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耐热合金的耐热合金部件。
技术介绍
例如,在制造汽轮机的罩体等大型浇铸件吋,因尺寸大而难以进行非常有效的冷却,在高温保持的时间长,即冷却速度小,由此,特别是厚壁部的晶粒变大。晶粒变得粗大,会有组织性的蠕变特性(蠕变变形速度)优异的倾向,但反过来担心疲劳特性的降低。例如,汽轮机的罩体使用浇铸材,认为在制造非常大型(10吨级)的浇铸件时,厚度也达数IOmm 数100mm。在这样的壁厚的部位,冷却速度大幅降低,具有晶粒变粗大的 倾向。另外,对于罩体而言,在连接上半部、下半部的螺栓紧固的部分,壁厚变得最厚,同时在螺栓孔的深处,容易因疲劳而发生裂纹。另外,汽轮机的阀门也使用浇铸材,相当大型的(数吨以上)部件有很多,可以预料同样的情況。另外,例如在燃气轮机的燃烧器耐火层中,由于起动停止,会产生大量微细裂纹。这是因为交替反复高温和低温的热循环而产生热应力,对材料负载有低周期疲劳。当然,这些部位为暴露在高温的蒸气或燃烧气体中的部位,由于需要高温強度,因此,作为材料,要求耐热性(高温強度)。从该观点考虑,如汽轮机的罩体的例子那样晶粒大的情况,有助于高温的蠕变强度 ...
【技术保护点】
耐热合金部件,其特征在于,在部件表面具有晶粒比部件内部微细的再结晶组织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1 JP 2011-136874;2011.10.31 JP 2011-23941.耐热合金部件,其特征在于,在部件表面具有晶粒比部件内部微细的再结晶组织层。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耐热合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结晶组织层是在所述部件表面通过摩擦搅拌法赋予加工变形来形成搅拌层、对该搅拌层实施再结晶热处理使之再结晶化而形成的。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耐热合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结晶组织层设于所述部件表面中的预测疲劳损伤的部位。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热合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结晶组织层设于所述部件表面中的相比周围作用极大的力的部位。5.如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热合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结晶组织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鸭志田宏纪,今野晋也,吉田武彦,朴胜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