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函数掺杂的透明陶瓷板条泵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2283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基于函数掺杂的透明陶瓷板条泵浦装置,包括激光增益介质、泵浦源、激光谐振腔和冷却控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板条状透明陶瓷材料作为激光增益介质,采用上下表面大面积泵浦的泵浦方式增大泵浦面积、降低泵浦光整形难度以及提高最大泵浦功率;利用透明陶瓷材料可高浓度掺杂以及可函数掺杂的特点实现高功率泵浦以及透明陶瓷材料对泵浦光均匀吸收,从而减小透明陶瓷材料内部纵向热梯度、提高材料对泵浦光的吸收效率以及输出光束质量;与现有高功率板条激光器泵浦装置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泵浦装置具有泵浦面积大、泵浦光整形难度低以及激光增益介质内部热梯度小的特点,可实现高功率泵浦以及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与高效率的固体激光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固态激光器领域的泵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函数掺杂的透明陶瓷板条泵浦装置,具有泵浦面积大,泵浦光整形难度低以及激光增益介质内部热梯度小的特点,可实现高功率泵浦以及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与高效率的固体激光输出。
技术介绍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固态高功率激光器以其结构紧凑、峰值功率高等特点,在民用(如工业材料加工、切割、热处理、打标)、军用(如测距、激光雷达、光电对抗)和空间通信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传统的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采用圆棒状激光增益介质,这种形状的介质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列阵泵浦条件下,径向热梯度大,由温度梯度引起的热透镜效应、应力感生双轴聚焦效应和应力感生双折射效应明显,限制了激光器高光束质量、高平均功率激光输出。为此1969年美国通用公司提出了板条激光器的模型,通过面 抽运板条状几何结构,设计“之”字形光路消除一阶热聚焦、应力双折射和退偏效应,得到比棒状工作物质更好的光束质量和更高平均功率输出。目前板条激光器泵浦方式主要有端面泵浦、侧面泵浦、上下表面靠近端面处带状局部泵浦和上下表面大面积泵浦四种。这几种方案都能实现高光束质量、高平均功率激光输出,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函数掺杂的透明陶瓷板条泵浦装置,其包括激光增益介质、泵浦源、激光谐振腔和冷却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增益介质为函数掺杂的透明陶瓷板条;所述透明陶瓷板条具有泵浦面和制冷散热面,所述制冷散热面置于所述冷却控温装置的制冷面上;所述泵浦源对准所述透明陶瓷板条的泵浦面进行泵浦、垂直于泵浦面传输,泵浦光在透明陶瓷板条中双程传输并被其吸收;所述的双程传输指的是:泵浦光在透明陶瓷板条中传输和吸收后在制冷散热面发生反射原路返回;透明陶瓷板条吸收泵浦光产生激光辐射;所述激光谐振腔由激光谐振腔A镜和激光谐振腔B镜组成,对光具有正反馈作用;所述激光谐振腔A镜和激光谐振腔B镜相对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透明陶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勇宗楠申玉许祖彦彭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