、

N(C1‑
C
24
烷基)(C5‑
C
24
芳基)或

N[(C1‑
C6亚烷基)(C5‑
C
24
芳基)]2;
[0018]R2为未取代的(C5‑
C
24
芳基)、取代的(C5‑
C
24
芳基)、未取代的饱和N

杂环、取代的饱和N

杂环、

NH(C1‑
C
24
烷基)、

N(C1‑
C
24
烷基)2、

NH(C5‑
C
24
芳基)、

N(C5‑
C
24
芳基)2、

N(C1‑
C
24
烷基)(C5‑
C
24
芳基)或

N[(C1‑
C6亚烷基)(C5‑
C
24
芳基)]2;
[0019]R3为未取代的(C5‑
C
24
芳基)、取代的(C5‑
C
24
芳基)、未取代的饱和N

杂环或取代的饱和N

杂环;
[0020]Y为CR4或N;
[0021]R4为氢、未取代的(C1‑
C
12
烷基)或取代的(C1‑
C
12
烷基);
[0022]R5和R6独立地为氢、未取代的(C5‑
C
24
芳基)或取代的(C5‑
C
24
芳基);
[0023]Q为由结构

[CR7R8]s

[CR9R
10
]t



[CR
11
=CR
12
]‑
表示的双原子连接基;
[0024]R7、R8、R9和R
10
独立地为氢、未取代的(C1‑
C
24
烷基)、取代的(C1‑
C
24
烷基)、未取代的(C5‑
C
24
芳基)或取代的(C5‑
C
24
芳基);或者R7、R8、R9和R
10
中的任何两个任选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结构;
[0025]R
11
和R
12
独立地为氢、未取代的(C1‑
C
24
烷基)、取代的(C1‑
C
24
烷基)、未取代的(C5‑
C
24
芳基)或取代的(C5‑
C
24
芳基);或者R
11
和R
12
任选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环结构;并且
[0026]“s”和“t”独立地为1或2;通常“s”和“t”独立地为1。
[0027]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其由式(IV)的结构表示:
[0028][0029]其中:
[0030]M为第8族过渡金属;通常M为钌或锇;通常M为钌;
[0031]X1和X2独立地为阴离子配体;通常X1和X2独立地为卤素、三氟乙酸盐、全氟苯酚或
硝酸盐;通常X1和X2独立地为Cl、Br、I或F;
[0032]R1为未取代的饱和N

杂环、取代的饱和N

杂环、

NH(C1‑
C
24
烷基)、

N(C1‑
C
24
烷基)2、

NH(C5‑
C
2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烯烃复分解催化剂,所述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由式(IVa)的结构表示:其中:X1和X2独立地为卤素、三氟乙酸盐、全氟苯酚或硝酸盐;R1为未取代的饱和N

杂环、取代的饱和N

杂环、

NH(C1‑
C
24
烷基)、

N(C1‑
C
24
烷基)2、

NH(C5‑
C
24
芳基)、

N(C5‑
C
24
芳基)2、

N(C1‑
C
24
烷基)(C5‑
C
24
芳基)或

N[(C1‑
C6亚烷基)(C5‑
C
24
芳基)]2;R2为未取代的(C5‑
C
24
芳基)、取代的(C5‑
C
24
芳基)、未取代的饱和N

杂环、取代的饱和N

杂环、

NH(C1‑
C
24
烷基)、

N(C1‑
C
24
烷基)2、

NH(C5‑
C
24
芳基)、

N(C5‑
C
24
芳基)2、

N(C1‑
C
24
烷基)(C5‑
C
24
芳基)或

N[(C1‑
C6亚烷基)(C5‑
C
24
芳基)]2;并且R3为未取代的(C5‑
C
24
芳基)、取代的(C5‑
C
24
芳基)、未取代的饱和N

杂环或取代的饱和N

杂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其中X1为Cl;X2为Cl;R1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1

甲基

哌嗪基、哌啶子基、N

乙酰基

哌嗪基、二

苄基

氨基、N

乙基羧酸

哌嗪基、二乙基氨基、甲基

苯基氨基或二



丙基氨基;R2为苯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1

甲基

哌嗪基、哌啶子基、N

乙酰基

哌嗪基、二

苄基

氨基、N

乙基羧酸

哌嗪基、二乙基氨基、甲基

苯基氨基或二



丙基氨基;并且R3为苯基或吗啉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其中所述烯烃复分解催化剂选自:4.一种合成由式(C)的结构表示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使由式(IVa)的结构表示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与式的N

杂环碳烯配体接触,其中:X1和X2独立地为卤素、三氟乙酸盐、全氟苯酚或硝酸盐;R1为未取代的饱和N

杂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